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林厝村主要以王姓、陈姓、林姓为主,实际人口在300人左右。无论是大姓小姓,都设有自己相对应的祠堂。林厝村目前所发现的、保存较好的祠堂就有9座,包括太原堂王氏、颍川堂陈氏、西河堂林氏、江夏堂黄氏、渤海堂高氏、苑南堂卢氏以及2座不知名的祠堂。这些祠堂分布较为集中,都在老式房屋区内,且有一条包含了4个祠堂在内的“祠堂街”。我们认为这种祠堂的聚集或许是村民有意识的选择,以往的祠堂可能只供奉在自家的老屋,而当这一条街的老屋空出来后,大家便都将祠堂迁入此处,方便统一的管理与祭拜。不过当然也有可能仅仅就是4姓老屋相邻的简单巧合。在“祠堂街”内,比较有特色的是渤海堂高氏的祠堂。从2018年10月13日开始,他们就和惠州、河源、汕尾等地的高氏宗亲进行联谊,并不时地邀请他们来到村内的高氏祠堂进行参观指导,这大大促进了高氏各宗族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图6-28 渤海堂高氏祠堂
(2018年11月22日 吴奇孟 摄)
村内主要的宗祠对应的则是村内的三大姓氏,林氏虽是林厝村建基之始祖,但其宗祠规模却很小,和王、陈二氏存在着一定差距;陈氏宗祠有东西2座,东边是陈氏长房之宗祠,西边是陈氏别房之宗祠;“太原堂”王氏子弟众多,其宗祠位于将军庙前。据林厝村老村长回忆,当地王氏最少已有200年的历史,传承了近12代人,祖宗本是朝廷相爷,后搬到福建漳州,最后才慢慢地扩展到大洲、盐洲、黄埠等地。如今上山拜坟,还能看到祖宗牌位上篆刻的乾隆年间字样。
从王氏族谱来看,清代以前祖宗事迹着墨不多,且多攀附历代王姓名人。例如,族谱将世系追溯到周朝,认可东周太子晋为王氏始祖,后面又经王翦、王莽、南朝王僧绰、唐朝王恁的发展,到王恁之孙延熙时受封琅琊郡王,对粤地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祖先历史就是真实可信的,彰显其族来历久远意义更大。比较可靠的记述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康熙丙子年(1696),其祖洋公为使子孙“知木本水源”开始修撰族谱,而后又由子孙5次重新修撰。
表6-1 王氏子孙修谱表
资料来源:吴奇孟根据王氏族谱制作。
族谱显示,王氏本在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廿久都田底乡,从始祖三十三郎开始算起,到十四世祖弘杰公迁入广东海丰县红花潭结束,总共繁衍了14世。由于弘杰公是最早由闽入粤的王氏祖先,他常常被当地人视作一世始祖来进行叩拜。我们留意到一世祖和二世祖的称谓与其他世祖相比有些特殊,一世祖被称为三十三郎,二世祖则用三十七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修谱之人也无法得知祖宗的确切姓名或辈序,只好用数字来进行代替。九世祖周笃的称谓更为特别,利用现有资料还难以对其称谓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解释。族谱的下限断于十世祖茂贻公时期,族谱记载茂贻公生于道光丁酉年(1837)三月初三,卒于光绪庚寅年(1890),享年54岁。关于王氏慢慢扩展到大洲、盐洲、黄埠等地并从事盐业生产的历史,只能够从王氏后人的只言片语当中知晓。
图6-29 王氏世祖世系图(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吴奇孟根据王氏族谱制作)
不过,原先生活在福建的王氏家族是在什么样的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迁入广东的呢?在新的落脚点,他们的族群和生活又是怎样演变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族谱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梳理与归纳,尽管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复原,也多少了解到王氏家族的谱系与故事。
广东地区的一世祖弘杰公身材魁梧,忠义慷慨,明朝末年跟随着俞大猷将军来到粤境平定寇乱,使命完成后便在粤地定居下来,并和黄氏生下唯一的儿子彬文公。如果说弘杰公时期尚且处在奔波阶段的话,到了彬文公时期,这支的王氏家族才算逐渐安定下来。彬文公和妻子林氏生下4男2女,此后子孙不断开枝散叶,家族越来越大。
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王氏家族的演变,我们绘制出王氏家族长房的谱系图、十一世祖回溯图、各世祖字辈图以供说明。王氏7代人里,最初的彬文公和五世祖君鼎公比较特殊,他们都是家中单传,没有兄弟姐妹。族谱只将长房的信息记载到“兴”这一辈,通过别房的记述还是可以还原出族谱开头所讲的“弘彬心惠君瑞兴盛世”的辈序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九世祖的辈序完结后,并不是开始一个新的循环,而是遵照着族号继续进行排序,十世祖的某贻公、十一世祖的“可”字辈都和族号上一一对应。比对不同房系同辈世祖的字后,我们发现整个家族内部已经初具规模,相关定制也比较完善,因此在命名时会有意识地使用字辈的排列,来使家族中的等级秩序和血缘关系更加明确可辨。
图6-30 王氏家族长房谱系图
(资料来源:吴奇孟根据王氏族谱制作)
图6-31 十一世祖回溯图
(资料来源:吴奇孟根据王氏族谱制作)
图6-32 各世祖字辈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