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接——线上线下无阻碍沟通
平安好医生的目标之一就是致力于实现家庭医生的普及,为此首先要从技术上解决后顾之忧。那就是要打通线上线下的无阻碍沟通和无缝链接,为此进行了三大端口建设。
(1)手机端 满足用户在线诊疗需求。
(2)电视端 2017年8月8日,平安好医生与贵州省广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广电家庭终端优势,面向家庭场景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深层次、多角度拓展广电智慧医疗养老服务。其中图像识别技术就应用到了客厅视频问诊场景,向中老年人提供各类常见病的中医养生类资讯服务。这是平安好医生与全国广电系统的试点合作,未来还会推广至全国。
(3)家庭端 平安好医生即将推出一款智能家庭健康硬件产品,提供“专家+AI”系统的日常健康管理服务,尤其是中老年人偏重的中医类服务。
(4)技术支持 好医生目前在图像识别技术研发上已经进入成熟期,开始广泛运用于在线诊疗。人脸识别技术也在加速研发中,这有助于用户获得更智能化的“望闻问切”在线诊疗服务。
除了利用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建立无缝链接,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务院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人工智能医疗作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在《规划》中被重点强调。
医疗AI所对应的产业是健康管理产业,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相比,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期,目前整个行业还缺乏服务标准和规范,用户认知度和行动力不高,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重治病、轻健康的误区突出。
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也意味着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被业界认为是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其中仅体检业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就达2 338亿元,市场需求高速增长,行业定位、用户特点逐渐明朗,具有广阔的发展想象空间。
没有互联网企业不对AI医疗动心的,甚至是传统的医疗机构,也在努力寻求人工智能技术下自身的发展,更别说像平安好医生这种本身就具备相当实力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了。每一个蠢蠢欲动的人都面临着AI医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机遇——及早布局,未雨绸缪
平安好医生首席运营官白雪表示,AI并非新概念,平安好医生AI研发也并非最近才开始的,而是从移动医疗1.0时代就开始了,虽然目前已经到了移动医疗3.0时代,平安好医生也初步完成了“一站式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的构建,“基于我们团队计算机行业的职业背景,我们对AI一直都会关注,并投入30亿专项资金展开基础性的研发”。
平安好医生打造医疗AI产业链和服务链不仅仅是投钱这么简单,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上早有准备。之前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已悄然上线半年,该系统在集合数亿条在线诊疗及健康咨询数据的基础上,推出AI助手,服务于在线医疗的预诊分诊、问诊环节,将医生从重复性、初级咨询工作中解放出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运行以来的数据显示,好医生在线医生团队的就诊效率不断提升,日均服务患者人次增加了5~10倍。
(1)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知识库,把用户常见问题整理成知识库,使医生可以更精准的回复同样的问题,提升效率;第二阶段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尝试做疾病知识图库、单病种知识图库;第三阶段,在第一第二阶段完成的基础之上,展开具体的医疗服务。(www.xing528.com)
如何保持系统服务的零出错率?系统里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组在做这样一件事:收集每一次问诊记录。有任何类似持续出血三个月、腹痛哪个部位等很复杂情况出现之后,就会增加这个案例的高危程度,然后被纳入整体三级质控体系里。另外一个医生会复查,复查这个医生处理得是否足够,甚至比较高风险情况下,由科室主任、专家委员会共同评判这个案例是不是要启动紧急预案做追加处理。
社会价值:应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有助于基层机构医生提升诊疗水平。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对患者在线问诊的相关交互数据梳理脱敏,获得患者授权后,会与合作的三甲医院对接,实现用户开放、数据开放和服务开放。
(2)AI助手 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集合数亿条在线诊疗及健康咨询数据的基础上,推出AI助手。
AI助手实现分级问诊的基础,在于要有海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而在过去几年里,平安好医生服务了上亿的健康医疗用户,积累了几亿条的互联网问诊、电子处方、用药等医疗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为平安好医生率先深入研发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基础。目前针对部分疾病,平安好医生已经研发用AI助手辅助进行问诊。
目前,平安好医生人工智能AI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平安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达99.8%,声纹识别文本相关准确率达99.7%,流感、手足口病预测精度达90%以上,慢阻肺预测精度达92%。医疗影像研究在国际医学影像领域权威评测LUNA排行榜上,分别以95.1%和96.8%的精度取得“肺结节检测”和“假阳性筛查”的双世界第一。
3.挑战——技术不明,前途未卜
“AI+中医”(现代华佗计划)是平安在2018年年初主动、大量去做的事。因为现有AI模型对中医问诊数据的学习和对西医问诊数据的学习是不同的。西医更讲求以疾病为核心的循症医学,而中医是基于体质和症状的辩证思维方式。
该计划的目标是希望推动中医从中医典籍、中医诊疗、健康护理等全流程的标准化、智能化。为此还组建了“现代华佗”专家委员会,包括国家级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中医体质学创建人、国医大师王琦等一批中医国医大师,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中医研究机,共同研发中医AI的“决策树”。
截至目前,已经构建了702个病症图谱,1 681种辨证证型,60多万首中药方。
虽然说中医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所有检查项目基本上集中在望闻问切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讲就是舌诊、面诊和脉搏。而恰恰舌诊和面诊是相对成熟的图像识别可以深挖的领域。但是也正是因为这几个方面目前普遍基于经验积累,没有固定规范和标准,因此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寻找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脉搏的问题,脉搏其实不是数据的问题,而是同样的脉搏在中医含义里到底是什么,缺乏统一标准。因此需要与各个地方的医科大学建立合作,尝试获得一套或者多套标准来满足这个工作的推进。
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容。更多知名中医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的AI技术扶助,为患者提供系统化、可循化诊疗,极大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效率,更好的帮助确立中医医生IP。
在“AI+中医”(现代华佗计划)这个计划上,不仅仅是当前遇到的问题,还会有更多的技术性或者非技术性难题需要平安去解决。究竟在平安的摸索探究之后,中医与AI如何结合?我们不得而知的同时也万分期待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