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身处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个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制约是相当大的。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学会适应这个环境,并真心地承认它,接受它,诚心地改变自己,使自己充分地利用这个客观存在。汉初谋臣叔孙通就极善于顺时应势。
叔孙通是儒生,初见刘邦穿的是儒士服装。没想到刘邦似乎有些不喜欢这种打扮,于是叔孙通立即改穿短衣,做楚国打扮。刘邦见了大喜。
当时,叔孙通投降刘邦时,带了一百多名儒生。叔孙通在刘邦面前从来不推荐这些跟随自己的儒生,只是推荐那些“群盗壮士”。儒生暗地骂道:“侍奉您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投降汉王,却不推荐我们,专门推荐那些奸狡之徒,什么道理?”叔孙通不慌不忙地向他们解释:“汉王方蒙矢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发牢骚。现在汉王以武力争霸天下,你们难道会打仗吗?所以先要推荐杀敌举旗的猛士。你们等着吧,等机会到了我自会向汉王举荐你们。顺时应势就要因时制宜,孙叔通清楚地知道当时的大环境下,什么才是刘邦最需要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叔孙通对汉高祖的贡献之一在于为他制定了礼仪。
刘邦原是亭长出身,身边大将也多是一些县乡小吏或贩夫走卒,比如他最得意的三大“人杰”,萧何只是一个县吏,韩信也只是一个游民,只有张良一人是贵族子弟。因此,汉朝初建之时,没有什么规矩,群臣相聚,饮酒争功,狂呼乱叫,拔剑击柱,混乱不堪。
很明显,已经得到天下的刘邦与前相比,又有了新的需求。
叔孙通急皇帝之所急,及时为他制定礼仪规矩。叔孙通杂采古礼和秦制,制定了以简易为特征的汉代礼仪,带领他的一百多学生,边制定边演习。等到成熟之后请汉高祖视察,汉高祖龙心大悦。(www.xing528.com)
朝廷第一次实行叔孙通制定的礼制大获成功。群臣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群臣呼啦啦跪下一大片,由他喊“平身”,才得以回复自由身。汉高祖在马背上度过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所以大为陶醉,脱口说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句千古名言。
叔孙通是儒生,而儒家在礼仪方面的讲究是非常多而且繁琐的,有所谓的“礼仪三千,威仪八百”之说,要学会这些东西,没有几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叔孙通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教学内容,并制定新的礼仪,可以称得上一个懂得从势之道的人。
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变通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这就是从势而行。
管理心得
从势就是讲领导者管人管事要根据客观情势,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