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告的研究对象集中于中资大型商业银行、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及部分非系统重要性跨国银行。选取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路径和现状,力图为此类银行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选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是为了对当今世界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前沿水平有所了解,并据此为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提供借鉴;选取非系统重要性跨国银行是为了补充完善报告分析主体,更加全面地展现当今世界银行业的国际化现状。
本期报告的分析数据均来自于各家银行的官方年度报告。中资银行中,同时发布A股和H股年报的银行,选取其A股年度报告作为原始资料来源;外资银行中,年报来源以美国证监会网站10-k、20-F类型文件及各家银行官网披露文件为准。
从指数评价的时间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境外数据多从2007年开始有较高的可得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可得数据的时间则更为分散,外资银行因为发展时间较为久远,数据可得时间更长。同时,随着各家银行对年度报告统计规则的调整,境外数据的可得性会出现变化。例如,有多家银行在年度报告中,将境外数据归入其他地区统一报告,无法进行详细区分。对于数据缺失的情况,本期报告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其一,对数据缺失时间较短(1~2年)、有平稳发展规律的指标数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合理估计,估值尽可能地考虑发展趋势和各类影响因素。虽然估计值会与真实值有所出入,但两者差异较小,应该不会对BII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随着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此类指标的资料来源和数据质量都将得到改善,因此这类指标仍然予以保留。其二,对数据缺失年限较长、无法进行合理估值的指标,我们不再将其纳入国际化评价的指标体系。(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BII体系是开放且保持动态调整的。随着中资银行“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走出去”方式的逐渐多样,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统计指标一定会更加完善。一方面,会有更多中资银行对境外数据进行披露报告,信息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会有更多衡量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指标被纳入BII的评价体系当中。在本系列报告后续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会依据各阶段的现实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力求提高银行国际化指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更多、更好、更直观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