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经营主体采购人员素质与技巧要求

农业经营主体采购人员素质与技巧要求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要做好采购工作,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有一支高素质、有战斗力的采购队伍。因此,讲诚信、有信用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一般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处处为农业经营主体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小利。“缺货或断货”实为采购人员最大的失职。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因此采购人员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技巧。

要做好采购工作,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有一支高素质、有战斗力的采购队伍。采购人员素质是对采购人员的天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的总称,即采购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我们认为,采购人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采购人员自身素质要求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是“良心工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工作业绩的高低。因此,讲诚信、有信用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一般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处处为农业经营主体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小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采购员拿回扣、要好处费,或借采购之机游山玩水,造成农业采购费用开支过大或采购商品质量低劣,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作为农业采购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品德素质。

1.诚实守信

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2.廉洁自律

在农业采购过程中,采购员所处理的“订单”与“钞票”并无太大的差异,因此难免被“唯利是图”的供应商所包围。无论是威迫(通过人际关系)还是利诱(回扣或红包),采购员都必须廉洁自律,维持“平常心”“不动心”,否则牺牲公司权益,图利他人或自己,终将误人误己。“重利忘义”的人,是难以胜任采购工作的。采购人员应做到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缺货或断货”实为采购人员最大的失职。造成短缺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如果采购人员能有“舍我其谁”的态度,高度负责地采购所需的物料,则农业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采购人员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更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农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把好进货关。

3.虚心与耐心

采购员虽然在买卖方面较占上风,但对供应商的态度必须公平互惠,甚至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不可趾高气扬、傲慢无礼。与供应商谈判或议价的过程,可能相当艰辛与复杂,采购员更需有良好的修养,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气定神闲地进行工作。居于劣势时,亦能忍让求全,不愠不火,克己奉公。

4.遵守纪律

采购员是外出执行采购的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农业与外界打交道的形象,他们的工作好坏不仅影响农业的效益,而且影响农业的声誉。因此,农业对采购员规定的若干纪律,采购员必须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

(二)采购员的业务素质

采购人员除具备一定的品德素质外,还必须要具备采购工作的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完成采购任务,服务农业的生产经营。具体要具备两项基本业务素质:

1.采购人员知识素质(www.xing528.com)

在采购工作中,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不同类型的供货商打交道;另一方面,采购的商品品种繁多、规格不一,且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变化快,为此,采购人员应该具备采购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1)市场学知识。了解消费者需要,掌握市场细分策略以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合理地选择采购商品的品种,从而保证采购的商品适销对路。

(2)业务基础知识。业务知识包括谈判技巧、商品知识(商品功能、用途、成本、品质)、签约的基本知识等,这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关键,将有助于与供应商的沟通,能主动进行价值分析,开发新产品或替代品,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

(3)社会心理知识。了解客户的心理活动,把握市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采购工作的针对性。

(4)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自然条件、地理、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数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将现代科技知识用于采购过程,把握市场变化规律,才能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2.采购人员能力素质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有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

(1)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农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农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与供应商沟通、谈判的,因此,必须做到准确、清晰地表达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说话啰唆,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技巧。

(4)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备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格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买到适宜的商品。

(5)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信息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从而合理设计采购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