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推广:注意避免误区,广告不是万能的

关于推广:注意避免误区,广告不是万能的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推广,大家要注意的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广告打出去,种植户就直接找过来了。最后老板又问我山东的业务员怎么没有过来,准备什么时间过来。我说山东的业务员在另外一个市场,有点事,回头我联系一下看看他什么时间过来。

很多人说到推广,首先想到的就是宣传,并且是很隆重的宣传,这对于现阶段的你来讲,宣传可以,但不要想着很大的宣传。这个时间点主要是做口碑、勤跟踪、多回访、多互动就可以了。

关于推广,大家要注意的一些误区:

(1)认为只要广告打出去,种植户就直接找过来了。这是错的。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时代了,广告打出去,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还是需要你挨个给种植户去说的。

(2)让厂家给支持,来人做宣传。这也是错的。如果你想躺着挣短钱,那你随便,但如果你想挣长久的钱,你得自己学会推广。厂家业务员那嘴,为了卖货什么都敢说,但是货卖完了,屁股是需要你来擦的。所以,你最应该做的,不是依靠厂家来帮你出主意,而是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让厂家来配合。

(3)推广是做出来的,不是花钱贴个广告出来的,那不是现阶段最应该干的事情。

大型活动不说了,需要慢慢去熟悉,我在每天农资第三届零售商野蛮生长会议上有专门做过一个分享,这里给你看一张图片,自己琢磨琢磨,希望可以对你有启发:

【1】附一篇推广员的日记:

一个农资推广员的日记

作者:丑小鸭

【2008年4月13日】

今天,公司把我安排到了山东市场,是山东区业务让我去的。根据公司的安排,我到达了指定的地点。然后给山东区业务打电话,山东区业务告诉我说他在另一个客户那里,让我自己直接去我要去的客户那里就好。然后,他就把客户的电话和地址发给了我!

客户是一个乡镇上的,这个县城有一个长途车站,有一个城乡车站(城乡车站就是在路边的空旷地方,连个牌子都没有),我不知道城乡车站在哪里,想给客户打电话,但是又怕客户说自己没见识。做业务的,路都找不到还怎么做呢?我在路边找了一个三轮车,花了五块钱让他给我送到城乡车站的。我愿意花这五块钱,也不愿意麻烦客户!

见到客户的时候都已经下午三四点了。客户正在屋子里忙,估计是下午农民都要打药吧。我没有敢麻烦客户,进去就帮忙,要肥料的就帮忙抬抬肥料,有进来的人就给递根烟,需要排队等着的就给找个凳子坐坐!这活我以前经常干,手到擒来,没有办法,新手什么都不会,还不勤快点肯定不行,自己又不聪明。

老板的生意挺好的,一下子忙到了下午五点,刚刚有时间喘口气。让我坐下来,给了我一根烟,然后给我倒水。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问我是哪个厂家的。刚来的时候,看到老板忙,我也没有顾得上向他做自我介绍。我把名片递过去了。老板拿着名片看了看,想说什么,又没有说。最后老板又问我山东的业务员怎么没有过来,准备什么时间过来。我说山东的业务员在另外一个市场,有点事,回头我联系一下看看他什么时间过来。

闲了以后老板向我聊了好多,但是具体的也没有聊什么东西。我知道,老板是嫌弃我们公司的产品贵,在当地不好销售,他的言语之间都透露出来了;并且是想退货。但是,又不好意思对我说,毕竟我这么老实的人,来了就干活,他也不忍心伤我,所以想找业务员说。后来又忙了一阵子,然后不忙的时候我就走了。老板要留我吃饭,我没有吃。反正我在这里又不是待一天,我要待好多天的,不着急今天吃他的饭!得先干活让他认可我啊!这么想其实也挺可怜的,但是谁让咱没有能耐呢,新手,没有本事,需要积累,当学徒嘛!

晚上回到宾馆,业务员给我打电话问我情况。我就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业务员好像不太高兴,说我这样做不行,要想办法快点卖货,尤其是农民去的时候,一定要给农民推这个产品,只要农民要了这个产品,经销商就不会退货了!

“如果经销商不帮,我给农民推,能推多少啊?就算我要给农民推,也得让经销商支持我,我得先取得经销商的信任。”我对业务员说。业务员说我的方法太慢,但是我就是一个慢人,怎么办?最后也和业务员没有聊出来什么。

其实,好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沟通来沟通去的什么都沟通不出来,只有做了才知道。很多人遇事自己不想去做,或者自己做不到,就让别人去做,别人去做了,又说别人做得慢。哎,人啊!今天太累了,犒劳一下自己喝一瓶啤酒,吃一碟花生米吧!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很有钱,我不聪明也没有钱,只能和他们拼傻劲了。傻劲不是努力,其实那些有钱和聪明的人,要比我更努力,我拼的傻劲是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干别人不会去干的事!

【2008年4月14日】

早上到农资店里,老板很早就开始忙了,老板看我来了,冲我笑笑。这笑算是打招呼了,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和昨天一样,我二话没说就开始忙着帮老板招呼店里的事。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也就能打打杂了。但是就这打杂都让老板感觉轻松不少呢。趁着老板不忙的时候,我和老板沟通起来了我们的产品。因为和业务员沟通过了,也知道了老板的意思,所以我就直接切入我的想法了。

老板说农民感觉产品太贵,我说我能不能下去做做试验,让老板给我几个比较好点的农户电话我联系一下。可能是我这两天在老板这里帮忙帮的,老板也没太为难我,直接就打了几个电话过去,说有个厂家过来做产品试验了,要去他们地里,老板电话里对农户也是一顿吹嘘,说农户种地怎么怎么好,好产品就应该给种地好的做试验等。老板打电话找了六个人,最后还问我够不够,我说够了、够了。

然后老板就把自己家里的摩托车借给了我,老板实在是忙得顾不过来。本来老板想的是打电话直接让农户过来拿,我想了想还是自己送过去吧,一个是可以趁机了解了解当地的农田环境,熟悉熟悉当地的种植结构,第二个是也了解了解农户的用药用肥习惯。农户做试验都挺积极的,这是经销商帮了我大忙,如果经销商不帮,农民很有可能就不会搭理我。

和农户聊了聊,农户都说只要这个产品效果像我说的那样,就都会用这个产品。在产品效果,怎么说呢,反正我做了这么久,我们的效果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是引导农户去认知产品的效果,另外一个是让农户感觉到厂家对农户的重视。我在一些地方接触的农户都是这样,在产品效果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让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他就选择谁的产品。

所以,我当场给农户拍了照片,还说,如果效果好了,我再送他五瓶。我们的产品一瓶是15元,5瓶就是75元零售,对于农户来说,诱惑力很大了。

我从来不相信农户说只要效果好从来不考虑价格贵贱,农户都有一个最高接受成本的。反正认为国产的就不应该比进口的贵,你贵了效果再好,他们都会认为不如购买进口的。除非,一些进口产品都搞不定的药,农户才愿意高价买国产的。不过,还好,我们的产品不比进口的贵,虽然很高了,但是在农户的最高接受范围。

所以,农户对产品认可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我说要把他们的照片做成喷绘,并且还可以奖励5瓶产品使用的时候,农户最高兴了。其实,我知道就算产品效果用出来不是特别好,只要差不多,农户都已经会说我们的产品好了。

晚上,业务员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催我快点卖货。可是,我真不会卖,我想卖也卖不出去。我只会慢慢做。所以,我也没有给业务员说太多。这几天做完实验了,我准备继续给经销商帮忙,然后趁着空闲的时间多去农民地里走走,引导他们认识产品的试验结果。业务员有业务员的办法,我有我的办法,最重要的是,业务员如果对这个客户有办法,他自己为什么不过来呢,派我过来?他自己都搞不定的事,让我来了,还让我用他的办法去做,那岂不是更搞不定?

有时候,他不明白,换一个人,换的可能不仅仅是能力,也有可能是方法。你那个方法不行了,换了一个人,那个人能力不一定比你强,不如换一个方法试试。我们不是赚经销商的钱,是和经销商一起赚钱呢。哦,不对,应该是和经销商一起,服务农民,然后再赚取给农民创造的价值中的一部分。好了,出来一天了,真累。

【2008年4月25日】

今天是做试验的第十一天了,地里也看出来了效果,确实有点差别,西红柿看着长得比另外一边的绿。那是因为,我这几天一直盯着农民打药了,打药的时候让农民全田都喷了。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试验田,除了农民的正常打药,等于又多打了一遍我们的。我等于给农民做了一个空白试验,就是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用,这里就用了我们,效果肯定是有的了。

我提前和经销商还有业务员都沟通好了,准备开几场观摩会,反正我也不会讲、不会说,没有礼品送,就全部靠农民和经销商去讲了,我就做宣传资料。我在当地找了一个打印店,设计了一些单页,还设计了一个大喷绘,我把几个农民的照片都放上去了。然后地址、名字、电话都写得清清楚楚的。又和经销商商量了一下,搞了一个买十送一的活动。

因为这几天我一直在地里跑,和农民也经常沟通,所以,这次促销还算是成功。总共卖出去四件货,一件货是八十瓶,四件货三百二十瓶。买的有三十多个农户。今天就搞了三场观摩会,明天还有三场。等明天三场搞完了,我也快离开这个地方了。(www.xing528.com)

会后,我把喷绘挂到经销商的门店里,告诉经销商,谁来了介绍咱们产品的时候,直接就指着墙上的喷绘说,那个村谁谁用了,效果特别好,不信问他去。基本上就不用给农民解释太多了,农民也解释不清楚的,也不懂。最主要是买一个安全。你说他身边谁谁谁都用了,他也会用,他心里会想,用就用吧,就算出问题了,大家一起出问题,又不是我一家。

观摩会其实开得特别简单,只要前面的工作能做好,开会现场就算没有人讲也一样的,当然了,如果有能讲的,当然更好了。这就是农民的心理,非常的可怕,但是非常的简单!

晚上给业务员打电话汇报了今天的战绩,不像往常一样,这次他没有着急,而是说,需要不需要他过来帮忙,想主动过来帮我。算了,我自己都干过来了,最后这一天了,你来不来都一样。我和业务员也没有说太多。如果能跟到一个好的业务员,自己就可以学习到很多,如果跟不到一个好的业务员,自己就自行摸索,并且注意不能让他把自己带坏。

【2】附一篇案例:

农资二代小A的零售之路

小A的父亲是做农资零售生意的,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农资零售商一样,小A的父亲并不懂农资,也不会卖农药,只是卖肥料,就是所谓的肥料贩子;只知道肥料含量,然后一个劲地拼价格,多卖货,多赚钱,其他的什么都不考虑。

小A初中毕业后出去打了四年工,感觉还没有父亲在家里做农资赚钱,就萌生了回家做农资的打算。不做农资不知道,做了才发现,农资其实很有搞头,但是又因为是跟着父亲做,所以很多想法没有办法实施,父亲总是说他异想天开。小A很苦闷。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A从朋友圈看到了每天农资的文章,开始关注每天农资,经常和每天农资互动;互动的时间长了,就把自己的苦闷告诉了我,我从微信上给他分析了一下利弊,告诉他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己单独去开一家农资店,自己独立发展,摆脱父母的阴影,也许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后来小A就自己在隔壁乡镇开了一家农资店,刚开始,小A也犹豫过,自己什么都不懂,虽然家里原来卖肥料的,但是除了肥料,其他的知识一点都不懂怎么办?病虫害不认识怎么办?后来,在我们的讨论中,小A决定了先从自己最熟悉的肥料入手,然后慢慢学习、慢慢积累技术。

把时间拉长,学个三四年根本就不叫事儿;太多的人不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三四年,因而错过和浪费了一个又一个的三四年,以至于一生都碌碌无为。

小A的门店开业了,是从肥料入手的,新门店,卖的又都是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复合肥,生意并不怎么样了,没有客户,没有人认识他,自己卖的东西也不怎么有特色,怎么办?小A很是苦恼。

那一段时间,我让小A天天下地,下地不是为了卖货,目的有两个:

1.多认识一些人,告诉别人这里新开了一家农资店;

2.向种植户学学种地的技术,问问别人种地都会遇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用什么药,把知识积累总结起来,自己就有底气了。

后来,在下地的过程中,小A发现当地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用量特别大,是后期滴灌的时候用,但是当地好像卖的都是假的,价格都特别便宜。于是,他就从种植户家里要了一些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去做真假鉴别试验。

把磷酸二氢钾和小苏打混配,一点泡泡都没有;

用火去烧硝酸钾,一点火焰都没有;

真是假货。

他很高兴,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因为他看到过每天农资上鉴别磷酸二氢钾以及硝酸钾真假的文章。所以想着去搞一两次关于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的真假鉴别试验,一是宣传一下自己,二是可以售卖自己的磷酸二氢钾、硝酸钾。

他为了这个试验,从网上购买了一些烧杯、并且也开始以最低的起发量从每天农资发了一批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过去。

“猫哥,你们的产品,真不会有问题吧?”开会前,他经常会这样问我,看得出来,第一次开交流会,他很担心。这种担心是正常的,第一次谁都是这样。

产品和道具到位后,他又开始挨个去邀请种植户到他门店的会议室里参加技术交流会,给大家做磷酸二氢钾真假鉴别试验。然而,邀请了好几天,最后只有三个种植户过去。会后,他告诉我说,他很沮丧,问我他到底是否可以做好这件事。

刚开始做,肯定都这样,我第一次开会的时候连三个人都没有呢,我告诉他。于是他又开始接着继续邀请人,继续开交流会,就当闲聊了。每天准备点瓜子水果,在会议室里,一天三五个人,就这样,慢慢地,来的人越来越多,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小A是一个勤奋的孩子,自己每次去地里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把问题发到微信群里请教,如果群里没有人回复他,他就会给那些认识的老师打电话,请那些老师帮忙解答。当然,他也没有少给那些老师送礼物,家里的土特产、自己外出时买的纪念品等。

小A进步很快,四年的时间,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老手,在当地也渐渐地有了很大的知名度,认可他的种植户也越来越多了,自己做的产品线也越来越丰富了。

当然,小A刚开始做的时候,产品资源这块也是很欠缺的,从一开始就断绝了父亲原来的资源,所有的资源都是自己慢慢积累的,这过程也踩过很多坑。

因为年轻,所以小A经常上网,上网就会认识到很多做网销的厂家,为了不让批发商赚取差价,就会从这些网上认识的厂家发货,然而这些厂家参差不齐,有些也是假货,但是小A不认识。后来熟悉了以后,小A每次要进一个厂家的货时都会先问问我熟悉不熟悉这个厂家,这是不是一个正规的厂家;然而,大多数都不怎么正规。最搞笑的是,有一次我去小A的门店,除了每天农资的产品,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违规,我就建议小A不要再从厂家拿货了,试着从当地代理商手里接货吧,让代理商替他把把关。因为刚开始做,大厂家是不愿意和他直接合作需要依联代理商的支持。

就这样,小A开始一部分产品从厂家拿货,一部分小产品从网络上找,慢慢地,产品资源合规了很多。随着自己的销量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大,有一些品牌线下也会主动找上门,后来又做了一个在当地运作得不太好的知名厂家生产的大肥产品;从此奠定了自己发展的基础。

小A作为一个新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学习,主动去寻求帮助。小A遇到了几乎所有新手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同的是,小A善于去找别人帮自己解决,而更多没有发展起来的农资新人都是遇到问题以后就搁置不管,或者心生抱怨去了。

有一次,我和小A聊天,说到自己这一路的发展。小A感叹道,其实当初自己也着急过、怀疑过,也想过要不要去和别人比价格;然而,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坚持走到了现在。走过来,再回头去看,其实也没有什么了。

也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吧,你越是害怕它,越是不想浪费、越着急就越浪费,忽略了时间的存在,反而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