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严峻,多数缺乏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严峻,多数缺乏保障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工自行安排居住场所的,用工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住房租金补助,并可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目前,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依然得不到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用人单位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住在工地工棚,他们的居住条件是最差的。统计数据表明,年均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工无法获得单位提供的住宿和房补,与他人合租或独立租房的超过30%。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严峻,多数缺乏保障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拥有自己的房子或者是固定的住所,是他们融入城市,有归属感的重要依据,也是他们作为普通公民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权益。如一项针对上海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97.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95.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关注我现在居住城市的变化”;94.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很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还有73%的新生代农民工意愿非常明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实现在上海长期居住的想法。虽然上海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暂时居住在郊区,自己购买住房的比例比父母一代要低,但他们希望留在上海的愿望要远远强于父母一代。[47]

2005年,建设部将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作为该年的工作重点。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公告,提出“各地要把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农民工,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48]

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使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49]

2008年,建设部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提出把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强化监督,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农民工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用工单位可以采取无偿提供、廉价租赁等方式向农民工提供居住场所,具体方式可在劳动合同中予以约定。农民工自行安排居住场所的,用工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住房租金补助,并可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由用工单位承租后向农民工提供,或由农民工直接承租,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或出租。积极引导和鼓励城乡接合部居民利用自有住房向农民工出租。集中建设的农民工集体宿舍和专供农民工租用的住房,要做好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和生活成本,坚持经济适用、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确保质量,同时应适当配备必要的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设备。[50]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国家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为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更好地保障住有所居。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将各地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51]

上述中央政府提出的若干意见仍处在不断完善和摸索的阶段,现阶段已有一些城市,把外来务工的农民工逐渐纳入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范围内。如在常州市,政府加大了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的保障力度,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享受当地的公租房保障,环卫工、公交车司机、青年教师、医生和护士等群体是享受公租房保障的重点人群,但是由于农民工群体庞大,能够享受该政策的人还非常有限。[52]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由于财力有限,能够按照政府的规定提供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场所的并不多。

目前,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依然得不到保障。近些年,农民工的住宿情况统计如下:

表2-2 2010—2016年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情况(单位:%)

(www.xing528.com)

(根据历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而得)

2010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居住在单位宿舍、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的农民工接近一半,是农民工最主要的居住方式。他们的住宿条件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用人单位有很大的关系。单位效益高且注重企业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就比较好,这种情况一般限于外企、国企事业单位;单位效益不太好也不太注重员工利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就比较差,这种情况更多的见于私企。很多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会进行统一的住宿管理,他们会给员工提供单独的宿舍,并配备生活起居最基本的家具,有独立的卫生间、阳台,有的还配备有空调、公用洗衣机、热水房、晾晒房和车棚,通风卫生和防火设置到位,居住适宜。但是私人企业更多地会考虑收益问题,不会过多地去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一般是提供集体宿舍。集体宿舍的住宿条件都不会太好,如建筑密度大、管理封闭、人均居住面积较小,通风卫生和防火设置不到位等,一些私企还靠近郊区,离城市偏远,居住环境嘈杂,安全系数较低。还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住在工地工棚,他们的居住条件是最差的。工棚都是临时设立的,夏季闷热潮湿,蚊虫叮咬,冬季阴冷漏风,很多都没有降温取暖防火防灾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统计数据表明,年均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工无法获得单位提供的住宿和房补,与他人合租或独立租房的超过30%。现实情况是,农民工务工所在城市规模越大,越是依靠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随着物价和租金的上涨,农民工的租房支出也逐渐增加。2009年,雇主或单位不提供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245元。2011年,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的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335元,占其月均收入的16.0%。2013年,月租房支出人均为567元,占月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0.4%。[53]

由于自身收入有限,很多单位也不提供住房,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会选择在城中村租房,凑合着住下去。城中村一般都位于远郊、城乡接合部或闹市区,楼房建筑混乱,住房设备和基础设施较差,房间狭小拥挤,消防燃气以及供电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缺失或老化,卫生、通风和光照条件都不太好,消防安全设置更是匮乏,治安状况也较差,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物业管理缺失,居住人员构成复杂,人口流动性也大。居住在这样脏乱差的地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

虽然也有少数收入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会选择到小区租房,生活条件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卫生、通信、治安和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较高的房租也会花费他们更多的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生活的水准和质量。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打工的城市购买住房的农民工占比最低,只有1%左右。在政府提供的住房方面,2016年,购买保障性住房和租赁公租房的农民工不足3%。[54]近几年,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的缘故退休或者年老返回家乡,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大军。2017年,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在人数上超过上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该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55]也就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总数达14469万人。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人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也是成家立业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住房有着刚性需求。较之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的品质和要求更高一些,各种日常的需求、开销和花费也随之增多,个人储蓄也就相应减少,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年限不长,月收入也不高,因而城市的高房价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我国目前的住房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基于自身的消费能力,大都只能选择在单位居住或租房。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在城市立足的问题和融入城市的问题,还影响了城市对他们的接纳度,也导致了一些市民对农民工产生了不好印象,甚至还影响到城市的市容市貌、治安和稳定。无论是选择在单位居住,还是自己租房居住,都容易让新生代农民工形成自己的群体和圈子,不利于和市民的交流和沟通,不利于更好地融入城市。这种孤立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近年来,城中村的问题不断涌现,如环境卫生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社会治安混乱问题、刑事案件频发问题以及消防安全问题等,让很多市民对城中村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虽然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城中村的各种乱象和问题进行了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融入城市的意愿很强烈,但是该群体的收入水平较低,住房支付能力较差,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屏障。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愿意融入城市,但城市的高房价和他们的低收入之间产生的住房支付性矛盾却无法解决,商品房市场不能提供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相匹配的住房供给。2007年,据公安部相关调查显示,根据实际收入水平,74.1%的新生代农民工只能承受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价;19%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承受3000—4000元/平方米的房价;仅6.9%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承受4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房价。[56]因此,就算商品房市场可以大量供给住房,但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低收入水平,供给和需求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链接,决定了他们只能望房兴叹,拥有自己的房子只能是梦想。因而,在高房价面前,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只能选择在用人单位居住或者在城中村、老住宅楼租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