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京科创中心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启示

东京科创中心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自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确定以来,围绕如何构建21世纪新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的模式,分别制定了人才、知识产权、创新等战略和制度保障体系。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的经验对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东京科创中心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启示

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有其独特的模式,不同于美、欧和中国,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多年来围绕知识生产、知识转移、知识创业的视角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日本自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确定以来,围绕如何构建21世纪新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的模式,分别制定了人才、知识产权、创新等战略和制度保障体系。日本产学官合作创新的经验对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积极探讨适合中国产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创新的基本模式。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社会组织,企业是知识应用并市场化的社会组织、政府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制度、政策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它们的合作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从知识生产创造、知识应用、知识创业的角度去总结适合中国的产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合作的基本模式,合理地配置创新资源。

(2)进一步完善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与教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大学缺乏对“服务经济社会”这一第三职能的认识,教师对研发积极性不高,没有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技术转移窗口。即使获得国家高额研发经费产出了高技术成果,也很难使其产业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大学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健全,对大多数研发成果保护不利,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同时教师研发和技术转移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即便将专利申请作为教师评价标准之一的大学,也没有规避教师申请大量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非实质性发明专利的问题。在对教师评价时应具体考虑专利实施、获得外部研究经费等情况。

(3)政府要明确产学官合作主体、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从日本产学官合作的发展历程可知,在产学官体制建立之初“官”的作用(搭建合作平台,刺激企业与大学合作)尤其重要。但我国长期以来提倡“产学研”合作,不仅将官置于产学合作之外,而且将“学”与“研”相分离,导致合作主体不明确。仅将产和学作为创新主体是不够的,尤其是我国企业大量引进技术、对基础性研究不够重视的现状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和组织大学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国家重点技术领域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协调资金分配,指导研发方向,并促进大学自主寻找研发资金来源,以此来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政府的以上职能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学官”合作模式和管理体制,借鉴日本设立类似“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综合机构,统筹协调国家层面的产学官合作,并制定出连续、配套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产学官合作环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科技、教育、经济、产业等职能管理机构之间存在部门保护、各自为政、彼此竞争难以协调合作,导致政策措施不连续甚至互相冲突,科技评价管理体系、科技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4)系统地建立促进大学、产业、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创新的战略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创新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等,必须保证各层次战略的匹配性和总体目标性。

(5)从知识、技术转移的角度建立产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创新的中介机构,即技术转移和孵化机构,其性质应保证是民间组织,可以依托大学建立该机构,但必须有立法的保障。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陈强、刘笑:《上海、东京科技创新指标双城比较》,2015年1月13日《东方早报》。

2.杜德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科学发展》2015年第1期。

3.樊春良:《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科学的实践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4期。

4.金珊珊:《日本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模式及启示》,《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5.梁洪力、王海燕:《日本创新体系的演进特征及启示》,《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7期。

6.梁建军:《日本科技创新战略及其启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1期。

7.刘硕、李治堂:《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比较及启示》,《科研管理(专)》2013年第213期。

8.马剑平、赵国亮:《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发展差距研究——以伦敦纽约和东京城市对比》,《学术论坛》2015年第1期。

9.毛兴斌、边江璐:《技术创新——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启航”》,《现代物业》2013年第9期。

10.钱丹丹:《日本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研究》,天津大学,2009年。

11.沈金箴:《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经济地理》2003年第4期。

12.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3.王晓蓉:《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4.杨付红:《东京案例对济南市建立创新型城市的启示》,《中国市场》2014年第23期。

15.叶林、赵旭铎:《科技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来自英国牛津郡的经验》,《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5期。

16.于晓宇、谢富纪:《国际典型城市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www.xing528.com)

17.赵艳华、苏倩:《亚洲典型城市创新系统比较及其对天津的启示》,《特区经济》2013年第7期。

18.周莹:《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日本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3期。

19.陈劲、张学文:《日本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研究——历史、模式、战略与制度的多元化视角》,《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0.秦玉萍:《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日本产血管合作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1.近藤正幸:《科学技術における日本の政策革新-科学技術政策からイノベーション政策へ》,《研究技術計画》2004年第19期。

22.近藤正幸:《日本の大学発ベンチャーの産業別、地域別、起業者別特性》,《研究技術計画》2005年第20期。

23.坂元耕三、近藤正幸:《産学共同研究に関する時系列分析及び企業特性別分析》,《開発技術》2004年第10期。

24.东京大学官网:http://www.u-tokyo.ac.jp/en/index.html。

25.日本文部科学省:http://www.mext.go.jp/。

26.日本总务省统计局:http://www.stat.go.jp/。

(乌力吉图、刘丽泽 整理)

【注释】

[1]杜德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科学发展》2015年第1期。

[2]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研发活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钱丹丹:《日本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研究》,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陈强、刘笑:《上海、东京科技创新指标双城比较》,2015年1月13日《东方早报》。

[5]刘硕、李治堂:《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比较及启示》,《科研管理》2013年第S1期。

[6]杨付红:《东京案例对济南市建立创新型城市的启示》,《中国市场》2013年第23期。

[7]该部分的资料来源:陈劲、张学文:《日本型产学官合作创新研究——历史、模式、战略与制度的多元化视角》,《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秦玉萍:《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日本产学官合作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8]1998年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旨在促进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的《关于促进大学等的技术研究成果向民间事业者转让的法律》(简称《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的中介机构的设立,确立政府从制度与资金方面对大学科技成果转让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TLO)予以支持的法律依据

[9]关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人才立国战略”、“创新立国战略”的相关内容,参见第四章附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