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资本:强势进入市场还是退后?

国有资本:强势进入市场还是退后?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有资本到底是进还是退?这十年,中国的国有资本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资本力量。这是一个中国式难题。民营经济高速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国有资本强势进入市场,经济还是在高速发展。而且今天,虽然中国成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国家,但国有资本、国有控制力却更为强势,从2003年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2012年的十年来,虽然其方法是有退有进,但国有资本更多是强势推进。

国有资本:强势进入市场还是退后?

国有资本到底是进还是退?国有企业到底是私有化改制还是改革管理模式?国有、民营、外资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未来是什么走势?

——在国有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设计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来克服国有体制的弊端,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倒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这比我们一直喊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样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口号更让人信服。

——“国有”和“民营”之间,虽然“国有”产生的税收流向和“民营”产生的税收流向是一致的,都是由财政控制与管理。但主要问题在于,“国有”资本产生的“利”,因为与“国有”资本直接管理者的关系不大,所以“利”的大小、“利”的挖掘,就难以成为一种动力,“利润指标”“利润率”就不会成为管理者发挥才能智慧的力量。

——民营资本的税上缴到财政以后,第二次、第三次的分配与消费,离纳税的企业和企业家太远,纳税人自己没有关注的动力;但民营企业的“利”可以直接分配到自己的口袋,成为自己可以直接支配和消费的财富,是民营企业家生活质量、个人财富程度、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因而民营企业注重“利”,需要多“利”少“税”,于是民营企业家一方面拼命发展,赚取更多利润,满足无止境的财富欲望,同时,还将会千方百计地避税,将“税”转移成“利”。这就是“国有”与“民营”在财富流向上的本质区别。

——自2003年,党的“十六大”之后,国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国有资本虽然听起来实行着“有进有退”的政策,但实际执行时,因为权力的需要、因为各个利益主体的需要和国有资本钱权结合的强大能力,基本上是单向地由“退”而“进”,由守而攻。由政府控制的整个社会资源再次向国有资本倾斜。使国有资本在这十年里,得到了大踏步地“进”的机会。这十年,中国的国有资本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资本力量。

——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如何做到既提高资产资本的效率,将国有资本放到市场里公平竞争,让资本有更多市场的属性,同时,又管理好国有资本的公平问题,让其与官本位脱钩,真正把国有资本作为全体公民的共有财富,向全体公民明晰产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www.xing528.com)

生产资料是以私有制为主导还是以公有制为主导,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这是一个中国式难题。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地位的国家,已经很少了。全世界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似乎这就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水岭。但是在中国,争论了很多年,又以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走了很多年。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到底是搞的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仿佛已经被忘记了,已经没人争论了。虽然我们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过程中,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占主导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民营占主导,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存分歧。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除了1989年和1990年特殊情况之外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周折。民营经济高速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国有资本强势进入市场,经济还是在高速发展。而且今天,虽然中国成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国家,但国有资本、国有控制力却更为强势,从2003年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2012年的十年来,虽然其方法是有退有进,但国有资本更多是强势推进。这强势的十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的数字,历史性地上升到六十五家,而且还会上升。于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有资产体系诞生了,数量最多的国有资本也诞生了,利润最多的国有资本也诞生了,仿佛中国可以向世人宣示:谁说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搞不好?

因而,对于中国这个“公司”来说,国有资本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作为一个常态,很难有一种内部或者外部力量得以撼动。在这样的股权或资本生态下,去探讨国有资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毫无意义。因为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中国的国有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的角色是不会被撼动的。但是,在国有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设计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来克服国有体制的弊端,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倒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这比我们一直喊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样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口号更让人信服。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走了一条十分坎坷的、漫无目的的道路。从早期的完全计划体制到松绑、扩权、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从利改税到进行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从强势到弱势再到更强势可谓一波三折。几十年的“重组”历程使今天的国有资本达到空前的规模和前所未有的集中度,同时,行政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都因为其主导性优势而向其集中,社会主义更像“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体制的出现引出一系列问题,导致非公有制、市场化力量空间被严重挤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忧虑与质疑被引发。作为曾经身在其里,后又在体制之外完整经历了中国三十多年国有企业重组历程的人来说,我将在这里讲述许多往事,并畅谈对未来的思考和创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