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焦移动音频领域,突破市场迷局

聚焦移动音频领域,突破市场迷局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初,他们决定聚焦到移动音频领域,并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做相关的调研:调研欧美的相关产品、用户需求、音乐人、电台主播等。而此时余建军将目光转向音频市场,整个创业团队都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电台的只能用声音向用户传递信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电视节目早已取代电台节目成为人们主要获取信息和愉悦身心的主要方式,由于视频对用户的吸引能力较强,投资方和广告商也更看好视频企业的商业价值。6月份,他们重新开始组建团队。

聚焦移动音频领域,突破市场迷局

喜马拉雅的创始人余建军毕业以后首先做的是软件公司,叫杰图。主要做全景软件的开发,让别人来用,是工具软件。做了这款软件以后,他想应该怎么把它做得能够让更多的人使用,不只是ToB的事情,而是能够ToC。所以当时做了城市吧,他沿着采集车,把全国各地的街景都采了,有点类似于谷歌街景,但比谷歌早了一年多。他们也曾经跟谷歌谈过,希望能帮谷歌在世界各地做街景的服务,但后来谷歌选择了自己去做。

街景这块业务后来他们卖给了百度,现在的百度街景团队就是他原来的合伙人,带了一群人过去的。

余建军对ToC的平台产品一直有一种执念或者说是期待,城市吧是他第一个实践产品。但城市吧有一个问题,它只是一个环境,用户看完了就完了,很难产生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于是他就开始设想,有没有可能做一个线上的社区,里面有环境、有人物化身等。机缘凑巧,当时证大集团前投资总监陈小雨也正在寻找创业伙伴打算做类似的项目,于是2010年他们合作了“那里世界”,并在2011年初接入第三方平台51.com开始运营。“那里世界”的意思是相对于我们生存的“这里”而言的在线“那里”,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化身,可以打招呼、握手、做表情动作、甚至组织线下活动、虚拟结婚等,是一个虚拟现实的社区。

那个项目他们一开始没考虑音视频,只做了化身和全景的部分。运营到后面觉得,如果在里面要实现跟用户之间更好的互动,应该有音视频的元素,所以在2011年前后,他们把音频和视频加了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当时做的是直播类型的,直播要求所有人必须在一起才能玩得起来,它的用户撮合成本比较高。当时在做转型的时候,他们觉得要把直播改成点播、改成推送式的,有点像微博的形态,这样的话,就可以让用户利用他们的碎片时间,用户使用成本比较低,也比较容易撮合。技术上,直播和点播是相通的。

2012年初,他们决定聚焦到移动音频领域,并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做相关的调研:调研欧美的相关产品、用户需求、音乐人、电台主播等。(www.xing528.com)

但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团队的很多人员都不看好,当时李开复正好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语音微博是个伪命题,于是当时的技术总负责人,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和产品负责人都离职了。

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趋势——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智能手机以非常快速的出货量在增长。2012年,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大视频网站抢占用户眼球,优酷和土豆之战最终以合并告终。而此时余建军将目光转向音频市场,整个创业团队都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电台的只能用声音向用户传递信息,在现代人生活中,电视节目早已取代电台节目成为人们主要获取信息和愉悦身心的主要方式,由于视频对用户的吸引能力较强,投资方和广告商也更看好视频企业的商业价值

但是余建军并不认为音频节目必定逊色于视频节目,2012年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余建军想,移动互联网跟互联网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关键词就是“移动”“移动”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必须将视线转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从场景中挖掘用户需求,用户不仅在家和办公室上网,而可以在很多移动碎片时间上网,比如开车、挤公交地铁、做家务时,包括跑步、睡前那点时间等。余建军认为用户的这些碎片时间没被满足,而音频是满足碎片时间的一个有效媒体,虽然声音表达的信息直观度最低,但是声音有着天然的优势——解放双手和视线,具有强烈的伴随性。还有喜马拉雅FM团队观察了广播电台发展历程。广播电台一开始被电视边缘化,但随着汽车人群兴起,它又获得一个新生,同样,移动电台在汽车这个场景中可以大有作为。所以余建军觉得媒介无谓高低贵贱,只有适合不适合,只要有适合的使用场景,移动电台就一定有机会。

他们当时与想要离职的员工做了很多沟通,但他们比较难以转变,团队从五六十人变成了十多个人。6月份,他们重新开始组建团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