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清代东江大盐商家族:淡水邓氏族谱

发现清代东江大盐商家族:淡水邓氏族谱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1月,在平海调研,于平海社区西园村盐埠头发现一本《惠阳淡水邓氏族谱》。归善县的淡水圩除承担圩集功能,还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东江食盐转运枢纽,盐法志称小淡水厂。幸运的是,《惠阳淡水邓氏族谱》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管窥清代东江流域大盐商之一斑。其序言作者邓瀛、邓彬和邓承宜是淡水邓氏重要代表性人物。[74]此后直至民国,淡水邓氏通过承办东江埠务,不仅成为淡水大族,也成为晚清民国东江最大盐商之一。

发现清代东江大盐商家族:淡水邓氏族谱

2019年1月,在平海调研,于平海社区西园村盐埠头发现一本《惠阳淡水邓氏族谱》。族谱名称中的淡水显然不是指淡水场,而是惠阳区的淡水街道,历史上称作淡水圩,也是前述宋代盐场场址所在地。根据这本族谱的记载,大亚湾盐业从生产到运销是清代以后东江盐务的重要构成,湾区西北部的淡水圩将淡水、碧甲、大洲诸盐场(栅)的生产与盐商、税课的运作紧密地连在一起。

如前所述,宋代淡水场的场址应当在淡水,至迟明嘉靖时期已迁至平海。这一说法提醒我们大亚湾早期盐业重心当在西北湾区以淡水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大约几千年前,大亚湾西北湾区海滩“伸延至淡水的桅杆岭、墩头围一带”,海上渔民因寻找淡水到此地而得名。宋末这里小市集称上圩,后改称锅笃(乌)圩。[60]另一种说法是“传说晋朝时候淡水已有圩集”[61]。不过有史记载则在明代,明嘉靖时期“归善之市……曰淡水圩”[62]

归善县的淡水圩除承担圩集功能,还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东江食盐转运枢纽,盐法志称小淡水厂。大亚湾的食盐经海运至淡水,统一于此掣验,再溯东江水系运抵各处盐埠。清乾隆时期规定“惠州府属一州九县俱运销场盐”,江西省“(赣州府)安远、信丰、龙南、定南俱运销广东惠州府场盐”[63]。如惠州府归善埠“场引船赴平海、碧甲等场掣配,由平海港出大星汛,至墩头赴小淡水厂,交官贮仓,领程筑包,经惠粮厅点验,过浮桥抵埠。程限三十五日”。其他如龙川埠、连平埠、永安埠,以及江西省赣州府信丰埠、安远埠、龙南埠、定南埠皆按此转运规定,赴小淡水厂点验,再各按程限通过东江水系抵达盐埠。[64](参见图3-5)

图3-5 乾隆时期小淡水厂图

资料来源:乾隆《两广盐法志》卷首《绘图》,第64~65页。

乾隆五十四年(1789)两广盐区在废除推行70余年的官帑收盐后,改行纲法,在省河150埠为局,推10人为局商,外分6子柜,责成局商运配各柜。原设埠地,悉募运商,听其就近赴局及各柜领销,此为改埠归纲。[65]嘉庆十七年(1812)再次改纲归所,裁去局商,于埠商中之老练者择六人经理六柜事务,组成六柜总商,省城总局改为公所,此为改纲归所。[66]省河六柜包括:中柜设于三水,北柜设于韶州,西柜设于梧州,东柜设于小淡水厂,南柜设于高州府梅菉镇,平柜设于廉州府平江口。[67]民国实际沿袭清后期六柜运销格局,其中东柜即为后来的东江盐务局。

清代至民国小淡水厂承担了惠州府和赣州府食盐转运枢纽的重要职能,那么小淡水厂是否有盐商的经营?幸运的是,《惠阳淡水邓氏族谱》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管窥清代东江流域大盐商之一斑。

《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重修本,收藏于平海社区西园村盐埠头邓姓村民。据邓先生介绍,他的祖先清朝由惠阳淡水迁来,在此设立盐埠头,是帮政府收盐税的。[68]该谱首列《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重修邓氏族谱后跋》《重修族谱字派目》《重修淡水邓氏族谱后跋》《续编邓氏族谱序》《邓氏重修族谱序》等六篇序言。首篇序言由晋王羲之撰,第二篇后跋、第三篇字派目由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邓瀛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撰。比较重要的是民国二十一年(1933)淡水邓承宜撰写的第四篇后跋,清晰勾勒了淡水邓氏由大鹏营迁入的历史:“吾族聚居淡水数百年于兹矣。族谱所载,利生公于前清初叶由惠州至大鹏城营盐业,旋迁至淡水,因落居焉。溯利生公生奕富、奕贵两公,奕富公迁观音阁,而世居淡水者为奕贵公。我奕贵公生四子,腾龙、云龙、兆龙、从龙四公。自是支分派衍,继继绳绳至于今日。计全族老少男妇达千人,惟其中或迁居惠州,或侨居南洋,移居稔山、平海。考诸族谱,多付阙如。甚且聚居淡水间,有未曾登载。承宜等有见及此,爰为作一次之修辑,凡我利生公奕贵公一脉相传之后嗣子孙,悉分别男妇名字、姓氏详加增订,志在得一淡水邓氏之完备族谱,斯则修订之本旨也。是为跋。十八世裔孙承宜敬撰。1932年冬。”[69]第五篇序言写于1996年,集体撰写。第六篇序言写于道光十三年(1833),由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拣选县正堂第九房裔孙邓彬撰。是故六篇序言(派目)除引王羲之源流序外,其余撰写于道光时期和当代1996年,表明淡水邓氏族谱首修于清代后期,重修于民国,新修于1996年。其序言作者邓瀛、邓彬和邓承宜是淡水邓氏重要代表性人物。

邓氏谱称入粤一世为南宋进士文渊公(九十三世祖),游潮州府程乡松口,因爱其山水,遂举家迁至松口铜盘桥琵琶铺开基立业。文渊公生九子,在粤开枝散叶,故俗称九子公,会医术,也称太乙老人。[70]入粤第十一世祖维翰,于万历戊午(万历四十六年,1618)科乡试卅六名举人。顺治己丑年(顺治六年,1649)委惠州府长宁县教谕。是为邓氏入清以后有科举功名之第一人。[71]邓氏十二世祖邓枌,偕三子由嘉应州到惠州归善县,遂家于县城。其子十三世祖邓利生由归善县城移居于新安县大鹏城。[72]正是邓利生子十四世祖奕贵公,于康乾时期由大鹏城迁居归善县碧甲司,“属淡水镇,创建拔子园老屋。公生平孝友慷慨,乐善好施积德。承先创业,裕后承办东江盐务,商名时宜,是为乔迁开基”。[73]康乾时期迁入淡水的奕贵公作为开基祖,生四子:腾龙、云龙、兆龙、从龙,长次之间生一女出嫁,是为淡水邓氏四大房:长房、三房、四房、五房。四房之下又派衍出二十三分支。[74]此后直至民国,淡水邓氏通过承办东江埠务,不仅成为淡水大族,也成为晚清民国东江最大盐商之一。其后代子孙相继于晚清民国百余年间承担东江埠务、充任两广盐政要职,清末民初交游孙中山廖仲恺等广东政要,是晚清民国广东地方横跨政商界的地方大族。

谱载,三房云龙公“自幼佐父创业埠务家务,极其繁剧,悉一手综理所为”。云龙公长房重润公嘉道时期“赞助叔父兆龙经理”东江埠务,重润公二子十七世祖伦斌“己酉科中式本省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拣选知县”,其第六子十八世承愭公“光绪辛丑年选岁贡生。宣统己丑年被选广东咨议局议员,辛亥年任惠阳县县长,民国元年授两广盐政处总理”。“民国成立,奉委为惠阳县县长,旋升充广东盐政处总理,改良鹾政,自由配运,一税收数倍,当道每举以风示僚属,其于国计民生裨益不少。”伦斌公脉系十九世邓启诚于民国二年(1913)“授大洲场场长”。重润公三子伦琛“中式己酉科本省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其曾孙廿世邓立云“民国九年(1920)充两广盐运使利深缉私舰舰长,十一年(1922)调充江澄缉私舰长”。重熙公子十七世祖伦升公,“道光癸卯科本省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举孝廉后以会试不第,即捐知府衔回乡,总办东江盐务,拓先人旧业,宏鹾制新猷。于是家成巨富,筑蔬香圃花园以自娱”。伦珠公脉系廿世邓洪“民国二年(1913)奉委广东军法处员。七年(1918)授惠潮梅督办署军务处处长,旋充福建永定县知事。九年(1920)任广东财政厅金库长。十年(1921)授潮桥盐运副使。十一年(1922)任粤军总司令部总参议长”。廿世邓靖“民国二年两广盐运使缉私舰长。七年署吴川县虎头岭警察署长。十年任潮桥盐务查验局局长”。伦秀公脉系十八世祖邓承宜“民国二年充香安盐务督销兼缉私委员。五年(1916)代理广东淡水场知事。八年(1919)任福建漳浦县产烟苗委员。九年任潮州广济桥缉私局局长。十二年(1923)充琼崖全属盐务总办。十八年(1929)充惠阳第二局治安委员会主席兼惠阳自治筹备员”。邓承宜即族谱序言作者之一。

淡水邓氏三房云龙支二系十九世邓怀彰“因与廖仲恺、朱执信、黄克强、赵声、邓铿等请于游,得晤孙中山先生于香港,遂加入兴中会,致力排满运动。旋受密令返乡编练民团,以树军命根本实力。创办坤德女学校,使清廷不致生疑。设惠工织造工司,集合党人机关,凡此大端,进行最密,非局内人鲜有知者。布置妥帖,出与党人谋进取。辛亥(1911)三月廿九日,广州之役,公参与焉。宣统三年(1911),武汉革命军与公同乡率民团响应,出师之日身殉国难,而东江革命健儿归邓铿领导,直扑惠城。清提督秦炳直降,全粤因而底定”。其兄弟邓宝渠“民国元年(1912)广东六门缉局利安缉私舰舰长”。

淡水四房兆龙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壮岁继承家业,守而兼创,恢廓埠务,慷慨好施,不蓄私财,好学乐善,至耄不倦。早岁以诗经受知督学汤公,先甲取进业学生员,旋补增广生转贡,加捐封诺。值海氛不靖,出身禀请招安洋匪,捐备需数以巨万,并给资散归生全无数,功德在民至今传颂”。其子邓文典“由大学生加捐盐大使,分发山西补授河东西盐大使,历署东场盐池巡检”,后殁于山西官署。

淡水五房从龙公长子邓文焕,生活于乾隆、道光时期,“由国子监加捐盐知事,分发两淮,历署丰利、草堰场大使”。文焕十八世孙邓承修,号铁香,名声最著,“清咸丰十一年(1861)中第一百一十九名举人,加捐刑部郎中朝考御史。总办秋审学内廉监试官,考试八旗教习场内监试官,考试内阁中书会试稽察磨勘官,甲戌科殿试分卷官”。“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侵越镇南关,却敌后,钦差为中越勘界大臣,议约全权大臣,争回权力不少,让诰授通议大夫,告老还乡,在惠州主讲丰湖书院,设尚志堂以经史理学辞章课士子,于淡水设崇雅书院而崇尚风节,树之风声,一时士风丕变”。著有《语冰阁奏议》若干卷,《清史稿列传二三一有传。[75]五房伦铨公脉系十九世祖邓杰,“民国壬子年(1912)授碧甲场场长,壬申年授淡水圣堂乡长”。五房支四际华公,从龙公四子,其曾孙十九世邓怀灿,“民国元年(1912)充广东盐政徙总务科员,二年(1913)调充广州东汇关监制,查验缉私委员,兼操江缉私舰管带。旋充东汇关委员。后调充淡水场场长。四年(1915)任鹰璘舰长。民国七年(1918)任省河督销局长。八年(1919)充潮桥缉私连长,九年(1920)充缉私大队长”。[76]

淡水邓氏四房后裔业盐事迹,表明其子孙于清后期至民国时期连续以科举出仕,不仅充任两广军政、盐政要职,甚至任官山西、两淮盐政,更重要的是百余年间牢牢把持东江盐务,遍涉碧甲、淡水、大洲场场务、盐商埠务、缉私等要职,对清后期至民国大亚湾历史有着重要影响。

广东大亚湾毗邻珠江三角洲,如果说宋元时期岭南盐业生产中心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明清以后中心就转移到了广东东部海岸。尤其是大亚湾在清至民国时期成为两广盐区的高产之地,有着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

宋元时期,大亚湾盐业以淡水场命名,但具体生产地域记载不详,其重要性不如珠江三角洲。明中叶以降,随着广东西部、珠江三角洲盐业生产衰落,大亚湾盐业生产开始起飞,淡水场署也转移到平海。两广盐区的生产重心开始向粤东沿海地区转移。清康熙时期,通过官帑收盐改革和盐场裁减、增置,政府厘清广东盐场的生产区域,重新建立起对高产盐场的严密管控。大亚湾淡水场因此析出碧甲栅和大洲场(大洲栅并入),这一格局直至20世纪下半叶都没有太大改变。

大亚湾盐场、盐栅所在的村落,有着多元的历史过程。明后期以降,淡水场署迁至平海所城东门外,标志着此地成为淡水场的生产中心。平海所城外的盐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十余个自然村,村民祖先多以盐为业,但他们都不是盐场主,而是受雇佣的盐民群体,平海与淡水场的关系体现在主与晒工聚落的空间分离。碧甲栅所在的稔山镇范和村、长排村中,范和村大姓陈氏祖先于元末明初来此定居,随即开垦盐田,成为碧甲栅最大的主。长排村陈氏于明后期始迁入,通过在范和村陈氏的州县户籍登记获得合法身份,进而通过在清初联合村内其他姓氏家族修建大围等策略,也成为拥有碧甲栅盐田的大主。大洲场以大洲岛为中心,明后期渔民陆续上岸拓殖盐田,建立起大洲岛盐业村落。天后崇拜等民间信仰整合了岛上的盐业村落,使得岛内村落之间势均力敌,呈现出与淡水场、碧甲栅不同的盐业社会扩张过程。清代淡水圩邓氏家族代际房系成员维系食盐经营,以及历任地方盐政职官,表明清代东江流域食盐运销实际由地方大盐商家族垄断。

【注释】

[1]邹琳:《粤鹾纪实》,1922年。参见段雪玉:《清代广东盐产地新探》,《盐业史研究》2014年第4期。

[2]本书采用的大亚湾民间文献皆为田野调查获得。

[3](清)张廷玉撰:《明史》卷80《食货四·盐法》,第1931页。

[4](清)张廷玉撰:《明史》卷75《职官四》,第1846~1848页。

[5]张江华:《明代海北盐课提举司的兴废及其原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6]康熙《归善县志》卷10《赋役下》,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7](明)鹿善继:《鹿忠节公集》卷10《粤东盐法议》,《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8]邹琳:《粤鹾纪实》第三编《场产》,第3页。

[9]谭力浠、朱生灿编著:《惠州史稿》,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小组办公室、惠州市文化局出版(内部资料),1982年,第27页。另见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委员会编:《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10]嘉靖二十一年《惠州府志》卷6《公署》,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11]嘉靖二十一年《惠州府志》卷6《公署》,第76页。另参见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卷6《建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页。

[12]《华衮手记》,李龙潜等点校:《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71页。

[13]乾隆《归善县志》卷11《赋役》,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14]《清世宗实录》卷25,雍正二年(1724)二月甲戌,《清实录》影印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9页。

[15]民国盐务署纂:《清盐法志》卷214《两广一·场产门1·场区》,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2辑第1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版,第304页。

[16]《清高宗实录》卷520,乾隆二十一年(1756)九月丙寅,第558页。

[17]乾隆《归善县志》卷11《赋役》,第150页。

[18]段雪玉:《清代广东盐产地新探》,《盐业史研究》2014年第4期。

[19]道光《两广盐法志》卷23《场灶二》,第225~237页。

[20]周庆云:《盐法通志》卷2《疆域二·产区二》,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2辑第16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21]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桑兵主编:《清代稿钞本》三编第145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

[22]嘉靖35年《惠州府志》卷6《建置》,第384页。注:饭罗冈,即今稔山镇范和村,清碧甲栅所在地。

[23]嘉靖二十一年《惠州府志》卷1《图经》,第10页。崇祯《惠州府志》卷7《都里》,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页。

[24]惠州市盐务局编:《惠州(东江)盐务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0页。

[25]平海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海镇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39~40页。

[26]平海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海镇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222页。

[27]惠州市盐务局编:《惠州(东江)盐务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28]惠州市盐务局编:《惠州(东江)盐务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29](清)张廷玉:《明史》卷134《花茂传》,第3908页。(www.xing528.com)

[30]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卷10《兵防》,第453页。

[31]康熙《归善县志》卷2《邑事纪》,第164页。

[32]雍正《归善县志》卷3《邑事纪》,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33]张建雄:《清代前期广东海防体制研究》,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34]光绪《惠州府志》卷6《建置·城池》,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35]民国《吕氏族谱》,平海洞上村吕顺财家藏,2018年8月12日李珮妮搜集。

[36]李珮妮:《明清平海所城社会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刘车、汪洁:《平海城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7]根据2019年1月18—24日,平海调研资料整理。盐埠头邓氏,为惠阳区淡水邓氏分支迁入平海。根据族谱记载,其为东江之盐商。本章第五部分主要讨论邓氏与小淡水厂、东江盐业的关系。

[38]2019年1月18—24日,平海社区西园村张村长家搜集。

[39]2018年,平海社区上中村陈氏提供。“红家涌”疑为“洪家涌”之误。

[40]2018年11月,调研团队罗段村村长访谈记录,罗段村的盐田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大多都是稔山范和村的。

[41]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第94~95页。

[42]稔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稔山镇志》,北京图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43]稔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稔山镇志》,北京图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44]光绪《惠州府志》卷7《廨署》,第118页。

[45]稔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稔山镇志》,北京图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

[46]稔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稔山镇志》,北京图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66~67页。

[47]《惠东稔山芙蓉陈氏族谱》,2015年,第24~26页。

[48]《诒远堂陈氏三房族谱》,第3~6、11页。

[49]《芙蓉陈氏历代名贤录》,《惠东稔山芙蓉陈氏族谱》,2015年,第73~75页。

[50]乾隆《两广盐法志》卷18《场灶下·盐包》,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第37册,第494页。

[51]道光《两广盐法志》卷23《场灶二·额盐》,第228页。

[52]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灶丁及滩户》,第142页。

[53]《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长排大墩陈氏族谱》,1992年,第11页。

[54]《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长排大墩陈氏族谱》,1992年,第16~17页。

[55]稔山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稔山镇志》,北京图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242页。

[56]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第92~93页。

[57]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第86页。

[58]刘志伟:《大洲岛的神庙与社区关系》,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5~437页。

[59]两广盐运使公署编:《粤鹾辑要》,第124页。

[60]《淡水镇简介》,《惠阳文史资料》第4辑,1990年,第1页。

[61]惠阳崇雅中学广州地区校友会编《淡水史话》第1辑,1988年,第2页。

[62]嘉靖二十一年《惠州府志》卷5《食货志》,第73页。

[63]乾隆《两广盐法志》卷16《转运·疆界》,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第37册,第204、206页。

[64]乾隆《两广盐法志》卷16《转运·疆界》,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第37册,第234、237、270、271、272页。参见惠州市盐务局编:《惠州(东江)盐务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65]赵尔巽:《清史稿》卷123《食货志四·盐法》,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16页。参见黄国信:《清代两广盐法“改埠归纲”缘由考》,《盐业史研究》1997年第2期;黄国信:《清代乾隆年间两广盐法改埠归纲考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66]邹琳:《粤鹾纪实》第四编《运销》,第3页。

[67]道光《两广盐法志》卷15《转运二·配运程途》,于浩辑:《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第37册,第163~296页。

[68]平海社区西园村盐埠头邓先生访谈记录,2019年1月21日,段雪玉、汪洁、石珂源、杨毅珩采访。

[69]《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6页。

[70]《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31~32页。

[71]《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41页。

[72]《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46页。

[73]《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51页。

[74]《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52页。

[75]赵尔巽:《清史稿》卷444《邓承修传》,第12457~12459页。今惠州市博物馆藏邓承修撰“何处下渔竿”青石刻下联,参见邹永祥、吴定贤编著:《惠州文物志》,内部资料,1986年,第84~85页。

[76]除单独注释外,淡水邓氏三房至五房支系子孙业盐事迹皆录自《惠阳淡水邓氏族谱》,1996年,第111~2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