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崆峒区委党校 梁 洪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经济繁荣发展高度提出的战略构想,是推进中国与中西亚跨区域合作的新举措,也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推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并助力西部的改革和发展。甘肃省提出“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崆峒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段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在省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中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崆峒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崆峒区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崆峒区位、生态、资源以及商埠重地的影响和历史文化厚重的独特优势,不断扩大与中西亚国家及沿线省市的经贸交流、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对崆峒区未来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国家和省市事关崆峒区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全面落实,建设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带动甘肃东翼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崆峒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优势和问题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发展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4%。
2.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实施了平凉海螺日产1万吨干法水泥、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支撑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工业项目,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15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7.4倍。
3.特色产业初具规模。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8亿元。旅游业以国家5A级景区崆峒山为龙头,2014年接待游客500.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肉牛产业以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39.8万头。果菜产业以建设全省重要的优果精菜基地为目标,果园面积达到17.2万亩;以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86万亩。
4.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2014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5万吨。新村建设稳步推进,实施大寨、峡门、崆峒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工程,累计建成农村小康屋7776户。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贫困人口减少3万人。
5.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499项,总投资772亿元。平定高速公路、西平铁路建成,国道312改线工程全线贯通。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亚行贷款“丝绸之路”生态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5%。
6.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以“统筹城乡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主线,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实施了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社区便民设施建设五大民生工程。围绕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陇东最佳人居环境,扩大城区园林绿化面积,新增绿地9.46万平方米。
7.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崆峒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工业结构、思想观念、政策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规模较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较小,效益好、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不多。三是交通建设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四是城镇化水平低,核心带动能力不强。
三、崆峒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探讨
(一)加快推进通道建设,切实夯实发展基础
1.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按照甘肃省综合交通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实现“一场、三铁、四高”,使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通过航空融为区域交通运输中心。
2.加快能源战略通道建设。建设陇东国家级煤电煤化工基地。围绕构建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以峡门能源建材区、能源化工基地崆峒项目区为支撑,加快煤炭、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增值,做大做强火力发电,积极发展特色化工尤其是精细化工工业,开发甲醇、醋酸、二甲醚、煤基烯烃、合成氨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促进煤电、煤化、油化一体化发展。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面深化互利合作
以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制革造纸、制药等六大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1.围绕建设国家级平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抓好峡门能源建材工业集中区、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崆峒项目区建设。建立面向中西亚国家劳务培训和输转基地,扩大劳务输出和就业,增加劳务收入。(www.xing528.com)
2.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煤电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围绕国家级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以煤电、煤化工为主的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区,把我区建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和带动区,成为全省“两翼齐飞”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挖掘现有工业基础,加快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景兴、西开、凯沣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先进的屠宰、肉制品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发保健食品、富硒食品、民族食品、旅游食品,延长肉牛屠宰深加工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崆峒肉牛加工基地。加强与经济带沿线地区在高效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合作。
(三)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引导现代产业健康发展
1.扩大特色农业合作。加强与中西亚和经济带沿线的农业合作,建设省、市级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培育发展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优质果品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我区在农田水利灌溉、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优势,鼓励引导企业充分享受中西亚国家对农业领域的优惠政策措施,参与中西亚国家农业综合体开发。依托通达、常津等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牛、果、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2.加强新兴产业合作。加强与中西亚和经济带相关企业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生产、使用上的合作,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与省内外著名企业在太阳能光伏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高效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合作。
3.加快现代服务业合作。积极引进经济带沿线地区知名物流、信息、金融、科技等现代服务企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派送、超级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第三方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鼓励支持经济带沿线地区金融机构在崆峒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争取经济带沿线地区政府和银行贷款,促进我区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4.推动民族用品加工合作。发挥民族特色文化优势,依托民族企业及陶瓷、服饰生产企业,加强与新疆、宁夏及中西亚国家在民族工艺品、日用品和清真食品等领域的合作,发展集肉牛羊屠宰和肉制品、革制品加工、牛骨髓油茶、养生保健醋等清真食品生产,民族文字印刷品、民族服饰、地毯、民族风格陶瓷、民族家居用品、民族工艺品加工为一体的民族用品加工集群,加快民族用品产业化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大特色产业开发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强肉牛产业,建设全省最大的绿色畜牧基地。按照“产业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建成肉牛繁育、育肥基地,将城郊建成屠宰加工、商贸物流基地,将川区建成奶牛养殖基地,实现全区肉牛产业整体推进,全力打造特色型“平凉红牛”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参加“兰洽会”“西交会”“中阿经贸论坛”等经贸节会,充分展示崆峒区经济优势、特色文化、风土人情,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经贸合作与交流,全面拓宽合作平台,提升崆峒区影响力。
2.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完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种子统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生产性服务;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多种有效方式,对在流转土地上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药材、牧草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发展规模养殖。
3.扩大旅游产业合作。积极推进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金旅”工程,配合中国旅游网和旅游电子商务资讯网,实现网上互联互通、共筑旅游品牌;打破经济带行政区域界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重组旅游产品,共同规划建设旅游精品线路,共建经济带旅游经济共同体。打造“一区两轴线”的旅游新格局,努力把我区建成“一带二圈”(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兰天平休闲度假旅游圈和陕甘宁人文生态旅游圈)中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五)加快推进战略平台建设,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1.打造战略合作平台。依托崆峒文化旅游节,构建文化交流和合作战略平台。抢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以造林绿化、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快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交流合作提供战略平台。
2.加快节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生态、低碳、集约、高效的特色,合理配置全市资源,准确定位城市功能和规模,加快经济带沿线公路、铁路交通通道建设,强化与沿线城市合作,实现区域设施的联建共享和区域资源的集约利用,全力提高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按照“绿色能源、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打造特色,提升品位,努力增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崆峒区建设成为陕甘宁交会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3.加强民间交流合作。依托现有基础,创造条件,面向经济带沿线地区,有重点缔结一批友好城市,加强政府和民间交往。鼓励支持伊斯兰教信仰者和宁夏、新疆及中西亚伊斯兰教信仰者之间构建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沿线地区有关民间组织的联系,组织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赴经济带沿线地区实地考察,对接落实合作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