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险些被卖身的惊险历程与成果

华为:险些被卖身的惊险历程与成果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这份收购最终被摩托罗拉董事会拒绝了,理由是董事会认为,收购华为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外国公司,价格太贵了,而且其中大部分要以现金支付,实在是不值。任正非在2001年写下了著名文章《华为的冬天》,大谈华为的危机与失败。华为当时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只不过尚未在财务指标上显示出来而已。然而,华为在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全面的溃败。

华为:险些被卖身的惊险历程与成果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并购合约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说三个字‘我买了’。如果非要规定收购的份额,我希望是100%!”

曾经在21世纪初当过摩托罗拉董事的任何一人,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恐怕时常会在脑子里浮现上面这段话。

这份并购合约出现在2003年,并购对象就是中国的华为

当时华为和美国电信公司摩托罗拉达成协议,后者将以75亿美元收购华为。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海南会面后敲定了这笔交易,后续的尽职调查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但是这份收购最终被摩托罗拉董事会拒绝了,理由是董事会认为,收购华为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外国公司,价格太贵了,而且其中大部分要以现金支付(因为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而且全员持股),实在是不值。

如果摩托罗拉董事会当初同意了这桩收购,那么华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中国在5G大潮到来时也不会占据如今的主动地位,美国更不会忌惮中国,世界形势都会与现在大不相同。

华为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得这么顺利,任正非为什么在2003年动起了要把华为卖掉的念头呢?(www.xing528.com)

任正非在2001年写下了著名文章《华为的冬天》,大谈华为的危机与失败。很多人看到华为2000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企业百强首位,认为任正非这是在居安思危。

然而,他们的想法都错了。

华为当时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只不过尚未在财务指标上显示出来而已。

财务通常是危机出现时的滞后指标。如图5所示,当公司发展到极限点(失速点)时,组织危机、技术危机、市场危机会依次出现,由于过去的业务依然有一定惯性,此时从财务上看可能依然成绩亮眼,但是败局已经出现。如果等财务危机出现后再去挽救,就已经回天乏术。

图5 企业成长曲线示意图

华为当时的主营业务(第一曲线)是固话交换机,随着无线通信的成熟,国外巨头纷纷转移阵地,投向增长空间更加巨大的新兴业务(第二曲线)。然而,华为在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全面的溃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