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预览
• 簿记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假设包括在国际会计准则1号准则与理论框架中。
• 国际会计准则1号规定了财务报表报告的有关内容,以保证财务报表的横向与纵向可比。
• 财务报表额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为达到此目的,信息必须公允与真实,也就是它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
• 每个会计主体都需要选择与运用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政策来报告其财务报表。其结果将是信息的相关与忠实表达的实现。
许多会计程序都由会计人员自发地执行,而他们从来没有质疑过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法来达到相同的效果。事实上,这些普遍使用的程序暗示了人们对某些概念的公认,而这些概念并不是不证自明的,也不是唯一可以用来建立一个会计框架的概念。
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学习其中一些在编制财务报表中所使用的比较重要的概念。
我们从基本会计假设开始,这些假设是《国际会计准则1号:财务报表的报告》的主题(也在理论框架中有所论述)。
公允表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1号准则的会计假设的基本要求。剩下的内容,有关财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将会在第11章与第12章进行探讨。
IAS 1的目标与范围
IAS 1的主要目标是:“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确保与本单位以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实体的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
IAS 1适用于所有一般目标财务报表,并且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报告(IFRSs也指国际会计准则,本章中所运用的准则的统称)。一般目标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那些不要求满足其特定信息需求的报告的用户的需要而编制的报表。
财务报表的目标
财务报表的目标是:
• 提供一个经济主体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广泛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有用。
• 显示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管理结果。
• 协助用户预测经济实体未来的现金流量,特别是预测它们的时间和确定性。
为实现这些目标,财务报表必须提供与经济主体相关的如下信息:
• 其他权益变动
• 现金流量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
• 以前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该表上出现了会计政策的追溯调整,重分类或追溯重述——在第11章进行讨论。
财务报表的编制是由公司的董事会负责。IAS 1也认可管理层对报表进行审查的价值,也认可任何能帮助信息使用者的其他报表。但这些报表不在本章程大纲范围内。
公允列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遵从
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应该公允的报告某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成果与现金流量。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就被推定为做到了公允列报。
定义
公允列报:根据理论框架忠实地表述交易、其他事件和条件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提出的以下要点扩大了这一原则。
• 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应该在报表附注中清楚地表明。
• 如果表明了遵守国际会计准则,那么所有相关准则都必须被遵守。
• 会计处理的误用不能通过披露会计政策附注或解释材料加以更正。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规定公允列报需要什么。
•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 信息的列报必须以相关,可靠,可比,可理解的方式进行。
• 额外披露必要时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特定交易、事件和环境对经济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背离
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管理层决定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误导性,以至于其无法实现其目标。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背离可能在此情况下能实现公允列报。在这样的事件中应该披露以下内容:
• 管理层确定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 有关哪一条国际会计准则没有被遵守的说明。
• 该项背离的性质的细节,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误导性,以及所采取的会计处理。
• 该项背离的财务影响。
持续经营(国际会计准则1号)
定义
持续经营:经济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被看作是持续的经营的。它假设,经济主体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必要破产或者停业。
这一概念假设,当编制一套普通财务报表时,企业会在可预见的将来(最少,但不是限制于,12个月以内),以大约相同的方式运营。尤其,改经济主体不会破产或停业,也不会被迫破产或停业。
当经济主体不是持续经营时,财务报表必须说明,该报表不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并说明其编制基础。当我们以破产清款会计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时,企业的资产以破产价值计量:如果他们被强迫单个出售,它们可被出售的金额(它们的可实现净值)。因为企业在接下来12个月内预见到了问题,这一强制出售是必要的,所以以破产清算会计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既不会包含流动资产,也不会包含非流动资产。所有资产将被视为可出售,所有负债将被视为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2个月内到期。
互动问答3:持续经营
一个零售商在1月1日开始经营,并且购买了20台洗衣机,每台成本£100。在本年度中,他出售了17台,每台售价£150。剩下的机器在12月31日应该如何计量,根据下列环境进行判断:
(a)他被迫在年底关闭他的业务,其余的机器将只在强制销售中以£60售出。
(b)他打算在下一年度继续他的经济业务。
答案见本章末。
如果没有遵守持续经营假设,那么这一事实将和如下信息一起披露:
• 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 不采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报表的原因。
当经济主体是否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时,这一事项应该随着不确定性的性质一同披露。(www.xing528.com)
权责发生制会计(国际会计准则1号)
除现金流量信息外,经济主体应使用权责发生制编制会计报表。
定义
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当满足概念框架中这些要素的定义和识别标准时,项目即被确认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支出(财务报表的要素)。
经济主体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记录经济业务的时间点,应该以收入或费用赚得或产生的期间为准,而不应以现金收入或支付的时间为准(收付实现制会计)。
根据权责发生制,当计算利润时,收入应该与产生该笔收入而发生的费用相配比。
例题:权责发生制
Emma在经营开始的第一个月(五月)以£5每件的价格赊购了20件T恤。她将T恤以每件£10的价格全部出售,款项暂未收到。因此,Emma取得了£100的利润,将当期收入(£200)与当期为赚得收入而发生的费用(£100)配比。
然而,如果Emma只销售18件T恤,那么将20件T恤的成本都计入损益就不对了。因为,她仍然有2件T恤在库。如果她在六月份出售剩下的两件,那么她很可能会取得盈利。因此,只有18件衣服的采购成本(£90)才能记在当期,与18件衣服的销售收入(£180)相匹配,得到利润£90。
在五月末,她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然而,如果Emma决定不再营业了,那么持续经营原则就不适用了,剩下的两件T恤在资产负债表上就应该以破产价值计量,而非成本。类似的,如果剩下的两件T恤只能以比成本价高£5的价格出售(比如说,因为毁损或需求下降),那么他们在资产负债表上就应该以可变现净值记录(也就是预计售价减去预计销售费用)而不是成本。
在本章考试中,持续经营与权责发生是相联系的。因为,企业假设为持续经营,所以企业才可能以成本将存货转入下期,抵减下一期间的利润。
定义
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在这种方法下,公司在收到客户款项的期间记录收入,在支付费用的当期记录费用。这种方法非常容易使用,对小规模公司适用,尤其是在计算税金时。在权责发生制下,公司可能不得不在没有收到现金的时候,按利润支付税金。
如果在上例按现金收付制核算,知道现金易手时,利润和费用才会被记录。因此,当Emma赊购T恤时,并且,赊销T恤时,没有损益会在5月记录。如果在6月,Emma收到了T恤的收入,在7月她支付了T恤的成本,则在6月应记录£200的利润,在7月应记录£100的亏损。
报告的一贯性(国际会计准则1号)
为了保持一贯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与报告应在各期保持一致,除非:
• 生产经营产生显著变化,或者更改后的报告方法更加合适。
•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变更报告方法(会计政策)。
因为财务报告的一贯性,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就增强了,不仅是同一公司各期的可比,而且是不同公司的可比。
重要性与合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1号)
定义
重要性:如果项目单个或者共同的错漏会影响经济决策,则这些项目就是重要的。重要性依赖于根据所处情况判断的该项目的规模与性质。项目的规模或性质,或者两者的结合,是决定因素。
每一重要类别的相似项目应该在财务报表上按类别单独报告。性质或功能不相似的项目,除非不具备重要性,应该单独列报。
如果国际会计准则中某项特定披露要求所披露的信息是不重要的,则可以不披露。
理论框架将重要性与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性相联系。
由大量经济业务或事项构成的财务报表,根据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性质与作用合计分类报告,例如,“收入”、“采购”、“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合计与分类程序的最后一部就是在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上简练地列报这些分类的项目。如果项目个体不重要,则合计在其他项目内列报,虽然它也许会在附注中单独说明。
对于重要性,没有绝对的计量标准。关于规模的重要性,通常适用方便的经验法则(如按照百分比确定)。但是,有些项目非常敏感,因此它根据性质来判断是否重要。即使这类项目的很小的错报,都会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错误。例如,支付给公司股东的报酬。
抵减(国际会计准则1号)
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应该在报表中单独列报。国际会计准则1号不允许这些项目相互抵消。除非另外一条国际会计准则允许。
收入与费用在下列情况可以相互抵消:
•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
• 利得、损失和因不重要的相似业务产生的费用(合计报告)。
会计主体概念
这一概念已经在讨论独立主体原则时讨论过了:会计人员将公司当作时一个独立的主体,与其所有者和管理者相区别。这一概念无论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经营者或者是合伙企业都适用。
历史成本惯例
一项基本的会计准则是项目通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也就是取得这个项目时所支付的成本。这一概念的重要优点是财务报表的客观性被极大化了:总是存在原始凭证证明购买资产或支付费用的金额。
定义
历史成本:经济业务以它们发生时的成本记录。
当计量某一项目时,使用成本比使用“价值”容易得多,因为估价非常主观,并且价值也随计价方法的变化而不同。
例题:成本或估价
一个公司为生产产品取得了一台机器。该公司期望使用4年该机器。在第二年的年末,公司编制财务报表,并考虑如何确定机器的货币价值。(理论框架称这一程序为“计量”)。
我们可以考虑大量的可能性。
• 机器的初始成本。(历史成本)
• 历史成本的一半,考虑到该机器的一半使用寿命被消耗了。
• 该机器可以在二手市场上出售的价值。(可实现价值)
• 以相同机器替代该机器所需的金额。(重置成本)
• 用更新的技术进步的设备替代该设备所需要的金额。
• 机器的经济价值,也就是在剩下的使用期间内期望获得的利润。(现值)
所有这些估价方法都有优点,但是前两种的巨大优点是,他们是基于可以客观证明的历史成本。
使用历史成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不是本章讨论的内容。
互动问答4:会计概念
(a)你的办公设备平均可用4年,所以你每年按照20%的折旧率折旧。今年你的盈利能力下降了,你认为你可以让设备再多用一年。那么今年不计提任何折旧可行吗?
(b)最近你支付£4.95买了一个垃圾桶,可以使用大约5年,你能够把它当做一项长期资产吗?
答案见本章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