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和经验总结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和经验总结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本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按照商务部网站2014年8月22日发布的信息,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因此,上海自贸区将推进制度创新。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并不注重企业集聚,而是注重改革集聚。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和经验总结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本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按照商务部网站2014年8月22日发布的信息,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区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探索来解决政策依赖,彻底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对市场经济的束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上海自贸区将推进制度创新。

1.用制度创新代替政策优惠

2013年7月10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浦东新区调研时说:“我们将要建设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战略,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创新,核心是制度创新,而不是优惠政策。”上海自贸区将把更多任务聚集到改革之上。一方面力求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修复企业和市场的效率基础,完成向成熟市场经济的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服务于中国下一步的全球化战略,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投资规则的重构,促进传统经济向新经济升级。

2.负面清单管理模式(www.xing528.com)

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突破口,而这也和目前国内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是一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基础上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暂时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此前,我国对外资的管理一直采用“正面清单”的模式,通过制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有的外商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其他不允许。而此次创造性地探索“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则只把不开放的行业和受限制的商业活动列入清单,只要未列入名单的,都属于“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侧重点从“管企业”转变成“管政府”。

3.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并不注重企业集聚,而是注重改革集聚。上海自贸区在未来试验区内将实行“一线(国境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与非试验区的连接线)高效管住,区内自由流动”的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