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银行的职责演变及其应对措施

中央银行的职责演变及其应对措施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中央银行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发行货币,以及按照客户要求把货币兑换为黄金或白银。随着时间推移,中央银行逐步承担起了管理经济周期的职责,它们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转向管理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的目标不是消灭通货膨胀,而是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这些措施包括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卖出证券。所以中央银行行长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运用逆周期调节措施的力度要适当。

中央银行的职责演变及其应对措施

过去几百年来,国家赋予中央银行巨大的权利和责任,比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过去中央银行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发行货币,以及按照客户要求把货币兑换为黄金或白银。而现在中央银行最关注的是管理经济周期。

早期,很多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随着时间推移,中央银行逐步承担起了管理经济周期的职责,它们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通货膨胀。特别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经历过多次恶性通货膨胀,每年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几百,相当于物价每年上涨好几倍,也就是说,货币一年之后贬值到只有年初的几分之一,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的德国那样。因此,中央银行转向管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管理通货膨胀的目标不是消灭通货膨胀,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第一,通货膨胀有很多方面像苦口的良药,尽管它的过程有些令人痛苦,但确实也能够带来好处;第二,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目标不是消灭通货膨胀,而是控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些神秘,就像这里描述的其他过程一样,不可靠,不可持续,时有时无,时断时续。有时候,某种情况会导致的通货膨胀相当严重,但是在其他时候,同样的情况导致的通货膨胀却不温不火,甚至根本算不上通货膨胀。但是总体来说,大家都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周期中一波强劲上行所产生的结果。

·商品需求增长相对而言过度超过供给,此时可能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生产投入要素的价格上涨,比如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此时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进口国的货币相对于出口国的货币发生贬值时,对于进口国来说,其进口货物的成本会由于货币汇率上涨而上涨,由此可能导致“进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上述三个原因,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导致获得商品的成本上涨,即物价逐步上升。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但是,正如我刚刚所说的,有时候这些事件发生了,却没有伴随通货膨胀加剧,有时候通货膨胀率上升了,上述这些事情却没有发生,所以在影响所有这些现象的因素里,有很大的心理成分。(www.xing528.com)

因为通货膨胀往往来源于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央银行努力控制通货膨胀,实质上等同于努力抽走经济增长发动机里的部分燃料,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燃料之一就是资金。中央银行的这些措施包括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卖出证券。私人部门从中央银行购买了证券之后,这些货币回笼到中央银行手里,退出了流通。流通的货币量少了,往往会减少商品的需求,这样就能抑制通货膨胀。那些强烈专注于把通货膨胀置于中央银行控制之下的中央银行行长被称为“鹰派”,这些鹰派中央银行行长往往会更加快速地做出上述控制通货膨胀的举动,而且其力度相当大。

当然,问题是这类行动本身的效果,是与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效果相反的。中央银行采取的这些措施能够完成把通货膨胀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的目标,但是中央银行这样做也会抑制经济增长,结果就不是对国家有利了。

这个问题现在变得更加复杂了,因为事实上最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的政府还给了中央银行第二个职责——除了控制通货膨胀之外,政府还希望中央银行能够支持就业。当然,经济走强,就业率就会向好。因此,中央银行要鼓励经济增长和就业,就要采取刺激性措施,比如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通过买入证券来给经济注入流动性美联储最近的“量化宽松”计划,就是这样做的。那些强烈关注刺激就业并且倾向于采取刺激经济增长措施的中央银行行长,被称为“鸽派”。

关键是大多数中央银行行长同时肩负两个工作职责:一个工作职责是限制通货膨胀,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压制经济增长;另一个工作职责是支持就业,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刺激经济增长。换句话说,中央银行行长的两个工作职责是互相对抗的,因此中央银行行长的工作要求中央银行在采取行动时要小心谨慎,保持微妙的平衡,既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促进就业。

我们前面讨论过这个事实,经济是周期性的,有时候会强劲增长,有时候则会增长乏力(甚至会收缩)。一方面,经济上行会促进就业,但是也会引发通货膨胀率上升。另一方面,经济滞胀或者经济收缩,会抑制通货膨胀率上升,但是也会削减就业。所以中央银行行长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运用逆周期调节措施的力度要适当。这也就是说,限制周期波动幅度不要过大,在经济过度繁荣的时候要把经济放缓,把通货膨胀控制在目标水平之下;相反,在经济增长过于缓慢的时候,要出台措施刺激经济增长,支持就业。

但是就像投资人看待周期的视野有局限一样,中央银行行长也是人,看待周期的视角也是既看不远也看不准的。而且中央银行行长比一般投资人更难做,投资人只有唯一的目标赚钱,而中央银行行长同时肩负两个任务,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经济增长,很明显他们根本不可能同时完成这两个目标相反的任务。现在这个时候,中央银行行长应该选择刺激经济还是抑制经济?不管他们选择哪一个目标任务,措施被实施的力度应该有多大?如果利率过低(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一直保持零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一样),经济增长仍很乏力(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一样),在此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提高利率以提前抑制通货膨胀率上升?但提高利率会不会扼杀美国经济本来就不温不火的缓慢增长?投资人要理解和预测经济周期,是很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对于中央银行行长来说,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同样不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