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社会保障意识或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要任务

高社会保障意识或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要任务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结果显示,有81.8%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享受过社会救助。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主观意识的缺乏也是他们社会保障缺失的一大原因。有关调查显示,65%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参加养老保险,20%的新生代农民工持迟疑态度,10%的新生代农民工根本没想过。杨家洋等通过对常州市武进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指出,提

高社会保障意识或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要任务

近几年,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已经成为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在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缺失的原因、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意义以及如何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1.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研究

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8—2014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5.11%、医疗保险15.51%、养老保险12.45%、失业保险6.8%、生育保险4.67%。[13]普通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率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大致持平,如山东聊城的新生代农民工,29.8%参加了养老保险,30.5%参加了医疗保险,7.4%参加了工伤保险,2.1%参加了失业保险。[14]即便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社会保障较为完善的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不尽如人意。如学者针对苏州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显示,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42.07%、48.17%、32.31%,失业和生育险都不足20%。[15]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依然较低。以陕西省为例,在2019年的外出农民工中,享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是15.2%、20.0%、15.7%、11.4%和9.9%。[16]

社会救助缺失严重。社会救助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为弱势群体建立的保障制度。但由于城市社会救助属于无偿提供,具有明显的户籍属地特征,救助对象主要是本地的城市居民,并没有把外来农民工纳入城市救助体系。[17]作为城市底层的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被拦截在社会救助体制之外。调查结果显示,有81.8%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享受过社会救助。[18]城镇居民有“最低生活保障线”机制和“失业保险机制”的保障,而新生代农民工并未被纳入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当中。在法律援助方面,由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立法很少,加之该群体对法律知之甚少,许多情况下他们无法依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19]就算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也缺失严重。如东莞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购买失业保险的比例只有22%。[20]

社会福利也严重缺失。在住房条件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有强烈的需求。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稍微有了一些改善,但他们的住房还是以租赁房、工棚和单位宿舍为主要方式。在子女上学、入托和社区服务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能享受的社会福利也非常有限。如在长沙的城市,在保障性住房福利和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福利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基本被排斥在外。[21]

在自身接受继续教育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也是有限的。尽管国家和个别经济发达省份相继颁布了一批政策文件,实施了一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项目,但因为政策之短效、群体数量之庞大,成效远低于预期。如针对珠三角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6.4%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学习培训,经常参加的比例仅为13.4%,39.8%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个人参与学习培训的机会太少。[22]

2.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都认同,二元户籍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李强、卢海元、蔡昉、郑功成、黄黎若、郭蕊、戴俊平等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资源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之上。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采取的是双轨管理的模式,农村一套,城市一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但户籍在农村……因此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目前还没有实质上的打破户籍壁垒的政策出台。以户籍为基础的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给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23]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的欠缺,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没有制定专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相关劳动立法严重滞后。现有的法律中,除了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和2008年出台的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对保护农民工权益所做出的宽泛的规定外,农民工权利几乎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其次,相关的法律难以发挥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事实上大部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只有口头协议,仅有的一些书面协议也只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权益,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这就使农民工发生劳动纠纷时,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找到法律依据[24]用人单位的自身资质、参保积极性、财务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以及社会保障对企业政策性规定的弹性化等等,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用人方原因。如有的用人单位没有营业执照或者是未依法登记、备案而从事经营,这样的用人单位由于是违法的,所以就不可能参加社会保险。还有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刚性不强,只是软约束。用人单位、个人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特别是相当多的非正规就业领域似乎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这一制度。[25]有的企业本身经营不善,资金紧张,因此就会减少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投资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主观意识的缺乏也是他们社会保障缺失的一大原因。有关调查显示,65%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参加养老保险,20%的新生代农民工持迟疑态度,10%的新生代农民工根本没想过。不愿参加养老保险的原因,50%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因为受益小,30%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担心养老安全,15%的新生代农民工担心吃亏。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社会保障重视度不够。[26]

3.关于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意义研究(www.xing528.com)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稳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而且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7]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完善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意义重大。杨家洋等通过对常州市武进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调查研究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以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核心。[28]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完善对加快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李玲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及其能力培养是加速进程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市民化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29]

4.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研究

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李红浪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我国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户籍制为中心的利益体系,因此,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类政策,从制度上实施改革,让户籍制度不再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落实的壁垒。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一定要和其他改革相配套,要不断分离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各类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方面的功能,特别是进一步突破享受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一定要以具备城镇户口为前提的思想观念,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条件而决定是否允许其参保。[30]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体制,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范围,尽可能使社会保障制度辐射所有的群体和个人。李洪波认为,实事求是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实际情况,优先解决如工伤及医疗保险问题,建立起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医保”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再努力提供农民工失业和养老保障,逐步实现向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同时,针对不同的职业风险,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在农民工较为集中且在工作危险程度高的建筑业采掘业和危险化学品制造等行业,要首先推进工伤和医疗保险。[31]孙淑云认为,从“分化”走向“整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进行的一场调整利益格局、追求制度体系公平的深刻变革。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地域分割、部门分割”的“分化”逻辑下渐进构建而成。当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以“地域化”试验、“单项化”突破为主,并推动全国政策与法律规范的出台。但是,“整合”仍然步入“再碎片化”悖论。为此,整合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全局视野,系统整合,整体推进;需要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考量,同步推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范。[32]

用人单位方面。可以借鉴一些用人单位与新生代农民工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的例子。如青岛港集团把保护、调动、发挥好农民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贯穿于各项工作中,通过教育引领、培养提速、激励肯定和照顾生活等措施,实现了集团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33]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需要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思想意识和法律意识。于方贤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角度出发,指出该群体要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学习技能,提升自身保障的能力。[34]

在具体的操作和执行层面。如政府和企业要积极主动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资金投入以及素质的提升。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并对其开展心理方面的辅导。政府部门与企业还应不断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不断健全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从而形成以先培训、后就业为原则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群体的转移就业制度。[35]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突破和进一步挖掘的地方。从整体研究而言,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对老一代农民工研究的基础上,也有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都比较笼统。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随着该群体数量的逐渐增多,主体地位的逐渐突出,涉及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也会越来越重要。

因此,找出适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无疑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和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具体研究而言,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仍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有待深入的地方。如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缺失原因的深层次研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选择路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特殊群体,如女性、少数民族等新生代农民工的专题研究。本书试图从前两个方面来进行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