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流程: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

服务流程: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方案制订强调以“社区为本”来开展服务,依托贫困社区,重新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图2-2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流程第一个阶段是社区介入,以建立专业关系、评估需求和识别问题为主,为方案制订奠定基础。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流程的三个阶段层层递进。

服务流程: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开展反贫困实践时,需要提前做好行动计划。在方案的设计上,社会工作要考虑贫困社区及贫困群体的资源,根据贫困社区的实际需求,制订可行、具体、有弹性的方案,同时还要充分地运用专业知识、经验和技巧来推动方案的有效实施。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方案制订强调以“社区为本”来开展服务,依托贫困社区,重新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整合性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反贫困实践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服务开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同时反贫困实践也有情境限制,不同地区的反贫困实践也会呈现不一样的特点。此外,反贫困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并非某种单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并融合了多种模式。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如图2-2所示),且这三个阶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

图2-2 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流程

第一个阶段是社区介入,以建立专业关系、评估需求和识别问题为主,为方案制订奠定基础。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实地的走访、观察、访谈,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贫困社区的状况,尤其关注当地的优势资源,分析和识别该社区及其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评估该社区及贫困群体的需求。其次,社会工作者根据获得的资料与信息,认真分析贫困社区和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明确服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从而制订合理、有效、灵活的实施方案。社会工作者在收集社区资料、评估需求的同时,也与当地居民建立关系,增进彼此的熟悉度,以获取当地居民的信任。

在前期准备工作开展良好的基础上,第二个阶段是社区增权。社会工作主要从制度、组织和个体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当地贫困群体的参与,实现在参与中提升个人能力的目标,从而达致社区整体增权。具体而言,制度增权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为当地居民宣传反贫困的相关政策,通过实际调查、反馈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促进政策的不断完善,发挥社会工作的倡导功能;另一方面评估当地的生产消费模式,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完善,促使其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组织增权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帮助当地培育相关的社区组织,如互助合作组织等,并通过社区教育和参与挖掘当地的社区精英和社区骨干,培养社区领袖,借助组织的建立来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促使社区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个体增权主要通过引导、宣传的形式,激发贫困群体的自我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相关的工作与活动,开展职业培训、技术训练等帮助他们增加个人技能,同时引导他们树立希望和自信,肯定他们的价值,提高他们自我决定的能力。增权建设贯穿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始终,其最终目标是希望打破社会环境的限制和个人束缚,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实现整个地区的增权。

第三个阶段是社区营造。社区营造承接社区增权,与社区增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一阶段以空间营造、文化营造、关系营造、组织营造和观念营造为出发点,通过空间打造、文化联结、关系建立、资源整合和意识提升来实现社区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社区营造的五个层面具体表现在:空间营造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再利用和再分配,为社区居民打造公共活动空间,使社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能平等地享有公共空间的权利;文化营造关注当地文化的特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共有的文化记忆与联结,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关系营造的重点在于对人际关系的建设,通过对社区各个层面的营造和居民参与,促进群体内部及群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联结,形成团结、友好、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组织营造是对社区内的组织进行再整合,如规划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建设等,也包括对社区精英以及能人的挖掘和社区领袖的培养,其目的是更好地回应社区居民的需求;观念营造渗透于社区营造的其他层面,主要强调对社区居民自我意识、互助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塑造,希望社区中的个体在自我意识提升的同时,能够培养整体意识,关注自身发展,也关注社区中的他人与整个社区的发展。社区营造是社会性的一种体现,它将社区改变的机会交还给了社区居民,希望通过居民的参与推动网络关系的建立,构建社区支持体系,实现建构“社区共同体”的目标。

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流程的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社区介入是推动社区增权和实现社区营造的基础,社区增权是整个服务的过程目标,社区营造则聚焦社区的社会性,以促进社区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过这三个阶段,最终的目标是打造“社区共同体”,营造自助、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整个社区的永久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这三者并非完全分割、界限分明,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如社区增权也是实现社区营造的一种手段,贯穿于社区营造的过程之中。

总的来说,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以社区为落脚点,通过挖掘优势和增强权能激发贫困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支持贫困群体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培养贫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帮助贫困群体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整合社区内外的资源,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服务内容上,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在贫困地区主要开展贫困群体救助帮扶、贫困群体脱贫能力建设、易地搬迁贫困群体融合适应、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和其他特殊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在服务方法上,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打破了单一使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综合运用三大方法,一方面为贫困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的治疗性服务,另一方面结合社区工作的方法,以社区及其居民为主体,通过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鼓励贫困群体参与解决社区的贫困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服务目标上,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整个服务方案以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为基本目标,以构建“社区共同体”为总目标,其意义在于通过社会工作的服务使贫困地区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在参与中培养和锻炼个人能力,掌握互助与合作的技巧,构建社区内部的支持网络,实现自我脱贫和整个贫困社区的增权,最终形成以自助互助和情感归属为基础的“社区共同体”,推动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2]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 黄锐、文军:《走出社区的迷思:当前中国社区建设的两难抉择》,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5] 夏建中:《社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6]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7]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8]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3页。

[9]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

[10]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9页。

[11] [印]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2—63,8—13页。

[12] [印]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2—63,8—13页。

[13] [印]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3页。

[14] 东波:《农村人文贫困与社会工作的介入》,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3期。

[15]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6]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6页。

[17] 李瑞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以内蒙古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18]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337页。

[19]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4、135页。

[20] 黄承伟、刘欣、周晶:《鉴往知来:十八世纪以来国际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评述》,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4、135页。

[21]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22] 庄洁:《“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载《发展论坛》2003年第1期。

[23]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311—312页。

[24] 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09页。

[25] 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09页。

[26] 包括社区当事人系统或拥护者的界定、社区结构和问题情况、社区不同部分利益。

[27] 包括对公共利益的概念、求变策略和技术、求变载体、权力机构的取向。

[28]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161页。

[29]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161页。

[30]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www.xing528.com)

[31] 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4页。

[32] 江立华:《社区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33] 叶至诚:《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53页。

[34] 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35]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页。

[36] 文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96页。

[37]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8] 苏景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6页。

[39] 蒋国河:《社会工作与农村反贫困:本土化实践与理论反思》,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40]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41]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6—77页。

[42] 房列曙、陈恩虎、柴文杰:《社区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3]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44] 夏建中:《社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5] 蒋国河:《社会工作与农村反贫困:本土化实践与理论反思》,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46] Rothman J, Three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ractice,Their Mixing and Phasing,In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47] 莫庆联、甘炳光:《社会行动》//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48] 叶至诚:《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45页。

[49] 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50] Bryant R. Community Action,in Readings in Community Work. Edited by Henderson P and Thomas D N. 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1.

[51] Warren R L. Types of Purposive Social Change at the Community Level,in Readings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ractice,Edited by Kramer R M and Specht H. New Jersry:Prentice-Hall,1975.

[52] 莫庆联、甘炳光:《社会行动》//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53] 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54] 夏建中:《社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55] 苏景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第三版)》,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9页。周湘彬、田绪永:《中国社会工作》//文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98—199页。本书结合反贫困的现实,对内容略作调整。

[56] 孟洁:《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内涵探究》,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57] D Saleebe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Allyn and Bacon, 2006:22.

[58] 高梅书、季甜甜:《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载《理论导刊》2018年第3期。

[59] 方黎明、张秀兰:《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载《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

[60] 徐延辉、黄云凌:《社区能力建设与反贫困实践——以英国“社区复兴运动”为例》,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61] 方珂、蒋卓余:《生计风险、可行能力与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基于农业扶贫的三个案例》,载《社会保障研究》2019年第1期。

[62]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63] 沈红:《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64] 潘泽泉、许新:《贫困的社会建构、再生产及应对:中国农村发展30年》,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

[65] 吴骏:《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析》,载《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