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一经形成,在发挥出其高积累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其与普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不相适应的问题,暴露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积累政策下如何保证协调发展的问题。
应该指出,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有关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以“自力更生”和高积累为手段、以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超常规发展,虽然导致了各个方面的紧张和工农业关系的失调,但是也的确达到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部分预期目标:第一,在短时期内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第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拥有了“两弹一星”;第三,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和投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尤其以农田改造、水利建设和重工业发展最为突出,它们保证了20世纪80年代农业的高速增长和城乡轻工业的快速发展;第四,通过强制性地推广低成本、全覆盖的初等教育和医疗保障,提高了人力资本。此外,社会主义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充分体现出来。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改善,上述这些优越性就总体上来说,呈现出成本上升和效益递减的特征。
另外,从思想和认识层面来看,1978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已经达到了创新的临界点。由于中国是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新问题,当时的国际社会主义阵营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需要探索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www.xing528.com)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虽然出现失误,但是也形成了不少正确的认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想;提出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主张;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平衡”理论;提出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思想;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在微观经济方面,提出了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按劳分配与多劳多得的关系。在实践方面,则有过农业“包产到户”的经验;恢复个体经济和自由市场的经验;技术引进的经验;处理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经验(例如分灶吃饭);等等。尽管党的八大前后的反思在此后的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但这些反省在方法论上所具有的意义可能比它们当时发挥的作用更重要,因为这些反省和经验为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