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与意义

深度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与意义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性体现在每个“全面”具体部署及相互关联之中。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直面现实、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科学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须依此进行战略判断、作出战略部署、把握战略重点、保持战略定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统一。

深度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与意义

中共崇信县委党校 张锡贵 李宏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向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全面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特色,准确把握其科学性、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严密的科学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背景,以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科学思维,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科学研判、统筹考虑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集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一体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性体现在每个“全面”具体部署及相互关联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全面从严治党,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可见,“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论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新的认识,是我们党立足治国理政新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分步提出来的。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直面现实、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科学思想。

二、强烈的时代性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要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党仍然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对于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能否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发展不平衡性、阶段性问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改革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针对政府和司法公信力下降、法治推进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针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依然严峻,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了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真理性认识,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我们党持续探索的理论成果。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深深打上时代主题烙印的科学论断。

三、深邃的辩证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协调”。所谓核心在“全面”,就是要解决发展中一度存在的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速度轻效益等片面性问题,统筹经济、政治、法治、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所谓关键在“协调”,就是要处理好战略目标与三个战略手段协调关系,目标统率手段、手段服从目标;三个战略手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避免单兵突进、各自为政;每个战略举措协同推进,既区分轻重缓急,又不顾此失彼。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高发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我们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工作中自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促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勇有谋,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要稳扎稳打;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实现“良法”与“善治”的统一;全面从严治党,要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www.xing528.com)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始终掌握科学的理论思维,把“四个全面”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来推进,把“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地推进。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全面改革战略的时候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奠定了“四个全面”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须依此进行战略判断、作出战略部署、把握战略重点、保持战略定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统一。

四、生动的实践性

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和强大动力,依靠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才能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开创美好未来。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任务艰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还有不少攻坚战要打;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从根本上解决沉疴流弊,复杂敏感程度明显加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而提出的,它要求认清面临的难题,强化问题导向,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是针对阻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体制机制弊端而提出的,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除阻碍改革中的利益藩篱,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从严治党是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而提出的,它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经受“四大考验”,战胜“四大危险”。为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层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每一个“全面”都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

五、高度的创新

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是为国家命运和未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的体现,我们党讲理论创新,习惯用两个词,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意思是理论创新总是以此前的认识成果为基础和前提,是对先前的理论观点的发展、发挥,而不是对先前理论的否定。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无不体现了这一规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样是在总结此前认识成果的基础上,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热切期待。

从“四个全面”的具体层面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对到2020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是依据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从制度、改革、现代化三个维度做出的设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回答了法治的统一性、协调性、系统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结合“三严三实”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方向。可见,每一个“全面”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

综上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既不是教条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字字句句,也绝不是简单地套用西方时髦语言和概念,而是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必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道路上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