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姑寺
仓姑寺,坐落在拉萨市林廓南路,是拉萨著名的尼众道场。走进仓姑寺,高耸的煨桑塔和一排转经筒映入眼帘,主佛殿就坐落在迎门左侧。右侧则被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尼姑们经营起了一茶馆,许多信徒朝拜完毕后,会在这幽静的茶馆坐上一两个小时。茶馆的隔壁是尼姑们的医务室。寺院内整齐干净,井然有序。
相传,7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每到夏季拉萨河上游每个山谷的洪水都顺势而下汇集到拉萨河,造成河水泛滥,水灾连连。为了消除水患,让老百姓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松赞干布在拉萨河堤坝上挖地洞修行,闭关诵经,以镇水魔。松赞干布修行的地洞称为仓姑,仓姑藏语就是地洞的意思。
12世纪,一位被称为是神医的杰瓦奔在此修行洞闭关修行,取得大成就,使得修行洞更加盛名远播。
15世纪,宗喀巴的弟子古觉多丹(1386—1445)到此朝觐,围着修行洞建了一座小型寺院,并从萨迦迎请了10名女尼,仓姑寺也因修行洞而得名。当时寺院的规模很小,仅8根柱子一层。北间即是当年松藏干布的修行洞,南间供奉用黑石雕刻而成的松赞干布像及其生前用过的一个面具。另有莲花生多杰朗觉,无量寿佛等泥塑佛像。
20世纪初,经过帕邦卡仁波且和第九十甘丹赤巴强巴曲扎出资大规模的扩建,仓姑寺渐成今天的规模,尼姑最多时达200余人。
该寺整体建筑为四方形,大经堂位于寺院的中心,高两层。门前有石阶12集,一层北间为松赞干布修行洞,坐西朝东;二楼大经堂坐北朝南,南面有数个转经筒和一大型煨桑炉。距大经堂东侧1米左右为一座二层建筑,一层经堂供有数尊佛像;二层小经堂供奉宗喀巴诸尊像,北壁挂有龙树菩萨(中观学派创始人)等唐卡。寺院四周为尼姑宿舍,环大经堂而建,高两到三层,门皆朝大经堂方向,颇有特色。
主佛殿:仓姑寺主佛殿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经堂。尼姑们每天8点在经堂举行日常课诵,即会供仪式,一直到下午4点结束。殿门布置与其他藏传佛教寺院大同小异,殿门两边绘有四大天王壁画,屋檐和门柱均有雕饰。门柱上方,则是传统的狮面和人面柱头像。仓姑寺主供十一面观音菩萨,另供有文殊菩萨、无量寿佛、宗喀巴大师。殿堂的墙壁上挂着13幅明清以来的唐卡。(www.xing528.com)
该寺主殿右侧为松赞干布修行洞,洞内供奉着吐蕃王松赞干布塑像,塑像下的修行洞深约2米,洞内有尼姑供奉的洁白哈达。每天有专职的尼姑在此守护,按时诵经祈祷,摆放供品,照看油灯。
塑像:寺院经堂亦为佛殿,在经堂东、西、后壁所供诸尊分为四类:(1)佛像,主要有释迦牟尼、不动如来、十一面观音等,呈善相,其中十一面观音形制最大,为本寺主供佛。(2)高僧大德,主要有莲花生及明妃曼达热娃,空行母益西措嘉,宗喀巴等。(3)护法神,主供班丹拉姆,为本寺所供的唯一护法神,其供台前奉有贡品。(4)本尊,主要有胜乐金刚、瑜伽母、绿度母、白度母等,此类佛像有怒相也有善相,每位藏密修持者皆需依止一本尊。
壁画:经堂外墙西壁绘马头明王,东壁绘恰多,皆呈愤怒状,形象狰狞恐怖。著名的当属天窗周围的几组壁画:北面三组9尊,为宗喀巴及第子甲央卓玛、林圣赤惠、东巴卓玛、门拉及帕邦喀等;东壁一组3尊,为绿度母、瑜伽母等;西壁一组2尊,为四臂观音、胜乐金刚双身像,绘制精美。
唐卡:寺内珍藏有旧唐卡20余幅。在经堂东壁莲花生三尊塑像右侧悬挂有时轮金刚和白伞盖佛母唐卡;经堂柱子上悬挂有大威德本尊唐卡;经堂法座上方悬有一幅上师福田大型唐卡,高3米,宗喀巴居中作说法印,制作精美。
松赞干布修行洞:位于大经堂下层北面,为本寺主要文物。1984年寺院重修时,新塑了一尊松赞干布像于修行洞顶,洞口呈梯形,上底略宽,可沿石阶而下。此洞为史载原址,洞底现有一黑石,极受信徒崇拜。
仓姑寺注重传承和弘扬观音菩萨和度母信仰的法事与仪轨,寺院经堂举行度母会供仪轨,瑜伽母修持仪规等。每个月要举行七次较大型的集体诵经法会。藏历每月初五,举行女神酬补仪轨,以会供、施实等供品酬谢六臂怙主、吉祥天退敌佛母、十二丹玛女神和多闻天等护法诸神。每月初八,举行度母四曼陀罗和药师佛等会供仪式。初十举行胜乐金刚自入灌顶仪轨。十五则要举行大威德灌顶仪式。二十五举行瑜伽母修持仪轨和那若空行修炼法会供法会。每月三十,举行忏悔仪轨,主修菩提道之加行念诵次第仪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