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导力开发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经常与不断变化的现实发生冲突。当领导者在试图控制和解决某一问题时,往往受到“权力导向型”观念的支配,这样就使得领导者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终导致组织领导力开发的失败。
具体而言,在一个全球性大型组织中,都配备了负责区域运营中心的负责人、产品业务线的高级经理以及负责各职能部门的高管。在这种复杂的组织结构中,使得领导力开发活动存在很多权力中心,而每一个权力中心对领导力开发项目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各个权力中心之间很难保持战略协调。
因此,这种多权力中心的组织结构,让领导力开发严重趋于形式化。CEO找到管理咨询顾问,管理咨询顾问会根据CEO的指示,建立相应的领导力开发系统。但是各区域和业务的负责人不会始终参与到领导力开发的系统中,只有当领导力的开发对其所在的业务单元有利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参与其中。
HR高级副总裁精通于人力资源战略,但是领导力开发却不是他擅长的领域。结果,不管对领导力的开发是否成功,他都会面临这位“领导力CEO”带来的压力。于是,HR高管们就会在一些关键信息上有所保留,比如组织内部关键岗位经常空缺。
于是,在这种权力导向型思维的支配下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CEO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业务部门经理间歇性地参与领导力开发系统,而HR部门存在着严重的恶性竞争。这就给领导者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困境:不知道组织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者就无法将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最终目标和组织效能融合在一起。此外,组织对领导力开发项目的投入也缺乏最基本的调研和诊断。结果,CEO、HR高级副总裁均被董事会解聘,而负责领导力开发项目的管理顾问也回去继续致力于他的学术研究。
这种混乱的局面不禁让我们产生疑惑:在结构如此复杂的大型组织中,面对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失败,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www.xing528.com)
表面上看,在对人才培养和开发这个方面,自然应该有CEO负责。最典型的例子是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任期间的做法,他曾在数百名高管面前表示:“人才都是我的,你们只能租借他们而不能一直占有他们。”但是,如果让CEO独自负责未来领导者的开发和培养,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一方面,他们在人才培养和开发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CEO每天都要事无巨细地对一切经营运作事项作出决策,因此也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开发和培养人才。
相对而言,直线经理(Line Manager)往往对自己直属的员工有更多的了解,可以一目了然地洞悉到他们日常的工作表现,也知道表现最佳的员工有机会获得晋升,然而很少有直线经理希望自己的员工将来会成为自己的上司——显然,直线经理也无法肩负起领导力开发的责任。
如果让HR负责对领导力的开发,同样存在技术层面上的困难。因为在高度分权式的组织里,为了适应特定的业务需求,各业务单元的HR经理分别负责其区域内的领导力开发,而这就无法跟组织总体战略保持步调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领导者不是领导者的专利,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领导力开发负责!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机会,寻求对个人绩效的反馈,并对自己的期望值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正如詹姆斯·库泽斯教授(James Kouzes)[2]所认为的:“不只是在商业中才会有领导,在社区、医院甚至家庭中,都会有领导。每个人首先是自我的领导者,然后再通过自我去领导他人。每一个希望有目的、有价值生活的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发现自己、解放自己和超越自己,从而成为生活中的领导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