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智能电视已经逐渐替代传统彩电,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不只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环节,也是居民日常家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视相比传统非智能电视,增加了比如在线视频平台、体感游戏等新功能,是家庭电器需求的刚需。在智能手机普及后,人们对于智能产品的概念逐步加深,智能电视的更新迭代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重要关注。而智能电视的发展,同样带动的新产业的兴起,观察智能电视的行业状况,不论是从产品上,还是推广策略上,都充满了互联网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气息。而这同样促进了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与发展。2016年,全球智能电视市场规模达到1 355.1亿美元。而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条件下,2016年中国智能电视销量也达到4 098万台,预计到2018年,智能电视销量将突破五千万台。
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及智能电视市场的高速增长,智能电视的保有量也迅速得到提升。2015年中国智能电视保有量达到1.12亿台,2016年已达到1.46亿台,预计到2018年,中国智能电视保有量将突破两亿,基本覆盖国内大部分家庭。智能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从电视价格上来看,3 000元以下、3 000~5 000元价位的智能电视分布最广,最受用户青睐,智能电视市场也主要向中低端市场集中。因为智能电视作为大众消费品,还是要照顾到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尤其是三线城市、农村等地,对于智能产品的概念平平,只是当做正常电视的更新迭代,和智能手机相比,智能电视的高端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智能电视已经逐渐在中国的每个家庭中开始普及。由于一二线城市的人群属性和传播环境,让智能电视快速在发达城市普及。而一二线城市普及后,智能电商市场则注定在三线以下城市、农村开始下沉。毕竟T3级城市、农村有着广阔的人群和市场潜力。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从2016年智能电视的销量分布上看,超过半数的电视销售来自三线城市、农村,T1级、T2级城市的电视销量仅占20.4%和14.1%,而笔者预测,未来三线城市、农村市场的销售将会继续增长,直到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的饱和,或等到下一代智能电视产品革新之时。
作为客厅经济的重要入口之一,智能电视被不少公司视为一块“香饽饽”。由于技术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厂商和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加入了争夺战。在2016年国内彩电零售量突破的5 000万台中,乐视、小米、微鲸、PPTV、风行等互联网电视品牌零售量占据了20%的比例,说明互联网电视品牌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2017年,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想要从中胜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就需要企业把握市场趋势,抓住机遇,更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虽然智能电视整体销售情况比较乐观,互联网品牌却份额大跌。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增长,通过低价抢市场的方式让互联网电视企业背负沉重负担,大部分互联网电视企业受上游供给成本影响,产品不得不涨价;消费需求低迷,又逼迫要求电视机降价,生产企业夹在中间博弈,艰难度日,直接导致绝大多数电视机企业利润大幅缩水。(www.xing528.com)
据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电视预期销量在4 796万台左右,1月至11月份4 278.2万台,同比下行6.5%。低迷的市场环境、暴增的生产成本,让相当部分互联网电视企业偃旗息鼓,传统电视企业也遭遇盈利下滑。
基于体量、议价和生产成本优势,传统生产企业抗压能力与受到的冲击大大小于互联网企业。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互联网电视迅速萎缩有五大原因:一是缺乏有效供应链,自身没有话语权;二是主要依靠资本融资,产品制造能力几乎为零;三是上游面板长周期高幅度涨价,自身体量不足以承受压力;四是信任危机引发用户谨慎购买,造成恶性循环;五是产品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盈利模式脆弱。
实质上,低价互联网电视品牌已被市场边缘化。乐视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电视销售几近停顿,风行、微鲸、看尚、暴风电视也被传出电视业务陷入困局,小米电视也只能躬身于低价拓展市场。
另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2017年《平板电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互联网电视的市场份额从20%迅速降低到10%,降幅惊人。在4 796万台电视总销量中,小米、微鲸、酷开、风行、暴风、CAN等互联网电视加起来只有480万台,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互联网电视将进一步萎缩,环境进一步恶化。
虽然智能电视行业在整体经济下行时仍能取得佳绩,证明了其产业活力和市场潜力。不过,未来,技术瓶颈或将成为智能电视行业高速发展的“拦路虎”。因为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智能电视很难实现重大突破,加之,电视行业产品更新迭代比较缓慢,因此,在我国智能电视市场饱和之际,技术上的突破或将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