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1978到1995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1978到1995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摸索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关起门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1978到1995

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摸索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和1978年,虽然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许多“左”的错误,并使国民经济很快恢复和有所发展,但是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不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并固守毛泽东的一些不符合国情的认识,国民经济的调整受到局限,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主张下,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彻底清除“左”倾错误思想开辟了道路。同时,会议还提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但改变必须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气氛下,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并逐步形成了以下述特点为标志的工业化转轨。

1.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改变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降低过去长期追求的高指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和20世纪末中国经济要达到的目标。这个思想经过完善,得到全党的认同,从而将中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落在了比较实在的基础上,消除了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思想根源,使均衡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可能。1980年10月,邓小平在与中央负责人谈话时就指出:“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中心和重点不要多考虑指标,而要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18]

2.贯彻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方面“拨乱反正”的展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成为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1月所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就是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除了这些比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19]

3.改变过去因备战而强调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和全国均衡发展的思想,提出和贯彻“两个大局”的思想,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先富起来。(www.xing528.com)

4.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思想,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利用了市场机制来提高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

5.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改变过去“关起门来搞建设”状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关起门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此后,对外开放,成为党坚定不移的基本经济政策。

上述工业化思想和政策,充分调动和利用了国内外各种积极因素,既有长期短缺造成的国内巨大市场和国外市场,以及人民群众急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强烈要求,又有大量人力资源和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国资金、技术和市场)做后盾,因此,工业化进展迅速,表现出大中小企业并举、中外企业并举、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举的共同扩张局面,使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令世界称奇。但是这种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型的扩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