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私手工业,诸如采掘冶炼以及与之相关的铸钱、军工工业,伐木、造船、建筑工业,以丝织为主的纺织手工业以及染色、衣帽缝制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制瓷、雕漆以及金银细工等特殊手工艺,造纸以及刊刻印刷、墨笔砚制作等手工业,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一些手工业特别是采掘冶炼手工业等,规模扩大了,技术改进了,产量较诸前代成倍地或成若干倍地增长起来。各个手工业生产部门中都出现了富有创造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对宋代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宋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下面将分别叙述手工业生产各部门的发展状况,以及生产各部门内部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此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前编指出,宋代的农业生产,如果以淮水划界,则北不如南,而以峡州为中轴,南至海南岛,北至秦岭商雒山区,划一南北线,则西不如东。宋代手工业生产,也同样地表现了这一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当然还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因此,在这个引言中,打算叙述一下宋代手工业布局,从这个布局中说明上一问题。
就采掘冶炼手工业而论,它的发展不平衡性受到地质地理条件的制约。以煤炭为例,马可波罗在其行记中曾盛赞中国疆域之大,物产之富,以及城市之繁华,其中许多资料足以弥补当时国内记载的不足。但是,他毕竟是走马观花,对许多事物的认识既不免肤浅:又有许多地方说得过头,如有关煤炭的记载就是一例。他说:“契丹全境之中,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且较薪为优,……而其价亦贱于木也。”[1]文中称契丹全境都产煤炭,是不全面的,当时北中国也没有全部以煤为燃料。由于地质地理条件的限制,东南地区从古到今都是缺煤少煤的,因而宋代煤炭业几乎全部在北方诸路,南方无法与北方相比,从而造成南北的重大差别。
可是,从铜矿、冶铜手工业的情况看,南方诸路远远超过了北方诸路。南宋洪咨夔在举述宋代铜钱监之后写道:“万宝毕萃,莫东南之与匹”,接着又称宋代冶场诸如铅山、濛山、石堰、岑水等都座落在南方[2],而北方诸路仅河东路、河北路、陕西路略产一点,无法与南方相比。但在金、铁生产中,北方又超过了南方,而在银、铜等生产中,南方则又超过了北方。今以宋神宗元丰元年的矿产品税课列为下表,就可看出采冶手工业布局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3]:表中清楚地说明了南北地区采掘冶炼手工业布局的差别,煤炭、铁、金以北方诸路占优势,而银、铜、铅、锡(因不便统计,故未列)则南方诸路独胜一筹,各有千秋,互为轩轾的。
但,仍以宋神宗元丰元年的矿产品课税进行另一种统计,就会看出东方诸路与西方诸路的差别:
表中数字清楚地反映了,东方诸路在采掘冶炼手工业中远远超过了西方诸路,或者说是西不如东的。西方诸路采冶业虽然落后,但在荆湖南路以西以及广南西路则由于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也有了初步的发展,这是值得注意的。前编提到,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是,越过湘江,向西南地区发展,农业是如此,采冶手工业也是如此。
其次,宋代手工业的布局,又受到交通运输、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表现了它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某种手工业可以在这个地区发展,而不能在另一个地区发展。例如榨糖业,由于它的原料产地以及榨糖的季节性,只能在南方“江浙闽广蜀川”[4]地区发展起来,北方诸路就发展不了榨糖业。
(二)由于交通运输的限制,某些手工业往往是在原材料产地附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起来,从而使手工业布局有所不同。如宋代铸钱业,铜钱铸造集中在江南东西路和广南东路,铁钱铸造集中在川蜀陕西河东路,就是由于上述地区分别生产铜、铅、锡和铁,钱监的分布在这些地区,而不在其他各路。军工工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在“产材州”、“敛数州之所作而聚以为一处,若今钱监之比”[5],而建立都作院——地方军工作坊。造船业也是如此,既要当地盛产木材,又要靠水,使船只造成之后下水以发挥它的作用。
(三)在这一地区,虽然缺乏某种手工业或某种物资,但是由于社会的迫切需要,则发展另一种手工业以代替之。突出的例证是,东南诸路和蜀川诸路在宋代缺乏煤炭采掘业,而各项冶炼又需要煤炭一类的能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于是传统的伐木烧炭业以及蜀川路的竹炭便发展起来,用以冶炼。“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邛州出铁,烹炼利于竹炭。”[6]手工业的布局及其发展,又是取决于社会需要程度的;凡是社会需要的,必然能够建立和发展起来。
由于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宋代手工业的布局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区的特点,即各个地区不一致,互有短长。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必要,如有的手工业如造纸业,在各路虽然很普遍,但由于它使用的原料藤、楮、桑、竹、麻等的不同,以及制作技术的差异,各地区的纸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名牌产品,从而表现了它的多样性。制瓷业也表现了这个特点。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发展这种或那种手工业,是符合手工业(工业也一样)发展的规律的。
复次,宋代手工业的布局,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是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的。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越是在农业生产发达的精耕细作的地区,手工业就越是得到发展,手工业布局越显得紧密。如前编所述,诸如植桑养蚕、种植木棉、甘蔗、茶树等经济作物,都是在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并成为新的农业分支。而这些作物,就为丝织、木棉、榨糖、制茶等手工业提供了原料,从而使这些手工业发展起来。榨糖业在蜀川闽广江浙诸路发展起来,前面已经提到。木棉则是在广南东西路福建路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福建莆田等地,“家家余岁计,吉贝与蒸纱”[7],木棉织作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蚕桑业是在成都府路、梓州路梓州等地、京东路、河北路、江东路、两浙路发展起来,因而这几个地区也就成为宋代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府路,“原野衍沃,氓庶丰夥”[8],“产殖缯锦枲紵荈茗刺绣镂刻髹治之物”[9]。梓州是在宋代新发展起来的丝织中心,这一州就有“机织户数千家”[10]。著名的锦缎及许多高档丝织品便是这个地区的名牌产品。京东河北等路是著名的传统的蚕桑区,“河朔山东养蚕之利,逾于稼穑”[11],从而涌现大批专业户,推动了丝织业的高度发展。这个地区丝织品不仅产量多,如河北路有“衣被天下” 之誉[12],而且质量极好,所产“东绢”与“蜀锦”并列为天下第一[13],亳州轻纱、定州刻丝是当时著名的产品和工艺品,给后代以不小的影响。两浙江东等路是宋代再一个丝织业中心。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好,蚕一年八熟,蚕桑业尤为兴盛。有的地方,“重于粪桑,轻与壅田”[14],把蚕桑业放在首位,因而“以织作为生”的机户也就特别多。湖州、婺州、杭州、越州是两浙路丝织业最兴盛的地方,产品之多,居全国之最,而婺罗和寺绫(尼院中所织)也是名被遐迩的名牌货。两浙路既是宋代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又是宋代丝织等业最发达的地区,深刻说明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内在联系。
为什么在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内手工业布局紧密并得到发展?这是因为:第一,手工业生产的原料诸如蚕茧、甘蔗等,都是深耕细作、壅培灌溉之功甚勤的生产条件下的产物,只能在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在粗放经营的地区是办不到的,更不必说刀耕火种地区了。第二,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大都是地少人多的地区,如两浙、福建、成都府路、江东路等都是这样的地区。因此,广大的劳动者不是无地便是占地很少。怎样解决这个人多地少的矛盾?例如福建路,“垦山种果菜,渔海造鲑鮯以自给”[15],充分利用了它的背山面海的自然条件,以充足的劳动力开展了植茶、植蔗、植棉等多种经营,从而使榨糖、棉织业发展起来。反过来看,在粗放经营和刀耕火种的地区,地多人少,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提供给手工业各部门,以至这些生产部门得不到发展。第三,在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粮,这是手工业生产建立和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个问题放在下面来说,更为方便。
第二,宋代手工业主要是在城市镇市上建立和发展,它的布局毫无疑义地要受到城市镇市的决定性影响。但是,决定城市镇市布局及其发展的仍然是农业生产。其所以如此,乃是因为: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从事手工业的和从事商业的,都依赖商品粮的供给。商品粮的多少,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甚而也可以说是城镇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有多少商品粮,办多少手工业、工业,今天是如此,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在宋代峡州以西诸路,除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部分地区外,城镇分布很少,规模也很小,仅仅作为封建统治机构的所在而已,手工业是很不发展的,更远远落后于东方诸路。前面在采掘冶炼手工业布局及其发展方面,虽然从地质地理条件说明西不如东,但说到底,也同样是由农业生产的差别造成的。就南北地区而言,东南诸路农业生产是超过北方诸路的,南方提供的商品粮大大超过了北方,因而南方的手工业、城镇布局及其发展,同样优越于北方诸路。
从马克思到列宁,一直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手工业商业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农业提供的商品粮的多少。从宋代手工业布局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就可看到手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这一内在联系。在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这一问题:要想发展手工业,就必须发展农业。当然,手工业、工业的发展,反转过来又影响农业的发展,甚至对农业起着极大的改造作用。
【注释】
(www.xing528.com)
[1]《马可波罗行记》(冯承钧译本)中册,第四〇七页。
[2]《平斋文集》卷一《大冶赋》。
[3]此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三之七至一六所载制成。
[4]《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二三。
[5]《长编》卷二四五,熙宁六年八月戊戌记事。
[6]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7]刘弇:《龙云集》卷七《莆田杂诗二十首》之一。
[8]文同:《丹渊集》卷二三,《成都府运判厅宴思堂记》。
[9]《丹渊集》卷二三《梓州永泰县重建北桥记》。
[10]《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四之二三。
[11]庄季裕:《鸡肋编》卷上。
[13]太平老人:《袖中锦》。
[14]程泌:《洺水先生集》卷一九《壬申富阳劝农文》。
[15]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福清县创大参陈公生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