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粮食都需要加工,有的如稻谷需要脱壳才能成米,有的如小麦需要磨成面粉,才能供给食用。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粮食加工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是因为,官僚豪绅等地主阶级,在自己的庄园内有磨房碓房之类,专门为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粮食加工,农民们则用自己的劳动对粮食加工,以供应自己家庭的需要。随着城市镇市的发展,脱离农业生产的人们越来越多,于是粮食加工手工业便逐步发展起来了。开始,一些失去土地的劳动者为人舂米以谋生,如梁鸿至吴,寄居于大姓皋伯通家,“为人赁舂”,就是一例。这样,到宋代便有了专门从事粮食加工业的磨户和碓户,以适应城镇的需要。至迟,宋代已经形成了这一手工业部门。
磨、碓、碾,这是粮食加工的工具,当然磨还可以磨茶,而且茶磨在宋神宗以后因磨制末茶而很兴盛,这一点放在榷茶一章中再说。这些工具起源很早,但专门制作这些工具、形成一个手工业的分支,也是在城镇经济发展、粮食加工手工业兴起之后而出现的。庄季裕记载,茶磨以耒阳为上,南安军上犹县石门堡小逻村制作的茶磨,石质也极坚硬,好的叫做“掌中金”,价值五千足钱,“亦颇艰得”[1]。茶磨已经变成了商品,不言而喻,制作这类商品的石匠也成了专业化的生产者了。
磨、碓、碾是利用水利、畜力或人力转动起来的。在水力利用上,我国古代是卓有成效的。唐玄宗时候,在水力推动下,“并转五轮,日碾麦三百斛”[2],规模不可谓小。宋代对水力的利用更加进步更加广泛。汴京城官府兴修的西水磨,“长槽泻波,巨轮激涛,雷轰电射,雪迸雨飞,若并谷帘,若临洪崖”[3],规模是很可观的。过去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认为是在元代才有的五转连磨,实际上在北宋晚年长江以北的白沙湖边就有了这一制作。邹浩在一首诗中曾指出:“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4],用来破麦磨面,更提前了二百多年。碓也是利用水力的。杨万里在《明发西馆晨炊蔼冈》一诗中描述了一个自动化的水碓:
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舂声不见人。若要十分无漏逗,莫将戽斗镇随身。(原注:宣歙就田水设碓,非若江陵转以车辐,故碓尾大于身,凿以盛水,水满则尾重而俯,杵乃起而舂。)[5]
这个自动化的水碓是用来舂米的。在对水力的利用上,宋代也显然有了不小的进步。至于利用畜力和人力以转动碾、磨、碓,这里就不多说了。
经营粮食加工的叫磨户、碓户,也叫磨坊和碓坊。磨坊碓坊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城市磨坊较为集中。试看下面的材料:
许大郎者,京师人,世以鬻面为业,然仅能自给。至此志颇留意经营,增磨坊三处,买驴三四十头,市麦于外邑,贪多务得,无时少缓。[6]
这个世以鬻面为业的许大郎,正因为他是京师人,所以能够在京师这样的大都市中增加三处磨坊,在小村镇或小县城中是不易增加这么多的。这是其一。其二,许大郎增加三处磨坊,是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属不可能照顾得了的,因而在他的三处磨坊必然有非同姓的劳动者,同许大郎结成主伙关系,可惜没有具体材料能够说明这种关系的实际内容。(www.xing528.com)
城镇之外,村落中也是存在着磨坊的:
董国庆,……宣和六年登进士第,调莱州胶水县主簿,……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其妾〕性慧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罄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驴入城鬻之,至晚负钱归,率数日一出。如是三年,获利愈多,有田宅矣。[7]
这个材料不仅指明有的磨坊在村落开设,而且还指明磨出的白面到城市中去卖,因而作坊既从事粮食加工,又出售白面,也是一身而二任焉。因而一些货面为业的也可能兼营粮食加工,如平江城北的周氏,“本以货麸面为生业”[8],也可能是磨坊的主人。总之,随着城市的发展,经营粮食加工的磨坊是不断增加的。北宋初著名的文学家王禹偁,便是济州巨野“以磨面为生”的磨户之子[9]。很明显,上述平江、济州等城市之有磨坊是确切无疑的。
碓坊,从分布上看,可能以南方居多。因之,碓坊加工的粮食也以稻米为主。碓坊亦许与磨坊有所不同,即为人加工稻谷,而仅收加工费。如下一材料所反映的:
绍兴初,乔贵妃弟某,官于袁州、又治碓坊于开元寺,日可得千钱之入,并附郭生。[10]
这座碓坊系属于乔贵妃之弟,“日可得千钱之入”,或租赁给别人而取得租赁费,或直接经营粮食加工,以取得加工费。二者都是可能的。磨坊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也能够专门为人磨面而取得加工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