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和其他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自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2011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9.79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4%(BP,2012)。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全球性以及国内极端气候频发,中国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越来越大的碳减排压力。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和二氧化碳减排空前的重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前,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0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7%。
中央政府为了实现整体减排目标,向各行政区分配了能源强度指标和碳强度指标,并在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规定了分行业的减排指标。由于每个行业性质不同,能源消费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要达到减排的目的,政府需要对各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影响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部门。而采掘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主要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采掘业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特点十分必要。本书将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Index,LMDI)对影响中国采掘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准确度量各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将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设定,为具体节能减排方法的实施提供支持,指导中国采掘业的低碳发展。
本章利用LMDI方法,分析了从1985年到2010年中国采掘业碳排放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采掘业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分解为劳动生产率(LP)、能源强度(EI)、碳排放系数(CI)、能源结构(ES)和规模效应(IS)。其中劳动生产率(LP)效应是推动中国采掘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EI)效应是推动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其他三个因素也产生了影响,但是远小于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同时,本章对采掘业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章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www.xing528.com)
第一节对中国采掘业碳排放现状作了描述;
第二节是方法论和数据的描述;
第三节将利用LMDI方法对中国采掘业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
第四节是本章小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