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合伙人间动态股权机制?

如何实现合伙人间动态股权机制?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前几节谈到的合伙人之间股权退出机制、创始人与早期投资人之间的股权调整机制,实际上都是动态股权设计的一种模型。我们认为动态股权设计恰恰是为了使公司股权架构更健康和更具持续性。引进之初,两个人谈好是75∶25的股权分配比例,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完成。如果股权一成不变,必有后患。那么合伙人之间动态股权机制怎么搭建呢?我们可以在股东合作协议中对预留股权的比例进行确认,比如20%。

如何实现合伙人间动态股权机制?

本节我们来聊聊动态股权架构设计的话题。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创业者的第一反应都是有一定程度的疑虑,觉得公司股权架构不稳定一定不是好事,是一个大大的隐患,也不利于后期融资

实际上,这是误读了动态股权架构设计的内涵。我们前几节谈到的合伙人之间股权退出机制、创始人与早期投资人之间的股权调整机制,实际上都是动态股权设计的一种模型。我们认为动态股权设计恰恰是为了使公司股权架构更健康和更具持续性。人在变、贡献在变、各方面价值都在变,股权架构不变其实才是反人性的,才是值得忧虑的。

下面我们依旧来听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矛盾能不能通过动态股权的模式来解决。

听故事时间∶

有一家生物医药公司,S先生是创始人。他是商务出身,擅长市场运作,整合各类资源更是其强项。

Z先生是后来引进的合伙人,他是专业技术人才,名校博士后,专业过硬,技术大牛。引进之初,两个人谈好是75∶25的股权分配比例,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完成。对于股权比例和获得形式,大家都欣然接受。

可是随着公司运作越来越成功,Z先生慢慢变成企业的关键人物,作用越来越凸显,后期的市场开拓也越来越依赖Z先生的技术能力。同时,企业开始获得资本的青睐,投资人更看中的也是Z先生的技术。但由于股权比例的分配没有任何动态调整的预先约定,Z先生越来越觉得不公平和不对等,凭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多,自己这么重要,获得的股权这么少,决策权、表决权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利益分配就更不用说了。两位股东几次对于股权分配的调整谈判都不顺利,结果Z先生离开公司,大家不欢而散,公司自然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www.xing528.com)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可以认识到股权动态调整不仅限于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合伙人之间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股权的比例是和合伙人的贡献挂钩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合伙人对公司的贡献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些合伙人早期参与,后期没有参与;早期有贡献,后期没有贡献;早期贡献大,后期贡献小;早期适合,后期不适合……各种情形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股权一成不变,必有后患。

那么合伙人之间动态股权机制怎么搭建呢?

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股权退出机制,今天介绍另外一种预留股权的模型。大家可能会疑惑,现行公司法要求公司成立的时候必须明确100%股权归属,那怎么预留股权呢?

其实啊,预留股权还是可以操作的,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股东合作协议中对预留股权的比例进行确认,比如20%。然后可以由所有股东同比例代持,也可以由大股东代持,等到将来需要调整的时候,代持者把代持的股权分出去。

或者由于现在的公司注册资本是可以认缴的(也就是成立的时候不缴纳,将来缴纳),那么公司搭建的时候可以同时搭建一个持股平台(比如再设立一个有限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平台)来代持预留股权。这个预留的股权未来如何分配就比较关键了,每个企业情况也各不相同。

回到我们上面的故事,如果S先生和Z先生先期约定预留一部分股权,然后按照时间节点设立贡献量化表(这个量化表必须大家都认可,并且可评估和测评),用预留的股权来对两人的股权进行调整,使股权分配和股东贡献成正比,从而使得公司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这样后期可能就不会分道扬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