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期待的积极回应。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说,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深入落实“四个全面”,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将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及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要从小康的概念说起,小康这个概念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到了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用“十个更”生动、具体、大众化的表述了的全面小康。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5+1+1”的七个方面的改革,“5”就是我们说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除了十八大报告所讲到的五个方面的改革以外,又增加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国防和军队改革两个方面,加起来就是“5+1+1”。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那么它的提出和形成的过程也是很清晰的。而这次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后来我们将它确定为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或者说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了姊妹篇,它形成了这样一个关系,就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的关系。
(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概念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中首先提出的,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要求,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我们党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已经阐发出来了。
二、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与整体布局
“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理解为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可以理解为动力系统;全面依法治国,可以理解为保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理解为调控系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靠什么?不能仅仅靠描述,还必须要有实现的路径、方式、方法和举措。那么,这就需要改革,就需要通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www.xing528.com)
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须要有一个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在现代国家条件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为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进提供最可靠的制度保障。所以可以把全面依法治国称之为保障系统。
可以看出,“四个全面”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缺一不可。所以,把“四个全面”并列在一起并不是一种方便的简称,而是有着内在的深刻逻辑;是经过深入思考,精心谋划的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和时代特色。
三、立足临夏实际,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一)打好扶贫攻坚硬仗,确保全面小康最大任务如期完成
按照国务院即将出台的支持临夏等特困自治州同步小康的扶持政策,力争到2017年,年均减贫10.5万人、将贫困面控制在5.8%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实现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确保到2020年在全省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目标中不掉队、不拖后腿。
(二)破解重点瓶颈难题,确保深化改革最大动力释放红利
坚持“接、放、改、行、管”,接好上级改革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执行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监管好各项政府下放权力高效运行。重点创新五项机制:一是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做大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解决农民增收资金短缺难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资源、劳动力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以工促农、稳定增收。二是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加快筹建中小微企业发展互助资金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和金融支撑。三是创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促进劳动力向技能、质量、高收入、全天候的产业工人转型,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四是创新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强资金整合,探索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与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的路子,增加农民财产数量,解决就业创业融资担保问题,拓宽收入渠道,鼓励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真正实现市民化,加快以城带村、城乡一体化步伐。五是创新公共服务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用财政资金办好公共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政府控股下保本微利运营,维护群众利益。
(三)加快建设法治临夏,确保依法治国最大重器压舱护航
根据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和州委制定的建设法治临夏的意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树立全民法治信仰。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落实普法规划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宪法宣誓制度,真正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二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促进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运行。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普法教育,引导树立“依法管理是对宗教最大保护”的理念,促进宗教活动的依法规范有序。
(四)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从严治党最大政绩抓实见效
根据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省委“3783”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体系,全面实施州委制定出台的从严治党“一意见、三方案、一规划、一办法”,努力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按照州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和“两常”教育,建立并落实新提拔干部廉政承诺书制度和约谈档案制,持续抓好19个重点领域深度治理,探索建立到村的纪检员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确保“一带一路”最大机遇用足用好
根据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和我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战略定位,瞄准“一带一路”经过、辐射近30个阿盟国家、13亿穆斯林人口和全球2万亿美元的清真产品市场,坚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差异化发展,全力抓好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盛世伊园(临夏)方案落实,着力构建伊斯兰经济圈开放先导区、伊斯兰民族食品用品出口生产加工中心(区)、伊斯兰民族产业商贸物流保税中心、伊斯兰民族文化交流示范中心、中国走向伊斯兰市场经济贸易大通道的“一区、三中心、一通道”“131”布局,着力做好“桥头+源头”的文章,使临夏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