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工业化加速:亚洲区域生产网络完善、价值链延伸的支撑

中国工业化加速:亚洲区域生产网络完善、价值链延伸的支撑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开放4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初期起步快速推进,速度呈现不断加快之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区域结构的日渐协调,中国的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工业化加速:亚洲区域生产网络完善、价值链延伸的支撑

对外开放4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初期起步快速推进,速度呈现不断加快之势。根据2012年版《工业化蓝皮书》的评价,到2010年“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而目前已步入工业化后期的中段;[36]工业结构从门类简单到齐全,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转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既是世界第1大工业国,也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健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2013—2016年,中国工业经济年均增长6.7%,而同期全球制造业年度增速在2%~4%,主要发达经济体仅为0%~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经济体也多在4%~6%,中国是推动全球制造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37]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2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居世界之首,发电量和粗钢、原油、水泥、煤产量分别从1978年的全球第七、五、八、四、三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一位,人均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17.4、18.0、1.3、24.7、3.9倍。1978—2017年,中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由27.7%、47.7%下降至7.9%、40.5%,其中工业由44.1%下降至33.3%,第三产业则由24.6%提高至51.6%。尤为重要的是,第一产业就业率由1978年的70.5%下降至2016年的27.7%,第二、三产业则分别由17.3%、12.2%提升至2016年的28.8%、43.5%;以2015年价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2年每人72817元人民币提高至2017年每人101231元人民币。需要强调的是,制造业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领域,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也于2010年重返世界第1大国的位置,已完成基本开放、正推进全面开放;[38]中国不但通过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逐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东道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成为亚洲域内分工和生产网络形成与完善的直接推动力。2016年制造业无论流量还是存量都已成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www.xing528.com)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区域结构的日渐协调,中国的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取得积极进展。既有研究结果表明,除后工业化的新加坡和以色列,工业化后期后段的马来西亚和土耳其,与中国同处工业化后期中段的俄罗斯、巴林和约旦外,“一带一路”相关更多亚洲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低于中国。[39]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以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工业增加值,中国1978年仅为884.7亿美元,为印度729.4亿美元的1.2倍;2016年两者分别提升至44369亿美元、7107.5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6.2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2016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9.4%,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8、1.9个百分点;2016年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50%,较2012年提高10.5、22.7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12.7%、32.7%。[4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7年1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的工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仅次于德国日本,超越美国、韩国,较2013年提升两个位次、成为全球第3大最具工业竞争力的国家。在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编制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中国更是目前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而亚洲价值链的重要变化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中间产品进口替代的能力大大增强;中国作为亚洲工厂的生产中心,可以进一步体现其在各种中间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41]重塑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