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采掘业发展:重要支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中国采掘业发展:重要支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掘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矿物原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通过进口和国内开采已无法填补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能源缺口,因此要大力推动我国采掘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采掘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影响采掘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掘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以及生产效率也是人们关注的领域。

中国采掘业发展:重要支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采掘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矿物原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两位数代码行业来看,采掘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其他矿采选业六个细分行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始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转变的发展道路,采掘业作为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中的基础行业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采掘业的发展支撑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进步,其对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现有文献中,关于自然资源的采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大家存在不同的观点。Bebbington et al.(2008)[2]、Horowitz(2011)[3]和Pegg(2006)[4]认为,采掘业主要体现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发展,但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这种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性。Auty(1993)[5]、Collier(2007)[6]、Sachs& Warner(2001)[7]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往往具有局限性并且包含政治因素,因此,往往拥有丰富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表现得更落后,从而陷入“资源诅咒”。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采掘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种全球化的进程中,采掘业企业向国外直接投资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中国作为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通过进口和国内开采已无法填补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能源缺口,因此要大力推动我国采掘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辛晴、綦建红、李鸿(2008)[8]分析了当前全球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采用邓宁的OLI范式,对我国发展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采掘业的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企业的跨国并购越来越常见。王学评、刘大文、元春华(2010)[9]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采掘业境外投资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整体上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采掘业境外投资及管理的现实状况,对促进我国采掘业境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鉴于我国依赖国际资源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要保障我国的资源安全,就要提高我国采掘业对外投资的竞争力,相关企业要努力适应采掘业外资政策的变化。方友林(2010)[10]对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采掘业外资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概括了各国采掘业政策框架的主要构成,考察了采掘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准入的管制,以及在确定采掘行业利益分配方面的政府行动和国际协定,总结了我国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应注意的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周铁军、刘传哲(2011)[11]在论述我国近年来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动因,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吴玉春、王静、刘自学(2012)[12]根据政治风险领域的研究现状,从政府和企业的视角,分析了采掘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的管理及防范,为我国采掘业的国外投资提供了政策管理指导。

工业化初期,人们并未明确意识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并不断加强,人们开始关注采掘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并试图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采掘业快速发展,减缓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就我国而言,霍雅勤、王瑛(2005)[13]测算了1986—1998年中国采掘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及影响因素,其结果显示,资金、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对采掘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依次减小,资金在采掘业增长中的贡献最为突出,并且中国采掘业呈现出规模效益递减的发展趋势。张卉、司徒春妹、李志学(2013)[14]对采掘业上市公司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R&D支出对采掘业公司的成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采掘业公司应该更加注重研发活动,加大对研发投入的力度,引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提高研发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促进公司的科技和产品创新。

采掘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影响采掘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运用方式及使用范围的选择。吴杰、廖洪(2005)[15]总结了美国采掘行业会计研究的特点,同时也对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会计准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采掘业会计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会计准则。张玉兰、刘秋华、周名胜(2007)[16]的研究表明,煤炭采掘业生产活动也有单独制定会计准则的必要,单独制定煤炭采掘业会计准则是现实选择。刘丽君、王越(2006)[17]联邦和省两个方面介绍了加拿大矿业管理体制、机构组成、各项职能及矿业税收优惠政策,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见。黄昶生(2010)[18]研究了石油采掘业新区产能建设模式,以油藏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理论,重点研究了我国石油采掘业新区产能建设的审批体制、项目管理体制、项目运作体制,以及对项目组的考核和新区产能建设运作模式的保障措施等内容,探寻出基于油藏经营管理的新区产能建设运作模式。(www.xing528.com)

采掘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以及生产效率也是人们关注的领域。现有文献表明,采掘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徐曙光、李茂(2013)[19]指出在境外矿产勘查开发投资中,矿山环境准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关系到勘查开发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其通过建立在矿产勘查开发投资中矿山环境准入的指标体系,计算了矿山环境成本指数,评价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矿山环境准入门槛。其研究结果显示,美洲和澳大利亚是环境准入门槛和环境成本最高的国家和地区,环境状况较差、环境成本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亚和非洲。国内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对矿产资源规划进行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付建飞等(2005)[20]基于矿产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构建了由可持续目标和环境目标设立法、专家评判法、矩阵法、强度分析法和GIS技术方法等组成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李川(2007)[21]介绍了中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概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方面,也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评价重点和主要的评价方法。姚静、杨辉、张玲(2008)[22]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六类环境影响作为评价因子,探讨了可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它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李雪梅、闫海龙(2012)[23]以巴州地区为例,分析了塔河流域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特点,并基于这个基础对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到2009年,这一地区的矿产资源产业增长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经济总量增长,且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不断增加;从国民经济的行业划分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非金属矿采选业在巴州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最重要的比重,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矿产资源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且这些行业具有很强的企业集聚能力;从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这些产业的发展程度同一些主要的环境指标,如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排放都呈现出线性关系。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采掘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已有相关文献对采掘业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进行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如万毅等(2012)[24]阐述了深煤层CO 2埋存技术的发展现状。CO 2在深煤层的埋存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同时可以驱替煤层中的CH 4气体,达到煤层气增产目的。文章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四大技术难题,并初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建立深煤层CO2可封存性评价体系”的概念。国内在采掘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本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