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注的事情,葛永昌有着偏执狂般的认真和坚持。比如办公楼室内设计,他就要亲自把关。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漕路200弄19号的返利网总部,如同闹中取静的徽州园林,一边灰墙翠竹、流水莲花,一边LOFT的简约风格。这种“大隐于市”便源于葛永昌的偏执。为了追求满意的视觉图,他会让设计师改上60遍;为了设计一件有格调的文化衫,他会让设计师改上20遍。有次听说一家台湾广告人为追求理想文案,硬是让团队改了100多遍,这让葛永昌对台湾广告业刮目相看,因此返利网十周年策划方案,他还特意舍近求远地找台湾企业合作。
在葛永昌看来,之所以在10年间一直坚持做返利领域,也是因为对返利愿景的坚持。他始终坚信:“返利网的愿景十年如一,就是成为覆盖所有生活消费场景的优惠返利平台。”对于返利网的未来,葛永昌曾表示:“我做返利网已经10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真的很难,但是这些坚持却很有价值。”
1.商业模式被看衰仍然坚持
关于返利行业,有人认为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成熟了,也有人认为这个行业还很不稳定。返利模式是“看衰”者一直诟病的地方,这一派普遍认为返利类网站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
互联网行业专家洪波就属于“看衰”的一派。他甚至举出了两个理由,认为:“实际上,一些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开始不再支持返利模式,第一,它吸引的用户只是为了便宜获得好处的用户,这种用户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附加值比较小。第二,返利模式多了一个中间环节,借助推荐网站,用户点击之后再到最终的网站来,推荐网站拿走了一部分利润,这对于很多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大多数商品销售没有很高的利润率,这也不是一个很容易承受的压力。”
对于这个说法,葛永昌并不认可,有着自己的坚持。他结合公司最近3年实际情况认为,返利网每年都保持着3~4倍的增长,现在仍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而且,从国外的经验看,返利行业的冬天还远未到来。
葛永昌坚持认为,返利网最初成立时参考了美国的商业模式。美国90年代底开始有这个商业模式,美国最大电商亚马逊发明一种商业模式,需要很多公司进行推广,但又不想出广告费,于是亚马逊说,“谁帮我卖一笔东西,我给谁一笔费用。”后来这就成为一种新的广告营销形式——按效果付费的广告形式。
在美国,90年代底成立的eBay,葛永昌当年我专门访问了这家公司,仅仅一年涨了50%的销售额,他们在美国有4 000家电商合作伙伴,从亚马逊到沃尔玛,各种各样的美国主流电商都跟他们有合作。有人说电商做大之后,会不跟返利类网站合作,这是一个推测,但事实上很多公司都还在合作,包括亚马逊。(www.xing528.com)
2.前景被看衰仍然坚持
关于返利类的网站,有业内人士认为,它在网上商城刚起步的时候,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网站获得外部流量,但是当电子商城做到一定规模后,就没必要和返利类的网站继续合作。毕竟,返利类网站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让顾客买东西便宜一点而已。
葛永昌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坚信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没有一家电商认为自己已经够大了,它们还希望更大,获得更多的流量。事实也正如此,2013年4月,返利网与京东重新合作就是最好的证明:2012年,京东搞价格战,毛利非常低,市场的预算费用也没法承担很高,导致京东与返利网终止合作。在京东与返利网暂停合作的近1年里,返利网共为其他合作伙伴创造了大概60亿的销售额。2013年开始,京东融了更多资金,也希望在市场上有更高成长,以至于还是首选与返利网合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京东重启与返利网的推广合作,显然返利网渠道价值已被京东重新评估并重视起来。双方合作不但能为返利网会员提供更多购物选择,京东也将从返利网的巨大导购能力中受益。
3.转型热潮下仍然坚持
当然,葛永昌也并不是“掩耳盗铃”式的盲目坚持。由于他坚信返利行业的冬天还远未到来,因此对于认定的事,一专注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里,无数个风口起了又落,众多新兴企业矍然而起,但是他从来没有换过赛道,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
垂直电商最火的时候,他没有做电商;“百团大战”的时候,他也没有做团购;O2O烽烟四起时,他无视O2O。就连被频频唱衰,他也始终守着当年那个让他震到的模式,他觉得这是口深井,他相信可以挖得更深:“我们希望把返利做成不是大而强,更多的是小而精,能够把一件事专透,我已经做了12年,我希望可以再做12年,甚至做一个百年企业。”就这样,返利网不但没有转型,反而在返利这个模式上越做越广、越做越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