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医疗产业大约占我国产业比重的5.4%,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市场潜力巨大。“健康中国”被提升至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20年、2030年分别超过8万亿和16万亿,“健康中国”战略必将成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公立医院快速扩张和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医疗领域,还有国有资本勇于试水,未来的医院运营将面临激烈的竞争。适度的竞争可以促进医院良性和健康的发展,过度的竞争可能会导致部分医院亏损,甚至倒闭。
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体式扩张,即在原址扩增或者异地扩增,通过增盖大楼、增加诊疗科目及医疗服务种类等方式来扩大医院规模。另一种是联合式扩张,具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横向扩张,即通过建立分院、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医疗共同体来扩大医院规模;另一种模式是纵向扩张,即同一地区地域位置较为接近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服务的垂直整合形成医联体。
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整体增长迅速;二是大型医院数量和规模扩增占据主导地位;三是区域间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聚集度明显失衡;四是超大单体医院规模增长明显失控。
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医疗效益方面,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提供体量增加、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环境改善、人才引进、新技术运用、学科建设加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
经济效益方面,各种并购重组模式可以使医院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不仅使医疗运营收入增加,也使其进一步获得相应规模的财政补助;更为突出的影响是使医疗资源重新规划和调整,主要是机构整合、学科整合、人员整合等方面。(www.xing528.com)
社会效益方面,主要表现为规模扩张可以满足各种绩效考核标准和社会评价准则,增加区域市场竞争力,塑造医疗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医院排名。同时,作为区域医疗服务技术水平的标志,公立医院是地方软环境投资的重要内容。
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弊端和风险,主要体现在公益性、财务风控、医疗服务、市场运营等几个方面。
在公益性方面,过度逐利,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在政府财政补助不足和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负债融资,包括各种商业贷款、政府贴息贷款等,要承担还本付息压力。盲目扩张导致的较高负债率会给医院的现金流带来极大压力,诱发医院过度逐利,出现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损害患者和社会利益的医疗行为,最终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
在财务风控方面,由于发展需要,公立医院在规模扩张阶段大肆举债,体量巨大。这种债务消耗了历年结余资金,占用日常经营现金,给医院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政府管制有时也会导致财务风险。
在医疗服务方面,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人才匮乏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盲目追求床位规模和大型设备数量而不考虑学科发展、管理水平提升以及人才储备问题,往往会造成:一方面医务人员工作量加大,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很多大型公立医院大量依靠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出诊、管床,而这些人往往经验不足和能力欠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无从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