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未来十年目标:占据三分之一全球通信市场份额

华为未来十年目标:占据三分之一全球通信市场份额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聊到兴起之处,任正非激昂地说:“10年后,华为要和AT&T、阿尔卡特三足鼎立,华为要占三分之一天下!”2005年,AT&T分拆出来的设备制造商朗讯,尽管拥有全球通信界顶级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却迫于业绩压力与阿尔卡特合并,AT&T转型成为一家运营商。发展到今天,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老大,从前受它仰视的通信巨头都被它甩在身后,并且华为在终端、智能云方面也很有建树,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

华为未来十年目标:占据三分之一全球通信市场份额

当时,华为交换机销售的主要市场在农村。大部分人都受限于“眼见为实”的束缚,只能考虑短期的事情。因此大部分华为员工都觉得2000门交换机就足够了,开发万门机根本就卖不出去,不知道该项目的意义是什么。

万门机项目组的人尤其郁闷,顶头上司是这样一个瘦瘦的小孩,任老板也不知道怎么了,把这么个小孩提拔起来给我们当领导,简直是莫名其妙!

当时担任李一男副手的刘平事隔多年还能清楚地记得,李一男第一次召集大家开会时的情景。

李一男比刘平小整整10岁,瘦得看起来一阵风就能吹倒,说话的声音很小,有气无力,要很注意才听得清楚;那大概是他头一回当领导召集开会,在与刘平讲话的时候有点儿紧张,手还有点儿发抖。

为了稳住军心,李一男特地请郑宝用来给大家开会。郑宝用说:“你们尽管开发,开发出来,我保证帮你们卖掉十台。”

大家都没想到,他们亲手开发出的C&C08万门机后来不是卖十台,而是卖了几十万台,成了国内公用电话通信网中的主流交换机。

李一男最初做的万门机方案,是考虑采用类似于上海贝尔、日本富士通的总线的方式,那时候公开的总线标准速度最快的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Multibus II总线,所以李一男决定用Multibus来实现万门机。由于最初方案采用了美国英特尔公司的总线产品,华为研发部因此第一次订了近20万美元的开发板和工具,为了赶时间,华为公司全权让研发部订货。

但后经研发部再次会诊和进一步研究了几个月,大家又认为采用该产品不合适:华为根本就没有技术能力来实现这么快的总线。20万美元的开发板和工具全白订了!

1993年中期,正是华为公司财务状况最紧张的时期,许多急需的元器件都因为没有资金而无法马上进货,为了一批已经没有太多用的开发板和工具再花费这么多钱已不可能。

年轻的李一男给公司带来了严重损失,让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每天上班,李一男听到电话铃声就紧张,怕是供应商催款,或者任正非的责骂。

但是任正非却完全接受了这样的失误,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尽管他当时资金紧张。华为公司各级主管都深知项目组承受的巨大压力,大家在不同场合为项目组打气,丝毫没有责备或惩罚订错了开发板和工具的李一男。后来,在郑宝用的努力下,仅赔偿了供应商20万元人民币,为公司挽回了不少损失。

在公司上下的鼎力支持下,李一男也终于不负众望,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万门机的原型机。

随着C&C08 2000门机开局成功,万门机的开局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第一个试验局选在江苏徐州邳州

邳州是个县级市,古称下邳,是汉初张良遇到黄石公的地方。这是华为“泥腿子们”第一次“洗干净脚进城”,也是华为的交换机产品第一次安装在县级电信机房中。

邳州电信局之前采购过一批上海贝尔的S1240交换机,但由于用户装电话的需求太大,很快容量就不够用了。扩容时他们还想再买上海贝尔的交换机,但是,这时上海贝尔的订货已经排到了第二年,他们可等不了这么久。

负责江苏地区的华为销售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让邳州电信局最终拍板用华为的交换机试一试。

华为的C&C08万门机初出茅庐,就和上海贝尔的交换机放在了一个机房。和上海贝尔的机器一比,华为的交换机看起来那么“土”,让华为的工程师感到自惭形秽:机柜又矮又小,颜色灰不溜秋的,机架导轨松软,电路板卡槽尺寸公差太大,导致插进去拔不出来,拔出来后又插不进去。

想象一下,华为工程师面对那种场景,有多么尴尬。但是能和上海贝尔的国外机器放在一个机房,对于当时的华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机器开始调试后,碰到了一个大问题,和徐州那边的上级局联不上,打不了跨局的长途电话。

一开始,大家怀疑是中继板有问题,从华为公司调来了新的中继板,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又怀疑是中继线有问题,派人去徐州买了新的中继线,也不行;华为公司又派人带了新的中继线来试,还是不行。华为公司派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硬件开发人员,问题都没有解决。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项目毫无进展,大家都有点儿绝望。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李一男扛着巨大的压力,他有一次沉重地对刘平说:“我可能干不下去了,以后你接着干。”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硬件负责人余厚林发现交换机接地没接好。把地线接好后问题迎刃而解。被这样一个小问题差点儿卡死,说起来很可笑,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当时华为研发的经验有多缺乏。

比起软件问题,上述硬件还是小事。

因为已经收了用户的钱,电信局急于放号,在交换机刚能打通电话,还没有详细测试的时候,就割接(1)上线了。但交换机还有很多问题,大家只好白天睡觉,晚上看没什么人打电话的时候就开始调试,解决遗留的问题。(www.xing528.com)

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软件上的bug,导致在一定概率下会出现电话通话的时隙被占用而没有释放。

这就相当于电脑内存被占用无法释放一样,时间长了所有时隙都被占用之后,系统就会瘫痪。

现场的软件工程师一开始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在软件中设置了每天夜里两点软件重启动的功能,将所有时隙资源清零释放掉,大家称为“半夜鸡叫”。如果有用户这时候正在打电话,电话会突然断线。

“半夜鸡叫”维持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经过了多次版本升级后才得到解决。

1994年10月中旬万门机成功验收。任正非亲自参加了验收仪式。晚上在大家的住处,任正非来跟工程师们聊天。聊到兴起之处,任正非激昂地说:“10年后,华为要和AT&T、阿尔卡特三足鼎立,华为要占三分之一天下!”

大家哄然大笑,心想:“我们的老板今天肯定是喝多了,吹牛都没边了。”

要知道,当时大家要把头抬得高高的,才能仰视到中国的电信设备老大上海贝尔;而AT&T是当时世界级的电信设备老大,大家把头抬得再高,连影子都看不到。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超大家的预料。任正非的这一战略判断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十年之后的2004年,任正非的预言基本实现。

2005年,AT&T分拆出来的设备制造商朗讯,尽管拥有全球通信界顶级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却迫于业绩压力与阿尔卡特合并,AT&T转型成为一家运营商

发展到今天,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老大,从前受它仰视的通信巨头都被它甩在身后,并且华为在终端、智能云方面也很有建树,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ICT公司。

随着万门机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李一男的职位如坐了火箭一般上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华为交换产品线的总经理。3年后,25岁的李一男就成为华为公司副总裁,经常代表华为在国际和国内媒体上发言。

李一男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最年轻的副总裁,被许多人认为是任正非指定的接班人,后经媒体报道轰动一时,成为中国IT界的名人

当时任正非有一句名言:“郑宝用和李一男,一个是比尔,一个是盖茨。只有两个人合在一起,才是华为的比尔·盖茨。”

基于分形创新的思维方式,任正非爱护人才,容忍失败,对人才充分信任,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自驱力和创造力,使得华为能够不断涌现出精兵强将,带领队伍奋勇前行。

那么,这种做法有没有负面效果呢?

当然也有,而且在李一男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和典型。

随着李一男领导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口才也越来越好了。虽然李一男说话声音依然不大,但他的眼神凌厉,透露出来莫大的热情和对事业执着的精神。

同时,他也越来越表现出桀骜不驯、独断专行的思想倾向。

有一次李一男亲自带队去山东答标,浩浩荡荡几十人,都身穿黑西装,气势逼人。

在交流会上,客户技术人员问:“你们华为的基站,在我们山东的冬天能不能用啊?”华为一个技术人员答:“可以啊,在我们内蒙古的实验局里,冬天大雪纷飞,也用得好好的!”李一男当时显得非常生气,直接当着客户的面吼道:“哪有你这样回答问题的?你马上给我从华为离职!”

李一男的意思可能是要科学地回答能到零下几十度。但那个时候,这些数据未必有,即使有,也未必正确。该员工后来被下面的领导保护起来了,但李一男这个大脾气的故事传得很远很广。这种嚣张跋扈、自以为是的作风,也为他后来出走华为,与任正非决裂埋下了伏笔。

(1)割接:将一种业务或流量从一个网络中移植到另一网络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