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步伐不够快等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市场绩效偏弱的根本原因
2017年以来,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高于出厂价格指数,购销价格“剪刀差”持续。特别是2007年第1—3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格涨幅5.1个百分点,两项价格的“倒挂”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整体利润增长有放缓趋势。
(2)企业盈利增长面临考验
在过去的一年,企业运营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费用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等诸多压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3)固定资产投资仍显疲软
2017年第1—3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 308.5亿元,同比下降3.5%。从产业投资看,工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仍需要新设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需得到快速提高。
2.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缓慢是市场绩效不佳的内在原因
本部分主要从深圳、杭州和苏州的对比分析入手,探讨苏州市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板块分布
从苏州、杭州和深圳三个城市的比较来看,如表2-7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的上市公司数量遥遥领先,这得益于深交所的区位优势,同时从板块结构来看,深圳和杭州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多于苏州市,而苏州的重心在中小板和创业板。
表2-7 深圳、杭州、苏州上市公司板块分布
(www.xing528.com)
(2)上市公司是否属于重要指数成分股
表2-8 是否隶属于指数成分股
从上市公司的系统重要性来分析,苏州的大型龙头公司明显偏少,进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家数只有5家,而深圳则有24家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比重上都领先于苏州,体现了当地上市公司较高的市场绩效。
(3)三城市上市公司行业结构比较
①深圳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和绩效。如果从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深圳市以电子行业和计算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居多,其次,建筑装饰、电气设备和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也比较靠前。在2017年,全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 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40.9%。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 59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互联网产业增加值1 022.75亿元,增长23.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454.15亿元,增长15.1%;生物产业增加值295.94亿元,增长24.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676.40亿元,增长15.4%;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671.10亿元,增长12.7%;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 243.95亿元,增长14.5%。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0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146.64亿元,增长30.5%;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639.64亿元,增长15.1%;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98.12亿元,增长19.5%(见表2-9)。
表2-9 深圳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
②杭州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和绩效。杭州市信息行业经济增加值继续高速增长,动能转换效果明显。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 251亿元,增长20.4%,占GDP的33.9%。同时,进一步实现结构优化。全年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3 216亿元,增长21.8%,占GDP的25.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 316亿元,增长36.6%,连续七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六大产业群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 041亿元,增长19.0%,占GDP的24.2%。最后,企业增效方面效果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 709亿元,增长8.5%,其中利润969亿元,增长7.7%,分别比上年提高1.7和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利税1 381亿元,增长34.3%,其中利润1 244亿元,增长35.4%(见表2-10)。
表2-10 杭州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
③苏州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上述两个城市均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行业的发展方向,且增长迅速。特别是杭州市,以信息经济、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支柱产业带动了杭州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反观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推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见表2-11)。
表2-11 苏州市上市公司行业基本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