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的第一个增长引擎:自主研发交换机

华为的第一个增长引擎:自主研发交换机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华为一步步从小公司成长到今天最根本的驱动力。华为最初的“研发”,说白了就是DIY交换机。低价加优质服务,华为的品牌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华为只迈出了这小小的一步,马上就打造出了一个增长飞轮。华为面临收了客户的钱,却没有货可发的窘境。1990年,华为公司开始进行第一次逆向开发。但是对于华为来说意义重大,相当于新兵上战场开了第一枪,以后对于研发这事就不再觉得高不可攀了。

华为的第一个增长引擎:自主研发交换机

做代理尽管赚钱容易,但是总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进出口政策的限制,以及来自原厂的各种风险,使得“一切以客户为核心”很难执行下去。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香港的原厂经常发不出货;代理没有技术能力,当产品出了问题,无法及时修理;在备板、备件等方面原厂也不给代理商提供支持,使华为公司在为客户服务时非常被动。

任正非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主研发,所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当时的任正非已深受产品、客户、订单、公司的现金流、公司的命运都卡在别人手上的痛苦。

对于许多公司的决策者来说,如果供货受制于人,就要更加努力地与对方搞好关系。但是对于任正非来说,也许《毛泽东选集》读多了,深受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的感染,他决定自己来。

被别人卡脖子,对任正非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事情,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再苦又何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华为一步步从小公司成长到今天最根本的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必须自主研发。但是自主研发谈何容易。当时的华为一没技术,二没人才,从哪里开始呢?

答案是从最简单的组装开始。

华为最初的“研发”,说白了就是DIY交换机。当时邮电部下面好几家国营单位都已在生产单位用小交换机,华为第一款打着华为品牌的产品叫BH01,这其实是从某国营单位买散件自行组装、做包装、写说明书,然后打华为品牌的产品。

BH01只是一个24口的用户交换机,属于低端机,这使市场很受限,只能在小型的医院、矿山使用。而且当时的华为也做不到买断,也有很多其他商家做同样的组装生意。只能说是华为的BH01和别家的BH01同时在市场上销售

都是一样的机器,华为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呢?

既然产品上没有特色,那就在服务上做出特色,用服务来打造品牌。

比起直接代理成品,用散件组装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之外,另一大好处是自己可以控制设备的备件,这在提升对客户的技术响应度和服务质量方面大有优势。(www.xing528.com)

低价加优质服务,华为的品牌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

自有品牌就不用像做代理商那样,还需要花钱买代理权,还要提前半年以上打订金去订货。反过来,可以在全国发展自己的代理,收代理费,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发更大的订单,从而压低进货价格。

华为只迈出了这小小的一步,马上就打造出了一个增长飞轮(如图2所示)。

图2 增长飞轮

增长飞轮一转动起来,很快就形成了华为的优势,华为生产的BH0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出货量太大,华为买的散件也被断了货源。华为面临收了客户的钱,却没有货可发的窘境。

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华为又被“逼上梁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自主研发,实现自主控制生产,控制产品,否则客户追上门来要货要退款,公司就会面临断流及关门的危险。

1990年,华为公司开始进行第一次逆向开发。也就是照着BH01的电路和软件,自行设计电路并开发配套软件。逆向开发也是中国大部分工业门类的起步之道。

为了给客户以延续性的印象,这款逆向开发的交换机型号叫BH03,也是从24口开始做。从客户的角度看,只是换了个更漂亮的机壳,别的功能差不多。但BH03里面的每块电路板的设计和话务台软件的研发,都是出自华为自有研发团队之手。

当时华为的研发团队是什么情况呢?一共只有6个人,他们一边要负责电路板的设计,一边要负责全部软件程序的编写,还要进行整机的调试。从外面加工回来的电路板上,有上千个焊点,工程师们用放大镜凭借肉眼一个一个地检查,有没有虚焊、漏焊或连焊。交换机的性能检测也完全依靠人工进行,遇到大话务量这一项的测试,就把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全公司的人都叫到一块,一人两部话机,大家同时拿起听筒进行测试。

如果按照现在的眼光看,这简直“山寨”到不能再“山寨”了。但是对于华为来说意义重大,相当于新兵上战场开了第一枪,以后对于研发这事就不再觉得高不可攀了。

一台BH03用户交换机的市场售价为100万元,全部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完成调试,再由公司其他人贴标签和包装,在华为公司的办公室里出货的。那时华为公司的办公室既叫实验室,也叫生产部,公司也没有专门的研发部,只有项目组。由于持续几个月白天黑夜地干,吃、住、睡全在公司,工程师们连外面是刮风下雨都不知道。一位工程师在BH03研制成功之时,由于劳累过度,眼角膜都累坏了,不得不住院动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