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排村盐业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排村盐业的历程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他行业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排的盐业逐渐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生产和稳定,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暂时保留封建性盐田提供了基础。不难发现,关于晒沙的记忆主要是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而晒水的记忆则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长排盐民仍采用旧式晒盐工艺进行原盐生产,即日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排村盐业的历程

自古以来,食盐就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也是民生之所需品。与其他行业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排的盐业逐渐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长排盐业究竟发生过哪些转变?这些转变又给长排盐业生产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1.盐田公有化与制盐技术改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开始了公有化改革。这场声势浩荡的盐田公有化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进行重新分配。土地所有权由少数富有者转向了大量劳动者,适应了国家社会主义改造需要。那么这一过程在长排如何体现?对长排的盐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影响?除了盐田公有化,长排的制盐技术也随之出现了改良,如何改?改的效果如何?

盐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商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亦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进行盐区民主革命运动以前,长排的封建剥削和盘剥十分严重。地主只占盐田生产中的一小部分,却拥有大部分的盐田。盐民只能在地主的土地上进行盐田生产以维系生活。地主对盐民、盐工进行高利贷敲诈、侵吞其盐田房舍。由于重租和苛捐杂税、高利贷盘剥致使盐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使不少盐民因为高利贷盘剥而倾家荡产,背井离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生产和稳定,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中共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全国的民主改革道路和方针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土改法案中明确申明“大盐田归国家所有,由人民政府管理经营之”,“其原有私人投资经营者,仍由原有经营者按照人民政府颁布的法令继续经营之”[51]。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暂时保留封建性盐田提供了基础。但在不久之后,两广盐务管理局经过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颁布了《关于两广盐区土地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指示》,决定在盐区开展反封建的民主运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长排的盐工以及盐民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带领下,开展起旨在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这是一场“以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为基本内容的大规模政治运动,在将土地所有权由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所有者向劳动者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剥夺原有的‘上层人士’的财富和权力,另一方面抬高‘底层人士’的地位和话语权[52]

这场声势浩荡的盐区民主革命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村内进行“清匪反霸、退租退押”的反封建剥削工作。所谓“清匪反霸”就是清除残余散匪和清算恶霸。“退租退押”则是消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清匪反霸、退租退押”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摧毁旧政权的保甲制度,建立起乡村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农民的生活,进一步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为开展生产和秋后土地革命做好准备。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盐田土地收归国有,重新确立租营关系。具体规定为:“退租年限从1949年秋季起至1951年6月止,按照年产退租一成:退押不计年限,以退一年的押金为限,视实际情况,看负担能力,能退多少退多少,一次交清。无法交清的,则立欠据,分期缴交”。

盐业的民主革命运动给长排带来了切实的积极影响。根据《惠州(东江)盐务志》记载:“长排村盐民陈观容,解放前耙地主陈瑞德盐田,年产量600担,折谷100担。其中付出地租50担,押金3担,年节送礼2担,生产工具4担,实收入37担。而解放后在国家分配的盐田上生产,年产量也是600担,折合人民币889元,支出生产工余14.5元,再加上生产工具180元,实际收入693.5元,占产值的78%。”[53]从陈观容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清匪反霸”的反封建剥削运动开展之后,长排的盐民们不再在地主的土地上耙盐,与过去相比,他们不再受到地主的剥削与压迫,转而在国家分配的盐田上进行生产。相比为地主耙盐,盐民们的生产实际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种新的变化是国家盐区民主革命运动带来的新成果,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盐民的实际劳动收入,改善盐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应也会带来盐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维持地方和平稳定。

长排在进行盐田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必然也存在过主抵抗排斥,盐工、盐民不了解国家政策,对未来疑虑重重等情况,必然经历了思想动员、法令颁布、稳定盐民情绪、开展民主革命几个过程。但由于缺乏资料,我们对当时长排封建性盐田改革的具体情况了解较少,因而不便具体陈述。但长排的盐田公有化改造确实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扬眉吐气。随之而来的是政治觉悟迅速提高,这也为减阻减押等任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为即将开始的土地革命扫除了政治上的障碍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长排的盐业生产流通,盐田建设,盐民生活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其中我们想要着重讨论的“沙改”,是在“大跃进”以及“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全国运动的背景下进行的。“沙改”是长排以及整个东江盐区生产方式领域的重要变化之一,即将晒沙改为晒水。在我们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听到长排老盐民们时常提起两种制盐生产技术。一种是晒沙,一种是晒水。不难发现,关于晒沙的记忆主要是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而晒水的记忆则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

根据我们的了解,元代以前,盐民主要采用的还是煎盐的生产工艺,即通过过滤卤土或者柴灰得到卤水,再将卤水熬干得到粉末状的盐。煎盐的方法产量少,且成本高,尤其是耗费的时间相当长,而生产效率又比较低。到了元代,日晒盐法逐渐得到推广。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朝廷对盐业生产的控制防控,盐业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煎盐制法就几乎被日晒法淘汰了。这种日晒法主要是在晴天时,将盐田里的沙子耙松,用沟水泼咸晒干。反复晒两到三次,然后存储在中,用器具和沟水淋,使其流进卤缸中,最终流进池格,然后摊晒成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长排盐民仍采用旧式晒盐工艺进行原盐生产,即日晒法。这种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生产的盐存在着产盐质量较低、氯化钠的量低,不溶性杂质多、水分大等问题。这种旧式原盐工艺生产的盐在产量上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劣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4年、1955年,长排以及稔山镇其他产盐区还迎来过连年的大丰收。但是其劣势表现在质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的原盐外销。对于上述旧式晒盐工艺的劣势,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面貌,就不得不从根本上作出改变,伴随着“彻底改造古老晒沙町,建设社会主义新盐町”的战斗口号,沙改也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国政府虽然对盐业征收盐税,但并不指导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种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愈发重视起盐业的生产和发展,国家对于盐政和盐税的干预、管理、规定也逐渐增多。1956年,长排在盐务局组织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当地推广先进的晒盐技术。由此长排的盐民们开始使用波美比重计验卤,过去长期循环使用的陋习得以改变。新的晒盐技术的主要生产技术操作工序大致如下:(1)结合天气测晒盐、晒水深度。(2)实行分级保卤,浓淡分晒。(3)分级晒盘,排除苦卤。(4)用饱和卤开池,并量卤开池。(5)学习刘国喜雨前、雨中、雨后的盐操作法。(6)阴天养卤和合通卤。(7)早上操作,耙盐渗池、松盐、排卤、拔卤都在早上进行。(8)长晴天延长结晶时间,耙七留三。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排村的盐民也逐渐摸索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操作方法。这种措施最初被称为“新(新鲜卤水)、深(卤水要多,应盖过盐面)、长(晒盐时间要长)、分(分盐池)、排(排苦卤)”5字措施。后来在1978年又被定义为“新、深、长、分、排、动(卤水流动)、早(早上操作)”7字措施。“沙改水”的技术改良一定程度促进了长排村的盐产产量和质量。

图7-7 晒沙(左)晒水(右)盐

图片来源:惠州市盐务局编《惠州(东江)盐务局》,第67页。

长排的“沙改”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狭义的沙改。因为“沙改”实际上是一场大规模改变盐业生产条件的斗争,它要求设备大搬家,土地大平整,打烂旧摊,重新绘新图,工作量相当大。[54]它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对旧盐田的技术改造以及盐区建设等内容,需要的是将分散的盐田整合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但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生产技术上的变化。就生产技术而言,晒沙的生产工艺相比晒水更为复杂了,这样才将盐的质量提了上去,但也出现了劳动负担重,劳动成本更高等问题。不过“沙改水”总归算是顺应了当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盐业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2.响应号召促生产

60年代,“工业学大庆”这一政治动员口号响彻全国。在这一动员响彻全国之时,长排盐民受到启发,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了盐业生产。长排村民克服不利的自然客观条件、大搞盐业生产,最终使得长排盐业出现了新的生机。70年代后期,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盐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长排村民之间形成了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曾促进了当地盐业产量的增加。

查阅档案,我们发现“工业学大庆”这一政治动员口号时常出现在60年代与70年代间的档案记录中,并且与长排的盐业发展息息相关。可以发现,自1964年初至1981年底,“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全国各地一共持续了18个年头,但在长排起作用的实际时间并非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实质大致可以分为1964年学大庆以及1976年学大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出现在1964年,在这之前的4年里长排所在地区时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原盐产量降低和国家计划的产盐任务的压力迫使盐务局以及盐民急需寻找新的增产办法。同年,全国工业掀起学习大庆精神、学习大庆油田管理经验的热潮。

“工业学大庆”的动员口号鼓足了长排盐民的生产干劲,使他们积极响应,学习“大庆精神”,试图将大庆经验运用到盐业生产上来。1970年、1971年,“工业学大庆”运动逐渐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据村民回忆可知,当时的“工业学大庆”被赋予了完全的新形象,其在政治动员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对当时长排盐民进行盐业生产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当时长排的“工业学大庆”工作主要是落实产、改、扩,以产为主。改、扩,以改为主,千方百计地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总产,实现生产任务超计划,单产超一吨,总产超八万吨,力争完成超过丰产年最高水平的“三超”任务。长排的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改造旧盐田,建设新盐田的活动中,使得长排的盐业生产又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工业学大庆”这一群众运动的成效我们可以从下面见得端倪。“八年来,生产原盐四万五千吨,完成年计划六万五千吨的百分之六七十,八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总产,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二点五倍。盐化工产品也有了很大的增长。”[55]政治动员带来了高涨的生产热情,从下面“一九七四年度原盐生产完成情况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排村原计划月生产6920市担,季度生产23040市担,年生产32070市担:实际月生产2860市担,季度生产14289市担。年生产35792市担。1974年长排的原盐生产与1973年度相比增加了21.498市担,上涨了39.55%。据档案记载1974年正是原盐生产迎来新丰收的一年,可见“工业学大庆”这一政治动员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

图7-8 1974年度原盐生产完成情况表

表格来源:惠东县档案馆藏惠东盐业局档案,档案号:1974-35。

“工业学大庆”政治口号的影响下,使盐民们不仅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盐业生产,也尝试着从盐田建设与盐田开发方面寻找新的产盐增长点。1972年惠东县全县都在上级党委革委的领导下,遵循着中央指示,大搞盐坊基本建设,发展盐业生产,有记载:“盐町的基本建设方面,扩建盐町1185公亩,围海造町100公亩。”[56]根据1974年的文献记载,从1971─1974年,惠东县全县“盐田面积增加了一万一千公亩,为我们增加了一万吨产量基础。今年头八个月全县已产原盐四万五千吨,要达到‘三超’则最后的四个月,要生产原盐四万吨”。“1972年新建盐田计划二十二宗,面积四万四千九百三十公亩。盐田建成后,年产原盐四万六千七百七十五吨,每年可以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三百七十四万二千元,为集体增加收入一百四十九万六千元。”[57]这股生产热情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但仍然持续到了1976年。

第二个阶段的出现在1976年前后,当时在长排落实的工作的实质和重点已经转向了整顿和恢复生产秩序。据盐业局报告记录,当时广大干部、盐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盐区革命、生产形势越来越好”。[58]1977年在大庆和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掀起了全国各行各业学习大庆精神的第二个高潮,这次高潮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1981年运动结束。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就因地制宜地实行起各种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证明,它对克服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有显著效果。联产计酬责任制在惠东地区发展很快,在生产责任之中所占比例也是迅速增大。

原盐生产承包责任制下,长排村民以户联产承包耙盐。对现在的长排村民来说,1984年的盐田分配直到现在仍旧记忆犹新。在我们采访时,村长向我们介绍到:“当时主要是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分配盐田。先将长排所有的盐田进行分号处理,并且划出严格的界限。盐田分配时,每家每户都需要派出代表负责抽签。这个抽签的人也不一定要是户主,只要年满18岁即可。当时承包的盐田按照产盐情况是有奖罚的。盐务局规定分得一号盐田之后,每月都要上缴一百担盐到盐务局。因此当时抽了田号之后,还要看自己家里的劳动力是否能够负担起这个任务。如果压力大了,就可以找其他家庭一起合作,或者选择放弃。”我们从长排村民委员会看到的1984年分配盐田记录了解到,当时长排的盐田共被划分为了105号,其中每一号盐田由一家或者两家合作承包生产,劳动力大概在5到10人,依据实际土地大小和劳动力能力而定。这种家庭承包、联产计酬的优点在于可以弥补过去“没有定额劳动懈(松懈),有了定额劳动野(粗糙)”的缺点。在这种联产责任制下,一号盐田上的几个劳动力,大家看得见、摸得到,千斤担子众人挑,劳动工效也就逐渐上去了,甚至有的盐民还会主动地学习和钻研盐业生产技术的改良。

图7-9 长排村1984年盐田分配情况部分记录

(2019年1月 刘美妤 摄)

《长排村关于搞好盐业生产确保盐任务完成的具体措施》还可以看到为了调动盐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当地盐产与发展,长排具有具体的奖罚机制。文件中关于奖罚机制的内容如下:(www.xing528.com)

一、继续落实原盐生产承包责任制。各工区要进一步把盐町承包合同落实到人,到,保证承包原盐生产任务完成。坚决兑现奖罚制度,超产一担原盐,奖励1.5元,欠产一担,罚款3元。

二、切实抓好经营管理。各工区对各盐町公收原盐情况要定期公审。半年一小节,达不到全工区平均数的。欠产一担增扣罚款5元,若盐不公收,无法扣罚款的,呈报镇政府暂停粮食供应。

三、盐民不得买卖私盐。从三月九日起,违反者,按县府(1989)22号文件规定的原盐价三倍处理。对长期贩卖私盐,经屡教不改者,则申报停止全家商品粮供应,收回承包盐町。

四、加强落实干部岗位责任制。各工区、作业组的干部,要负起对所管辖的工区、作业组的领导责任,带领本工区、作业组的盐民搞好盐业生产,完成原盐生产任务。年终进行评比。全年原盐任务完成的工区基于工区干部奖励80~100元(主任100元,其他干部80元)。全年原盐任务完成的作业组基于作业组干部奖励50元。经费由各工区付出。五个工区评选一个完成任务最高的工区,村民委员会给予奖励300元。各工区年终也要评选出10~15个先进生产盐给予奖励。[59]

在这些奖惩机制中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当时的长排盐业联产承包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效应。根据长排村村长的回忆:“改革开放以前,每隔一两年时间会对村中的盐民进行分组,并且定期对小组所产出的盐产量进行排名。这样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盐民的努力程度,也成为了下一次盐田分配的参考基础。在产量排名中越是靠前,则说明在这一段时间内该小组产盐较为努力,在下一次分配盐田时,便会分得产量较高、条件更好的盐田。排名靠后则反之。”这种隐形竞争关系促进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相互竞争,平衡增产。在劳动力、成本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各专业组之间开展公平的劳动竞争,调动了盐民盐业生产的内在动力,促使盐民之间你追我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激发盐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3.丢荒转型弃盐场

80年代开始,长排以及惠东平海地区的盐业面临着重重困境。自然灾害、盐田老化、盐价偏低、原盐走私等问题都成为了影响长排村民盐业生产以及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这种不利于生产的情况下,长排盐田逐渐抛荒、二次改造,长排盐民也开始转产转业,盐业最终成为了长排老一辈人心中的珍贵记忆。

70年代长排的盐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从一份1972年的盐坊建设计划报告中看出端倪:“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县盐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还是缓慢的,远远赶不上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县盐业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现在问题是人多田少,劳力出路困难,有些地方‘劳动日值’逐年下降”,群众生活水平不高。”[60]在随后的四十年里,长排陆陆续续出现了盐田抛荒等现象。甚至还出现了“1989年1~2月本是产盐旺季,应产盐6000吨以上,但实际产盐仅有60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5.1%”[61]的怪现象。而这种现象地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自然台风灾害对盐业生产损害较大。与农作物生产相比,生产盐更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劳动。长排所处地区受季风与地势的影响,自然灾害算是比较频发。一旦遇到台风天气,盐民的生产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失。历史记载1971年7月5日曾发生过一次海啸,导致稔山地区的盐场被淹没,损失十分惨重。根据《稔山镇志》中关于自然灾害的记录,我们对于1970─2005年稔山地区所发生过的自然灾害次数作了如下梳理:

表7-3 1970─2005年惠东县稔山地区自然灾害次数统计表

数据来源:《稔山镇志》,第242页,刘美妤整理制作。

表中可以看到1970年至21世纪初稔山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十分高。其中水灾和风灾伴随的暴雨天气不仅仅会导致盐产减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盐田的器具设备受到毁损。《惠东县盐务局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中提到,仅是“1995年遭遇05号和09号二次强台风正面袭击,此台风风力大,强度强,雨势猛烈,海潮缺顶,海堤崩溃,盐田一片汪洋,堤围冲决不少,盐田受浸,带来严重损失”。[62]单是1995年的抗灾复产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996年惠东地区持续下雨五个多月,雨日长达200多天,全年降雨量高于2600公厘,比正常年度平均增加了600公厘,连旱天少。全年原盐公收1456吨,仅完成计划20.80%,是历史上最低的一年。”据资料1995年、1996年惠东地区连续两年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反常天气。靠天吃饭的长排盐业生产大受影响,这也使得盐民的经济更加困难,促使他们寻找其他的途径增加家庭收入,耙盐的劳动力也就进一步流失了。

除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盐田逐渐老化,盐田设备常年缺乏维修而残缺,盐面卤缸渗漏严重,生产面积逐年减少,是原盐产质量逐年下降、盐田面积逐年减少和盐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遭受1995年05、09号两次强台风袭击后,盐田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又因资金的缺乏而无法修复。根据1996年惠东县盐务局的工作总结可知,1996年惠东地区“再次受到台风暴雨的袭击,盐业设备遭到了两次连续的破坏。由于盐业设备经年失修、老化残缺,而海堤危堤险要地段又较多,抗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危及广大盐民生产生活安全”。[63]虽然针对盐田设备老化的问题惠东县盐务局曾采取“三防二修”的工作试图改善不利条件、确保原盐生产、保障盐民生命财产,但是由于“由于市场经济下,盐的价差较大,灾后国家投入盐田的资金不多,恢复盐田经济上有很大的困难”。[64]

图7-10 稔山“三防二修”规划表

数据来源:惠东县档案馆,档案号:1985-1-0058。

图7-11 1989年各类食盐零售价格、加收补贴标准

数据来源:惠东县档案馆,档案号:1989-3-0011。

在稔山“三防二修”规划表中可见,长排需要进行修防的主要是黎头围需要加固石灰堂56米。其需要投入的工数为105人,合计资金1050元,与范和、大屯、芙蓉、长海等地区相比,明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需要自筹的300元分摊到盐民身上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三统”政策之下盐价较低。盐业是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盐民以盐为主,对于长排这样“以盐唯一”“靠盐吃饭”的村落来说,产盐带来的收入更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盐民还要面对市场物价的逐年上涨。“工具材料、生产设备费用,1983年比1978年高出67%。”“水车现价比1957年增长380%;水斗现价比1957年增长200%;盐箕现价比1957年增长233%;长盐耙现价比1957年增长337%;盐扫现价比1957年增长567%;禾草排现价比1957年增长986%。”[65]这种生产工具大幅度的提价,迫使普通盐民寻找新的获利途径。

原盐走私严重影响市场稳定。当时盐区偷盐走私的情况十分严重。走私分子直接与盐民交易,外运走私产区原盐,且情况日益严重,扰乱了原盐生产公收工作的正常秩序,导致县的原盐公收工作难以开展。“有些盐民错认为政府对他们不关心,因而对原盐公收有情绪,不太愿意把盐交给国家而私卖。”[66]虽然县府积极打击不法盐贩走私,甚至投入专款4万多,配合当地政府组织私盐查缉队伍,但是在稔山镇地处广汕公路、乡村道路又四通八达的情况下,原盐公收和私盐缉查的工作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惠东县盐务局曾在工作总结中形容这些偷盐走私的走私分子“气焰嚣张,社会背景复杂,数量大,通讯设备先进”,“据调查分析,我县原盐走私1983年3920吨,占总产量的20.06%;1984年2500吨,占总产量的8.3%:1985年2000吨,占总量的7.85%”。[67]这导致连年原盐公收少,盐务局亏损严重,仅在1973年的亏损额就高达84.46万元。原盐生产公收少,提取发展基金和盐建费就少,投入生产也就越少,盐田的基本建设也就难以保证。

综合以上列举的原因,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长排盐业生产减产难以完成公收任务,且原本老化的设备也容易遭到破坏。年久失修的设备想要得到改善,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普通盐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三统”政策下盐民收入较低,而难以遏制的原盐走私更是扰乱了原盐公收工作,间接导致盐田的基本建设难以得到保障,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长排在20世纪末不断出现盐田抛荒的现象。

在采访仍在耙盐的长排盐民时发现,长排这个曾经“以盐唯一”的村落,自21世纪前后与盐的关系就已经愈发疏远了。当我们走访长排时,有幸在长排内见到了仍在晒盐的部分盐田。据采访我们得知,长排的现有盐田的产出主要是依赖老盐民一生务盐的情结。在天气晴朗时老盐民们仍会到盐田上晒盐。大部分盐田则已经处于抛荒或者改良成为鱼塘养殖的状态。村中仍在盐田上晒盐的老盐民向我们感叹道:“盐田生产是要靠天吃饭的。一般都需要连续有个5~7天的太阳天才会有收成。这中间只要一下雨,之前的辛苦就算是作废了。等天晴了又需要重新再晒,收成太不稳定了,甚至很多时候没有收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愿意产盐了。”老盐民的字里行间向我们折射出了长排曾经那些盐民们的无奈与辛酸,也真实地反映了为何从20世纪末开始长排以及惠州地区的盐田面积减少得如此迅速了。

早在20世纪末,长排的盐业生产就愈发不景气。盐民、盐工不断减少,盐田面积迅速下降,盐田抛荒、转产转业的现象也十分明显。惠州盐务局记录:“我局管辖盐区有稔山、港口、盐洲、黄埠镇,1980年有盐田总面积98578公亩,至今(因丢荒、建房、转产)减少盐田面积27489公亩。”[68]

表7-4 稔山镇部分时期盐田面积[69]

数据来源:《稔山镇志》,第242页,刘美妤整理制作。

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稔山镇的盐田面积呈现一个明显的高峰,最高值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自此之后,盐田面积急速减少,尤其是在21世纪初,更是出现了滑坡式下降。[70]根据《稔山镇志》记录:“1981年,由于居民缺乏晒盐技术,遭遇减产年景,许多居民弃盐经商,不愿耙盐,致使开垦出来的盐田陆续丢荒。2006年后,盐田面积日益减少,或被挖成鱼塘或被丢荒或被征用。”[71]长排作为稔山镇境内拥有盐田的主要村落之一,我们可以推测其动态变化应该与稔山镇的主要趋势大致相同。据《稔山镇志》介绍:“芙蓉工区现有300亩,大墩村现有172亩,长排工区现有449亩,长海工区现有77亩,光明工区现有180亩,蟹州现有38亩。”也表明了长排现有盐田早已所剩无几了。

长排近20年这种大规模、大幅度的盐业生产下降,与当地的盐民的转产转业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盐田面积下降如此之快,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盐民单靠耙盐收入来维持生活已经十分困难。早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严峻形势的政府就采取“进一步落实执行‘以盐为基础,发展多种经营’的措施与方针,在抓好盐业生产的同时,大力拓展副业生产,搞活盐区经济,增加盐民收入,提高盐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政策鼓励之下许多盐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当时普遍是以海水养殖鱼、虾、蟹为主。除了海水养殖之外,多种经营还包括“引进外商来料加工办厂,积极开展海水养殖和工副业生产等”。据档案记载,同年全县盐民劳力中,除了8010人继续承包盐田外,有5000多人从事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生产。据村民回忆,在政府鼓励盐民转产转业之后,长排盐民就逐渐从“以盐唯一”走上了多种经营的道路,不少盐民转而搞养殖、跑运输、经商办厂。

2000年以前,长排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还是盐民耙盐。2001年,当地的食盐供应已经主要依赖外区和外省调进了。2000年以后,盐业生产逐渐淡出了长排村民的生活。“2007年,长排开始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建设无公害特色农业村。村民委员会将丢耕农田转租给外地种粮户,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使限制耕地得到合理利用。在村西南面建造6000多亩鱼塘,鱼塘旁边种果树,并在水里和果树下养鸭,形成立体种养场,打造农、渔、禽、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模式,产生良好效益。2000年开始,蟹洲村村民用滩涂和土温养殖吊养蚝,2013年,全村养殖面积2830亩,产蚝1350亩,产值540万元。”到2010年为止,长排还仍有专职盐民3000多人,虽然已经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盐民耙盐。但“随着长排村盐业的逐渐式微,辅之以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长排村的盐民纷纷转产转业。至2013年,村内专职盐民家庭只剩下二三十户,专职盐民不到100人,年纪都在45岁以上,盐田面积也锐减至不到200亩”。[72]由此可知,仅从2010年到2013年这短短的3年,长排内绝大多数的盐民都选择了转产转业,继续从事盐业生产的盐民往往年纪较大。据我们在当地的采访了解,现如今仍在从事耙盐的人数在2013年的基础上还在很大程度地缩水。现在我们在长排看到的在为数不多的盐田上耙盐的,多是一辈子从事耙盐工作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耙盐早已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从事与盐为伴大半生的情结所驱使。

结合长排的地理位置以及现在的主导产业类型,根据《稔山镇志》的“村庄建设模式分类指引表”可知,现在的长排与稔石、大墩、范和并属于商贸流通带动型村庄。长排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结合现有的商业基础,依托厦深高铁站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服务职能以促进村庄的发展。原盐生产以及盐田已经成为长排老盐民心中的情怀与记忆,成为了长排的历史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