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2年的20年间,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2年,是新中国60多年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高最快的时期。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收入分配领域最大的变化有二: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和流动性增加;二是要素参与分配,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加。其基础当然是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992年确定市场经济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后,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本参与分配的比重不断提高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另外,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工薪收入中的决定性作用,高素质劳动力和管理层的供不应求,也导致了雇佣劳动者之间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原来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管理的各个行业的工资标准,也在深化国企改革中被打破,带有垄断性的行业工资与普通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也在拉大。此外,1997年买方市场出现以后,农民的收入增速大大放缓,而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和“减员增效”改革,又使得部分城市居民收入下降。因此,1997年以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1988年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41,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1999年为0.379,2000年为0.417,2008年达到0.491,此后逐渐回落,到2012年为0.474。(www.xing528.com)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资本在新增财富分配方面的主导地位日益强化,而工薪收入所占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基尼系数长期居高不下,2000年以来,一直在0.46以上徘徊,最高的年份为2008年,曾经达到0.491,之后虽逐步回落,2016年仍然为0.46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较大的少数国家之一。[6]因工薪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过低和资本在按要素分配中占比过高所导致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并导致阶层分化,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内需扩大和人力资本提升,从而抑制了社会创新的活力。从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来看,这种少数人财富积累过快的情况,固然有利于投资增加和资本形成,在短期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但这同时也将导致需求不足,进而导致新增投资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过剩,因此一旦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外需求不足时,就出现所谓的“产能过剩”,从而迫使国民经济转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特点的调整。
在这个时期,从微观经济方面来看,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待遇被压得很低,尤其是那些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所谓的“富士康现象”和2008年以来的“民工荒”即反映了这个问题。这个时期企业的发展和盈利主要不是依靠提高收入来调动在职员工的积极性,而是依靠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职工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人的工资被压得很低,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劳动力的低价。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出口因加入WTO后迅猛增长,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基本设施)投资带动的工业发展再次呈现出“重化”倾向,这种生产资料内部的循环和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显然不利于农民和工薪阶层收入的提高,工薪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持续降低。尽管从2005年起政府加大了二次分配的力度,实行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但是,收入分配机制市场化、资本主导分配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