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失的记忆:记百年家族兴替与盐民生活

遗失的记忆:记百年家族兴替与盐民生活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盐田或属于自己,或依附于地主。对于大多数仅拥有盐田租赁权的佃农而言,被地主剥削是常有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主和盐民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盐民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文字与记忆在传承的过程中大范围的丢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仅有的墓碑和祠堂中去追溯遗失的记忆。

遗失的记忆:记百年家族兴替与盐民生活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大塘头村的基本特征与广东自然村落表面看没有太大区别。村内的旧民居中几乎没有大型宅院,也没有大型神庙、宗祠,多是狭窄的、老旧的小型民居,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产盐时代,大塘头村家族与家族间乃至产盐村落与村落之间的阶级分化并不严重。大塘头村由6个主要姓氏组成,其中也夹杂极少数的外来姓氏,他们多是由别村入赘于此,或是在近几十年由外地迁来。而村内的6大姓氏皆有属于自家的宗祠,而宗祠的规模也就成为了我们探寻本村家族势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大塘头村内的祠堂基本与民居同样狭小,但只有汪氏和吴氏宗祠的祠前有较为开阔的空间,陈氏、谢氏、何氏的祠前仅留有一小片空地,而颜氏宗祠建在了拥挤的民居当中,祠前即村道。对于讲究风水的村民来说,“祠前庙后”是建房子的禁忌,但这也需要相当的财力和家族势力来做支撑。为了了解两个家族的历史渊源,我们对相应的村民进行了走访。汪爷爷告诉我们,汪姓最先在村内安居,逐渐壮大了家族势力,当时的陈氏作为汪家的仆从而与大塘头村产生了渊源。后因汪氏族人不断外迁,成为了村中较小的姓氏,在其后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入赘陈氏。这样,陈氏也进入了大塘头村安家落户。

图6-47 大塘头村简要地图(制图:骆妍)

由于原来的第一大姓汪氏不断外迁,取而代之的大姓便是吴氏。据了解,现今吴姓占该村人口的30%,而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1座碑即为吴氏祖先所立之碑。跟祠堂一样,墓碑里蕴含着家族的历史信息,却极易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跟随着颜村长和吴叔叔,我们来到了村后的墓区。在通往玄帝公庙的村道边,立有许多过世村民的墓碑,其中已荒废农田周边的墓碑较为久远。我们发现1座颜氏道光十八年(1838)的墓碑,以及吴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的墓碑。吴叔叔告诉我们,这是村内年代最早的墓碑,也被吴家公认为吴氏第一代祖的墓碑,每逢春节时本村的吴姓村民皆会在此进行祭拜。(www.xing528.com)

墓碑上的年份印证了我们对本村历史的猜想。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久远的墓碑皆为清朝中后期重修而成,有可能清朝中后期村民们普遍开始宗族建设,如对祖先的墓碑和祠堂进行修缮、修家谱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依赖的是盐业的繁荣、家族的兴旺。

清代初年,广东盐业深受时局影响,盐产业处于低潮时期,由于要征服南明武装力量和东南沿海的反清斗争,清王朝实行了海禁政策,在禁海令下,沿海居民要内迁50里,这对盐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此时的盐民为了谋生,需要不断迁徙。吴叔叔回忆到,吴氏一族据说是为躲避战争而从汕尾海丰迁到此处,“没有人会专门跑那么远来这里,都是逃难逃来的”。[185]可见当时民众流动性高,无长久定居的历史。由于盐业发展的不稳定,盐民集体难以产生财富积累,因此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村落出现普遍贫穷的局面。

尽管鲜见文献材料,从大塘头的墓碑群我们仍可以猜想吴氏当为该村最早在这次改革中收益的家族。此外,一个家族姓氏能够在盐田村成为大姓,除了人丁兴旺外,也体现该姓氏具有较多的盐田租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盐田或属于自己,或依附于地主。对于大多数仅拥有盐田租赁权的佃农而言,被地主剥削是常有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主和盐民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盐民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丰富的劳动力在盐田租借中成为了一种很大的优势,人丁兴旺为吴家提供了充足劳动力的条件,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盐田租赁权,是一种在产盐村落社会中的良性循环。

然而这也仅仅是我们根据吴氏墓碑及家族现状所进行的一个猜想。我们曾试图寻找确切的资料,得到的答案无外乎两种,即“这种东西不会去记的”“在‘文革’的时候被毁掉了”。由于相隔时代久远,以及社会的变迁,村民们涉及历史的记忆也相当乏善可陈。一方面,文字与记忆对世代生活于此的盐民而言并不重要,另一方面,盐民集体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历史记录的意识极为薄弱。文字与记忆在传承的过程中大范围的丢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仅有的墓碑和祠堂中去追溯遗失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