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是指展示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大国胸怀,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发表演讲时指出,“邻居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10]。2015年11月6日,他在越南国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常讲,亲望亲好、邻望邻好。邻里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双方要坚持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通过和平友好协商,妥善管控和处理分歧,防止两国关系偏离正确航道,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相信,在中越两党和两国政府正确领导下,两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排除一切干扰,续写中越睦邻友好合作新篇章。”[11]
当然,中国在周边外交理念上胸襟开放、态度积极,同时也应注重维护好“家门口的太平”,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家门口太平,我们才能安心、踏实办好自己的事情”[12]。在推进全方位开放和经略周边的“一带一路”等政策构想时,中国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丝毫不容低估。无论是东部方向棘手的海上安全问题,还是西部方向以非传统安全、非国家行为体为特征的威胁,对于中国对外开放而言,很大程度上都是新难题、新挑战。在中国对外开放布局上,中亚和南亚构成我国西南和西北两个战略方向,是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目标和必经之地,其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峰会上讲话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无从谈起。在印度,习近平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中印两国在全球事务中面临相似挑战、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也肩负着重大责任。(www.xing528.com)
围绕“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习近平率先垂范,亲自带头践行这些理念,在上任初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走访了周边近13个国家,针对这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进一步提出了与之交往的具体理论和方法,成为指导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务实合作的科学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