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如何错失市场?组织心智、决策失误是关键原因!

华为如何错失市场?组织心智、决策失误是关键原因!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造成华为难以实现非连续跨越的关键原因,是组织心智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使得华为出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决策失误。在人们印象中华为一直都是做网络侧设备的,终端业务只是最近几年才做起来,其实这里面就有任正非决策失误的影响。结果原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却被任正非坚决地拒绝了。由于任正非的固执,导致终端业务裹足不前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由于任正非的决策失误,导致华为接连错失CDMA业务和小灵通业务两个巨大的市场。

华为如何错失市场?组织心智、决策失误是关键原因!

造成华为难以实现非连续跨越的关键原因,是组织心智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使得华为出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决策失误。

首先,是终端业务的决策失误。

在人们印象中华为一直都是做网络侧设备的,终端业务(用户侧设备,手机就是终端的一种)只是最近几年才做起来,其实这里面就有任正非决策失误的影响。

华为介入终端业务很早,早在1994年C&C08交换机刚被研发出来不久,华为就立项了终端项目,1996年还成立了终端事业部,很快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话机,有无绳的子母机,有带录音功能的电话机,桌面的电话机,还有挂在洗手间的壁挂式电话机等。

华为早年是做交换机起家的,最成功的产品也是交换机,交换机是面向企业客户的生意,采购方都是大客户,一台交换机要卖几百万、上千万,产品拼的是功能、质量,销售依靠的是默默无闻地搞好客户关系,做好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因此华为的研发和销售团队的能力配置、心智模式,都是围绕着面向企业客户业务,已经形成默认的组织心智。

终端业务则是面向个人客户业务,面向个人客户业务的销售需要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起品牌形象,靠的是企业动辄上千万的广告宣传,明星效应,能力模型与面向企业客户业务完全不同。这方面华为的认知几乎为零,完全没有任何市场经验和客户积累。

如果不具备品牌效应,那就基本依靠价格低取胜。在终端市场上,华为电话机面对的是众多运作成本低廉的小作坊的竞争。这些小作坊经营相当灵活,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将成本降至最低,这些都是华为无法做到的。

如果当时华为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应当运用“独立小团队”这一思维模型,也就是像后来由余承东独立组建终端事业部那样,用一批新人,采取独立的决策机制、人事机制和财务体系,独立进行运作,以免受到无处不在的“面向企业客户业务”组织心智的影响。

但当时的任正非错误地将终端业务的失败归因为华为不适合做终端,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曾经说过:“华为以后再也不搞终端了。”

1997年,国家为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终端项目,原信息产业部主动邀请华为做手机终端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给华为公司发GSM、CDMA手机的生产、研发、销售牌照。结果原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却被任正非坚决地拒绝了。

缺乏终端业务,对于华为网络侧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掣肘。

华为公司不做手机,导致在刚开始推广WCDMA的3G系统设备产品时,网络侧设备做出来了,却在市场上买不到3G手机进行测试。研发人员只好在实验室用一台计算机模拟3G手机上的各项功能应用,跑各种协议,与3G的基站网络设备对测协议和功能。

当时的无线业务部负责人余承东深切感到,华为有研发3G手机的必要,但是立项手机项目的报告,经不同的负责人连续四年轮番打上去,均一一被任正非打了回来。

任正非固执地认为华为自己不适合搞手机,但是华为又需要3G手机产品,于是开始寻求通过对外合作的方式获得终端技术。2000年6月,NEC、松下与华为公司三家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宇梦通信,华为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从日本厂商那里换到终端技术。

但是日本公司不愿将核心技术注入,“宇梦”既无研发又无生产销售,只在3G业务的演示上起到象征意义。进行了两年的运作,华为希望通过合资方式获得终端技术的计划最终流产,前期的投资也打了水漂。

此时,被华为放弃的国内终端市场,却迎来了一片繁荣。一大批国内厂商通过OEM等方式,赶上了中国手机市场井喷的历史性机遇。2002年,TCL的GSM手机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利润达15亿元,而整个TCL集团当年的利润也只有18亿元,手机业务贡献了TCL集团利润的80%以上。康佳波导等手机项目当年也取得了几十亿元的销售业绩。

为了扭转颓势,任正非亲自邀请有“手机狂人”之称的TCL手机业务负责人万明坚,到华为谈手机项目上的合作。但是,年轻气傲的万明坚根本没有把华为公司放在眼里,留下了一句“TCL的惠州科技园要比华为坂田基地再大一圈”后,打道回府。

由于任正非的固执,导致终端业务裹足不前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由于任正非的决策失误,导致华为接连错失CDMA业务和小灵通业务两个巨大的市场。(www.xing528.com)

任正非从既定的“联吴(欧洲)抗曹(美国)”长期战略出发,将主要研发力量投入欧洲的GSM。

做出上述判断的前提,是任正非做梦也没有想到邮电会一分为三。当拆分已成定局,他还是认为电信和联通即使要做无线业务,也会选择GSM。但实际结果是,中国电信选择了小灵通业务,中国联通则选择了CDMA。

为了保证中国移动的实力,中国电信根本没有拿到移动牌照,只能做固网业务。

当时形势已经很明显,固网没有多少增长空间,固守固话业务只能是死路一条,移动通信才是未来发展方向,电信领导层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看上了小灵通业务。小灵通技术来自日本,又被称为无线市话技术(PHS),本质上是一种可移动的市话终端,与真正的无线通信技术存在原理上的差异。

任正非看不起小灵通技术,认为只是一种即将被淘汰的落后技术,再加上华为早年因为低估数字交换技术的发展,研发了一款模拟交换机作为过渡,结果研发出来就被市场抛弃,公司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殷鉴在前,公司上下都认为,重金投入一项注定被淘汰的技术是没意义的。基于上述原因,任正非坚决不同意研发小灵通。

兴和UT斯达康都抓住了小灵通的机会,获得快速发展,小灵通获得的利润已占公司整体利润的50%左右。同时,中兴还跟进了CDMA技术,随着联通公司CDMA业务的发展也狠狠地赚了一笔。

世纪之交中国通信行业的三大风口:终端、小灵通和CDMA,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行业的一哥,居然一个机会都没抓住。更要命的是,华为志在必得的GSM业务居然也丢了。

欧美厂商传统的运营风格是他们的产品质量虽然不错,但是价格高得吓死人。华为之所以能起家,就是在于欧美厂商的高定价,实质上给华为等国内厂商在低端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华为在交换机市场有低端颠覆的机会。

但是出乎华为意料,欧洲厂商的GSM设备的价格纷纷快速跳水。1998年,华为曾乐观地预计,1999年GSM产品每线1200元,2000年达到1000元,2002年达到850元,华为的GSM产品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但实际上,1999年国外公司就主动降价到950元,2001年进一步降价到850元。

欧洲厂家为何一反过去开高价的传统,打起价格战呢?

这里面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还是美欧争霸。双方都在竭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欧洲厂家提防的不是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而是为了遏制美国的CDMA通信标准。因此,他们在中国通过低价策略进一步扩大GSM的市场份额,以封杀CMDA份额的扩张。

另一方面,2000年后爆发了经济危机,各厂也需要扩大销量以自救。爱立信诺基亚既有GSM手机终端又有GSM网络产品,因此欧洲厂商步调一致,采用用手机终端的利润来弥补网络设备成本的竞争策略,堤内损失堤外补,以扩大市场份额优先。

华为苦于没有终端产品,无法采用类似的策略,而且华为当时在GSM上的技术积累如何能比得上已经有二十年技术积累的欧洲公司?这种逼近成本价的惨烈价格战,使华为公司在GSM上毫无价格优势可言。

华为在GSM业务上陷入窘境,运营商中国移动也不可能因为华为是中国企业而施以援手。

中国既要跟美国合作,也要跟欧洲合作。当时中国的产业政策对于国产品牌的认定十分宽松,只要是在中国设有合资厂,统统算作国有品牌。爱立信、诺基亚都在中国设厂,因此都算作国产品牌。而且中国移动背负着“联吴(欧洲)抗曹(美)”的重大使命,需要抢在联通和电信之前,尽快扩大GSM的市场份额。既然华为的GSM产品没有价格优势,中国移动也没有任何理由采购华为的产品。

到2003年,华为的GSM系统除了在一些边际网、农村等偏远地区略有应用外,未能进入中国的主流GSM市场。再加上在3G上的投入,华为的无线产品线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亏损,金额达到数亿元。

华为的无线业务耗费巨大,处境艰难,如果放到以商业利润为导向的其他公司早就被一刀砍了。但是任正非仍然用交换机业务上挣到的钱,坚持在GSM以及WCDMA业务上持续投入,后来又加上在TD-SCDMA业务上烧钱,终于在十年之后结出硕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