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表明,喜马拉雅FM目前活跃用户的日均收听时长已达到103分钟。平均一天听1小时43分钟,这一数据足够惊人,甚至要高于如火如荼的视频行业。用户使用时长的飞跃,正是用户黏度大幅增强的表现。据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2015年第3季度上线的“猜你喜欢”功能密不可分,用户可以收到根据自身兴趣量身定做的内容推荐,它的背后则是一整套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送系统。
喜马拉雅FM也是音频行业内最早启用大数据技术的内容平台,并成立了专门的算法团队,基于音频内容的传播特点针对搜索及推荐算法进行系统性地研发。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和搜索,以及其他各种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产生数据,然后再基于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等维度建立用户兴趣图谱。
用户兴趣图谱既能用于个性化内容推荐、广告投放、商品推送等各种用途,也能被主播及运营团队用于节目内容的质量判定,同时平台也可对数量庞大的主播进行优劣筛选,构建主播自动孵化体系。
“喜马拉雅知道每个人的画像,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个性、包括不同的场景来推送内容。内容付费很明显比广告来得更加有效,或者更加受用。整个量级和体验会更好。谷歌出了谷歌home,将来内容产品通过智能音箱的分发也是一个巨大的浪潮。”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说。
有了大数据指导下的定制服务,喜马拉雅FM用户真正实现了“听你想听”。比如你爱听养生类节目,那么与养生有关的其他节目会自动出现在你的APP首页中,广告推送内容同样会尊重受众的个性。换句话说,用户需要快速找到自己想听的节目,而主播也需要对听众进行精准定位,大数据的运用大幅提升了平台的撮合效率。
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用户体验,音频作为伴随性媒体,更懂你的“伴侣”属性也得到了用户的强烈认同,于是用户黏度大幅增强,直接体现为使用时长的飞速增长。
相比于文字和视频内容,音频的使用成本更高,因为文字可以一目十行,视频可以快进浏览,但音频只有试听一段时间后才知晓是否感兴趣。
这就意味着,用户获取其所需的优质音频内容,可能需要耗费多次试听与搜索的时间,容易造成不太友好的用户体验,久而久之甚至会放弃对音频平台的使用。(www.xing528.com)
而喜马拉雅FM借助于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了更精准、高效的内容匹配,将用户的使用成本降至最低。
音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唯一伴随性媒体,拥有着图文、视频等无可比拟的丰富使用场景。在开车、睡前、做饭、健身等场景中,由于用户的双眼被占据,只能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与放松娱乐。
因此,喜马拉雅FM对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收听需求。比如在你睡觉前,它推荐你一则温馨小故事或者助眠音乐,让你欣然入眠;在你起床后,它知道你即将开始忙碌的一天,为你推荐最感兴趣的晨间新闻;而在你开车遇见塞车时,它会推荐你最喜爱的歌曲或者脱口秀以缓解你的不快。
一个公认的行业事实是,大数据顺应了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千人千面,已成为新媒体平台竞争制胜的关键。例如,在新闻资讯领域迅速崛起的“今日头条”,便是利用大数据满足用户个性化阅读的经典案例。
所以今日头条CEO张一鸣预言:“在下一个五年中,将有越来越多人的兴趣、行为被投影到网络世界,当数据越来越多,机器就会越来越懂我们。”这就好比谷歌的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系统,它却可以不知疲倦,每时每刻收集、分析、判断数据,能够大规模的抹平信息的鸿沟。
在音频这样一个最需要大数据底层支撑的领域中,在其他竞品还只是在做一些初步尝试的时候,超前发力的喜马拉雅FM已和今日头条一样,充分尝到了“海量内容积累,分发无限细分”的大数据红利。随着未来用户使用时长的进一步攀升,届时音频将从小众应用真正成长为大众应用。移动互联网多屏时代,人们的眼球已被过度开发,而耳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随着喜马拉雅FM所引领的移动音频进一步走向大众,可以想象的是,未来“耳朵经济”或许将迎头赶上,并与“眼球经济”并驾齐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