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土地资源的供需与保护

重庆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土地资源的供需与保护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土地资源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国家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是我国参与土地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式。因此,紧张的土地资源让农民不太可能采用免耕、休作等方式保养土地,提升土地的碳含量。双重污染造成土壤板结和有机物含量急剧减少,农村土地资源质量大为下降。(三)土地资源占用严重土地资源占用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对重庆循环经济低碳化的制约因素也是日益凸显。

重庆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土地资源的供需与保护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环境进行物质和能源交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土地利用变化与地球上碳排放量的变化息息相关,相关科学研究可以证实,土地利用变化不仅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最大因素之一,也是仅次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使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最主要的人为活动。

低碳经济土地利用的综合目标是在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同时达到土地利用的高效率、高效益和低排放,兼顾低碳和经济。在我国,土地资源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国家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是我国参与土地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式。重庆是在世界地图上仅有标注的中国四大城市之一,重庆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南北长450千米,东西宽470千米。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与对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存在着突出的制约问题。

(一)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土壤及其附着土地上的植被吸收和排放的数量。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缺乏相关养地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越高,土壤肥力丧失得越快,土壤含碳量就越来越低。养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入的资源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获得收益。那么,土地与人的突出矛盾就在于一旦农民在其所承包的期限之内不能找到养地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均衡点,那么农民就会拒绝采用投入高昂又不能短期获取回报的养地技术,转而采用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与利用方式,以确保自己的投入获得高额回报。因此,紧张的土地资源让农民不太可能采用免耕、休作等方式保养土地,提升土地的碳含量。

(二)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农村的环境也不能幸免于难,农村同时承受着外源性污染与内源性污染的压力,其中,外源性污染主要包括城市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内源性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用塑料以及秸秆焚烧的不当处理。双重污染造成土壤板结和有机物含量急剧减少,农村土地资源质量大为下降。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土地频频被抛荒,“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化循环利用模式受阻。

(三)土地资源占用严重

土地资源占用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强度是其他用地类型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是主要的碳源。当前,重庆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建厂、挖矿等,用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虽然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本身付出了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耕地破坏后不可复垦性的沉重代价,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政府若对土地实行掠夺式开发将严重破坏农村环境,这样既阻碍了农村土地的循环发展,又增加了碳排放强度。

在我国,城镇消耗了85%的能量,同时也带来了85%的碳排放量。随着重庆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对重庆循环经济低碳化的制约因素也是日益凸显。 (www.xing528.com)

(四)建筑、建设用地能耗较高

建筑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建设用地方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也均为最高。已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建筑及建设用地能耗水平高达全社会总能耗的30%至40%,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达到55.8吨碳/公顷,是其他用地类型碳排放强度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预计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根据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重庆仅2015年全市房地产开工面积28985万平方米,房地产竣工面积4630万平方米。重庆全市建筑的高速发展,严重制约着城区循环经济低碳化的发展。

(五)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园林绿地建设比例不足

城市绿化一方面能够装点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来吸附空气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通过增加城市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公共绿地的质量,科学布局绿地的分布和结构,使城市树木生长茁壮茂盛,促使城市绿地吸碳放氧的能力最大化。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栽种植物来改善城市环境。然而,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我国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比例明显不足。根据重庆的地形,土地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现存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林地及部分耕地,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合理地安排好这部分土地的开发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毁灭性的破坏,也是重庆城市低碳循环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重庆的规划可以看出,重庆的绿地标准低于国家标准,虽然2011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2010年重庆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上升为8.9%,已达到国家标准,但是绿地面积的偏低仍然是重庆循环低碳化经济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数据见表2-1。

表2-1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与国家标准对照

注:资料来源于《重庆市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国家标准取自《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73-90)。

(六)土地利用布局有待优化

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商业用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等。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能够直接影响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影响碳排放量。在一个城市中,当其整体规模确定之后,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总量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合理地配置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在节能减排方面,优化居住用地周围的相关商业用地配套设施,居民的大部分生活需求能够在居住地附近得到满足,减少外出车辆的使用量,能够直接减少碳排放量。其次,合理规划交通用地为居民的出行方式带来更多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碳排放量不同,公共交通小于私人交通;同一交通方式,不同车型的碳排放数量也不尽相同。交通体系本来就是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低碳生态型城市的空间结构需要有绿色交通体系的支撑。重庆主城区由于地形与传统规划的限制,一方面,交通通畅程度受限,导致居民外出方式选择时候不愿意首先选择公共交通,直接后果就是私家小汽车的保有量居高不下,加重城市碳排放量的同时,也让交通拥堵情况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普及度较低,制约了重庆城区低碳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