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认证的产生及其发展
质量认证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用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购买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厂家为了发展生产、占领市场,必须以合法的形式,将自己的产品宣传出去,让用户信任,从而购买。于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质量认证制度。
质量认证制度起源于英国。早在1903年,英国便开始使用第一个质量标志——风筝标志,证明符合英国BS标准。该标志于1922年按英国商标法注册,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标志,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英国质量认证工作的推广,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纷纷效仿,相继建立质量认证制度。20世纪3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陆续开始了质量认证活动。1970年以前,质量认证主要局限于在各自国家内进行,而在1970年之后,质量认证已经跨越国界,逐步向区域认证和国际认证方向发展,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适应国际贸易中消除技术壁垒的需要。为了协调和推动质量认证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0年正式成立了认证委员会(CERTICO),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寻求鉴定产品质量的最佳方式,研究有影响的质量认证制度,制定和颁布有关标准和文件,以指导各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该委员会于1985年更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以更有效地促进各国的质量认证工作。
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起步较晚,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1981年成立了第一家质量认证组织——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1988年7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后,加强了对质量认证工作的领导,设立了质量认证管理机构,并着手建立我国的质量认证制度。1992年7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质量认证工作会议,它标志着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认真研究国内外质量认证制度及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质量认证制度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全面实施。自此,我国质量认证制度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已汇入世界性的质量认证大潮之中。
最初的质量认证主要是对产品本身的检验(型式检验)。其局限性在于通过认证的产品只能表明被抽检到的产品的质量水平,并不能保证以后生产的产品继续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使生产厂家能持久、稳定地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顾客将注意力从单纯注重产品质量本身转移到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上。在这种情况下,质量体系认证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于1988年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发布了GB/T10300系列标准,从那时起,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开始筹划国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自从1991年正式提出后,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正式成立质量认证办公室体系认证处,同时筹建第三方实体机构,开展体系认证工作。经过1993年的国家试点,从1994年起已经进入到全面规范化实施的阶段。截止到2000年8月31日,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共计36家,其中内地机构35家、香港1家,基本适应了我国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发展需要,形成了认证机构在竞争中能够求发展的局面,通过竞争,较好地起到了促使认证机构改进和提高认证服务质量的作用。
(二)实行质量认证的作用和意义
1.提高企业的质量信誉
企业无论获得哪一方面的质量认证,无疑都将较大地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赢得更多的用户的信任。如用户根据企业的产品合格认证标记和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等了解到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订货或签订更多的工程承包合同。
2.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www.xing528.com)
企业要获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都需要按照ISO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对其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和完善,以提高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同时,在认证机构对其质量体系实施检查和评定中发现的问题,均需及时地加以纠正,凡此都会对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3.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按1992年离任的ISO主席、加拿大人菲力普斯(Phillips)先生所说:“当今的世界正处于‘质量兴奋’之中。”即世界上市场的竞争,已从偏重于价格因素转移为质量的竞争。为此,各国都纷纷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质量政策,以促进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认证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各国的质量认证机构也都在设法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的认证合作协议,取得彼此间的相互认可。因此,企业如果获得经国际互认的认证机构的产品质量认证或质量体系认证,便会得到各国的承认,并可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如免检、减免税和优价等。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各种质量认证的开展和普及,那些没有获得质量认证的企业,将很难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及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趋势来看,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认证已经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之举。
4.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检查费用
每个需方对从供方采购产品都需要进行检验,以验证所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所供产品的供方取得了权威第三方的产品质量认证,具有较高的质量信誉,则各需方对购进产品质量的检验均可大大地减少,从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节省大量的检验费用。对于技术复杂程度高、事后不易验证其质量,且一旦使用中发生故障风险较大的产品,各需方为了对所购产品质量建立必要的信心,往往需要对同一供方的质量体系的保证能力进行检查和评价,如果供方已经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则各需方实施的检查工作量可大大减少,从而可以大大节省重复检查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