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石油依赖:为石油而战的背后真相

日本石油依赖:为石油而战的背后真相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军队与日本石油消费关系密切。日本陆军高度重视石油供应,提出“一滴汽油一滴血”,日本海军活动也严重依赖石油。两大外国石油公司获得了60%的市场份额,而30家日本石油公司分割余下的40%市场。美国国务院拒绝做出承诺:一旦标准真空公司被日本政府强逼遵守《石油工业法》,美国政府将对日本和伪满洲国禁运原油。日本政府对国内石油勘探开发进行补贴,希望有新的石油发现。入侵东南亚曾短期改善日本的石油供应状况。

日本石油依赖:为石油而战的背后真相

20世纪初期至今日本能源状况的流变与德国类似。日本20世纪早期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征服计划让它的石油消费胃口急剧膨胀,但是日本是个贫油国,国内的石油储量非常小。原油生产和合成燃料加起来,石油自给率也只有10%到15%。对日本石油安全来说,如何控制石油进口远比如何维持石油生产更有意义。而20世纪30年代之前,日本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又长期被美欧石油公司控制。这让日本政府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把石油视为命根子的日本军方则更加不安。如果说日本在那段时期曾经“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其战场首先是国内,“敌人”则主要是美国的标准真空石油公司(Standard Vacuum Oil Company)[1]壳牌(Shell)石油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旭日火油公司(Rising Sun Petroleum Company)。

日本军队与日本石油消费关系密切。1930年起,日本海军将所有舰艇从烧煤或“煤油混烧”改为只烧石油。[2]从1932年起,军队就是日本最大的石油消费者。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年均消费400万千升石油,而国内民众只消耗30万千升,其余的都被军队和船运消耗。日本陆军高度重视石油供应,提出“一滴汽油一滴血”,日本海军活动也严重依赖石油。1941年,当全部动员起来时,日本海军一天要消耗1.2万吨燃油。[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标准真空和旭日火油公司这两家外国石油公司在日本石油市场里地位举足轻重,所占市场份额有时高达60%。这两家公司分别在1900年和1899年进入日本市场,进口并销售成品油是它们的主要业务。成品油主要来自美国,小部分来自荷属东印度群岛。除了这两大外国石油公司外,还有大约30家日本公司活跃在市场中。它们也主要经营原油和成品油进口。20世纪20年代,美国得克萨斯等州发现大油田,原油供应过剩,导致美国国内油价下跌,标准真空和旭日火油公司趁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州进口了大量成品油,并在日本石油市场发起了价格战。直到1928年,在日本石油市场里的各公司协商达成市场瓜分协议后,价格战才暂停。两大外国石油公司获得了60%的市场份额,而30家日本石油公司分割余下的40%市场。到了1933年,日本石油市场里的价格战再起。一家日本贸易商开始从苏联进口石油,这就打破了石油市场原有的脆弱平衡,短期内汽油价格下跌了大约一半,从原来的130日元/千升下跌到1934年初的不到70日元。[4]

欧美石油公司的强势让日本政府和军方很不安。日本通商产业省和海军省都试图削弱外国石油公司的影响。早在1918年,海军省就提出,政府应该管制石油市场,国内石油公司应该合并。1926年,通产省内设立了一个国家燃料委员会。1928年,该委员会向通产相提交了一份报告,警告标准真空和旭日火油公司对日本石油安全构成威胁,提议把日本国内石油进口商、炼油厂和分销商合并成一家石油公司,外国石油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也应该并入其中。该委员会后来又向通产相提供了一份报告,建议:发放许可证,限制原油和成品油进口;设置国内炼油市场的准入门槛;对日本国内石油勘探开发提供补贴;鼓励国内石油公司“走出去”、加强国际化发展;对乙醇生产和油页岩开发提供补贴,等等。[5]

围绕日本政府规定的石油储备天数要求,外国石油公司曾经与日本政府进行过一番斗争,结果是双方各让一步。1934年3月28日,日本国会通过了《石油工业法》,该法要求不论日本还是外国石油公司,都需要自己出资,保持相当于6个月销量的石油储备。[6]标准真空和旭日火油公司没能阻止该法的通过,但是促使美国和英国驻东京大使馆代表它们的利益,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最终使后者同意无限期地豁免它们的石油储备义务。[7]

日本政府还设法让外国石油公司接受更低的市场份额。1934年《石油工业法》要求日本石油公司在日本石油市场中占的份额从40%提高到50%。在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日本政府更是把欧美石油公司直接排除在外,并成立了一家石油公司——满洲石油株式会社——以垄断中国东北的石油工业。[8]到了1937年,日本通商产业省成立了石油工业局,日本军方派军官监督该局,从而初步实现了对石油工业的军管。

美欧石油公司反对日本《石油工业法》对它们的限制,并寻求母国政府支持它们的立场。标准真空和旭日火油公司曾试图让美国其他石油公司(包括产油商和出口商)不要向日本和伪满洲国出售原油,但是没能成功,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9]和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Union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Unocal)[10]继续向伪满洲国出售石油。[11]两家公司又向其政府寻求支持,结果导致美国驻日本大使正式要求日本政府保护标准真空公司的利益。不过,美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度的。美国国务院拒绝做出承诺:一旦标准真空公司被日本政府强逼遵守《石油工业法》,美国政府将对日本和伪满洲国禁运原油。尽管如此,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压力,日本政府还是在《石油工业法》的实施问题上,对欧美石油公司做了一些让步,结果是在该法公布后的6年时间里,日本的成品油进口量没有像日本政府和军方希望的那样减少,相反还有所增加。

日本政府对国内石油勘探开发进行补贴,希望有新的石油发现。这方面最重要的政府文件是1937年的《帝国燃料工业公司法》,该法“对整合、控制和补贴国家石油资源的开发给予特别注意”。而根据1941年的《帝国石油公司法》,日本成立了一家石油公司,控制了日本95%的石油产量,日本政府占股50%。不过,当年日本政府发展国内原油生产的结果很令人失望,其原油产量只是略微增加,仍然可以忽略不计。[12]

为了确保工业生产机器和军事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的充足石油,并且为了切断中国从东南亚的石油供应,以及达到其他战略目的[13]日军珍珠港事件(Pearl Harbor Incident)后入侵东南亚,使远东战场的范围扩大。

入侵东南亚曾短期改善日本的石油供应状况。1940年东印度群岛的原油产量为6 510万桶,1942年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年,由于壳牌等石油公司在撤离之前破坏了油田、油库、炼油厂等石油生产设施[14],产量下降到2 590万桶,到了1943年,东南亚的石油产量已经回升到4 960万桶,约相当于1940年产量的3/4。在1943年的头三个月中,日本的石油进口量相当于1941年同期的80%。日本人还从加德士(Caltex)的勘探成就中得到好处。这家公司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Texaco,又称德士古)在东半球的合伙公司。恰好在战争发生之前,加德士在苏门答腊中部发现米纳斯(Minas)结构,并运进了一套钻井和必需的设备。日本人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利用加德士公司设备钻探发现井。这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打的唯一野猫井。他们探测到了一片特大的油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东之间的最大油田。在东印度群岛的整个工作竟获得如此成功,以致东条英机首相在1943年宣称,日本的石油问题已获解决。但他高兴得太早。[15]

中途岛海战后,太平洋战争的战局越来越不利于日本。对日本来说,东印度群岛的石油渐渐地得而复失,寻找替代燃料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曾经发展过的替代燃料包括燃料乙醇、油页岩、煤制油、生物汽油等,但是每一种都不成功。

太平洋战争后期,由于石油进口枯竭,日本人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25.7万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蓖麻中提炼。民间贮藏的土豆、糖和米酒——甚至零售店货架上的瓶装米酒——都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16]但是,燃料乙醇的规模还是太小。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在替代燃料中,日本军方更加重视油页岩的开发和煤制油,但这些的规模也不大。1931年,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对石油工业建立控制权,为其自身的需要服务。为此,日本政府做了三方面的尝试,其一是在国外购买油田或获得租借地,其二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油页岩的利用,其三是抚顺煤炭液化和合成燃料的开发。(www.xing528.com)

购买油田对于日本意义不大,因为当时的优质油田不是被大石油公司掌握,就是直接控制在美英政府和海军部门手里,日本能买到的,只有波斯、墨西哥等国已经开采过的废油田。

日本还在库页岛进行石油开发,虽然取得一些成功,但是产量仍然有限。1919年,日本海军省通过北辰会(Hokushinkai),组织一些私营企业去库页岛进行油气开发。北辰会雇用了200名雇员,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其中。它们的资产后来被转移至北桦太石油公司(North Karafuto Oil Company)。1926年,该公司在库页岛的石油产量为3.3万吨,1933年达到19.3万吨,达到产量的巅峰。[17]

油页岩的开发和煤制油生产的困难也很大。中国抚顺的露天煤矿拥有斜度30度左右、厚度达300米的优质煤层,这个煤层上覆盖着厚度大约200米的油页岩层,总储藏量达54亿吨。当时满铁技术人员在抚顺煤矿大山竖井调查时发现,从高处滚落下来的油页岩石块,有时在落下的过程中就因摩擦而燃起大火,从而推测其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油质。[18]1921年初,满铁中央实验所开始研究抚顺煤矿油页岩的开发。日本海军省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那里获得报告后很感兴趣,因此从1925年起也对抚顺油页岩进行研究。日本海军德山燃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抚顺油页岩的品质优劣不一,含油率从0.8%到40%,平均为6%。其储量,在500米以下者推算为12亿吨,8 000米以下者为48亿吨。以当时的技术水平预测,近期可以开采的数量约2亿吨,可提炼1 200万吨的石油。这份报告显然过于乐观。

前满铁顾问、海军中将水谷光太郎在其《满洲液体燃料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一书中,对抚顺油页岩的前景提出了更乐观的预测:“今天世人所以瞩目并且非常重视抚顺油页岩工业,就在于它的藏量很大,可以生产大量油页岩。仅以抚顺古城子矿区一年400万吨的出煤量来计算,古城子每年产油页岩达到600万~700万吨,那么30年间可采油页岩2.1亿吨,按照5%的出油率,可得油页岩总量为1 000万吨,每年平均可生产33万吨油页岩,相当于日本国内的石油年产总量。这是仅以抚顺古城子附近的露天矿区为例计算的,如果再加上抚顺的大山南坑、杨柏堡、东岗等露天矿区的油页岩矿藏,那油页岩产量会更多。抚顺的露天煤矿上覆盖着厚度大约200米的油页岩层,其中离煤层最远之处有产油率10%以上的富矿,在接近煤炭30米之处为产油率1%~5%的贫矿。如果按照含油量5.5%以上的标准来计算,100年内可开采油页岩约20亿吨,平均每年可处理2 000万吨油页岩,干馏出油页岩约百万吨。如果按照抚顺油页岩的总量54亿吨,以平均5.5%的出油率来计算,总共可提炼原油量达3亿吨,相当于美国天然石油埋藏量的1/5,以我国今后每年消耗重油量400万吨来计算,可持续开采75年之久。”[19]

满铁总部看到海军的报告后,立即决定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油页岩的试验,派木村忠雄、长谷川清治等人带着大量试料前往油页岩工业发达的英国和爱沙尼亚。当时油页岩炼油分为英国的外热式干馏法和爱沙尼亚的内热式干馏法。由于抚顺油页岩的含油量低,需要随时投放大量页岩,因此决定采取爱沙尼亚的内热式加工。1929年12月30日,抚顺页岩油加工厂落成,以日产4 000吨的规模开工了,随即被列为“国防工业”。为确保石油资源而绞尽脑汁的日本海军立即与其签下合同,购买其生产的全部重油。经过检验,抚顺页岩油也达到了海军要求的质量。但是,在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后,却出现了问题。使用内热法本来是为了能大量投入页岩,以多出油,但结果适得其反,因为要助长页岩的干馏燃烧,就要鼓入大量空气,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杂质也随之而入。不久之后,海军德山燃料研究所就抱怨说入库的重油不适于用作舰艇燃料。海军用页岩油代替石油重油来开动舰艇,但燃油器的喷嘴常常被渣滓堵塞,因此很气愤。抚顺油页岩厂负责人因此引咎自杀。经过多次试验,最后抚顺工厂燃料课长阿部良之助终于发现,用浓度36%的硫酸冲洗页岩油,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精制成品油,但为此产量将下降10%。当他把这一结果上报的时候,却遭到了申斥:“产量减少10%,那不就是说50万吨重油要减少5万吨吗?”

抚顺工厂后来又采用了炼油工业中的热风氧化法,但石油中的杂质加热后更容易沉淀,这是石油化学的基本常识,因此这种方法当然不会成功。当抚顺工厂的领导人最终同意采用酸洗法时,已经是日本即将战败的1943年了。

除了开发油页岩外,日满时期的抚顺还曾尝试煤制油。如前所述,在世界范围内,煤制油工艺最先于1913年由德国的贝吉乌斯试验成功,方法是对煤粉进行氢化处理。到1921年时,德国的煤液化工艺已经达到可以进行工业生产的程度。1927年,法本化学公司在莱比锡附近的洛伊纳建立了庞大的合成燃料工厂。纳粹德国把煤制油工艺视为军事秘密,即使对同为法西斯国家的日本,德国也不愿分享。日本曾向洛伊纳工厂派出30人去考察技术,结果回来提出的考察报告,30人竟是30个样。

抚顺工厂最初采用的燃料合成办法是,将抚顺煤和焦油以1∶1的比例混在一起,以氧化铁作催化剂,在100个大气压的氢气下加热到450摄氏度。其遵循的原理是,煤和石油相比,煤的氧多氢少,加高压之后加氢,氧就以水的形式流出。可是,原理归原理,实际又是另一回事。这种做法失败后,阿部良之助注意到煤液化的最初反应不是加氢,而是先把煤这个大聚合体加以分解,于是把研究工作转到用以分解聚合体的催化剂上,最后找到了硫化亚铁。其次,为了防止煤在粉碎过程中接触空气而氧化,于是采取在水中粉碎的方法,可是这样做出来的煤粉是胶泥状的。阿部良之助一筹莫展,直到有一天看到油页岩厂出来的含焦油废水和煤矿区流出的含煤废水混合之后变成干净的泥水,才受到启发,在水中加入低温焦油,这样就提取出了煤粉。就这样,日本的煤炭液化工业也取得了进展。1937年5月4日,海军德山燃料厂决定采取阿部方式生产合成燃料,由满铁出资1 800万日元建设新厂。1939年7月21日,煤炭液化作业成功,生产出日本的第一批煤液化油。不过其产量少得可怜,只装满了三个玻璃瓶,其中一瓶献给了皇宫,另一瓶送给伊势神宫,第三瓶赠给了阿部良之助的母校北海道的轻臼小学校。[20]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的几个月内,东京有些人曾主张以生产合成燃料作为进行战争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办法。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日本海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部长对满铁中央实验所和抚顺炼油厂表示感谢。称日本海军能在夏威夷海战中取得辉煌战果,满铁研发的2号重油的作用“功不可没”。[21]不过,这样的成功只是象征性的。事实上,抚顺的油页岩开采和煤变油工作遭到严重失败,既苦于缺乏钢材和设备,又遇到技术、工程、机械和人事方面无穷无尽的问题。1943年,日本的合成燃料产量总计为100万桶——仅为原定当年生产1 400万桶的8%——从未达到石油总需求量的5%以上。何况一半以上的产量来自中国东北,那里在1944年末和1945年被封锁,因而无法利用那些燃料。合成燃料生产不仅仅是一次失败,而且是一次影响很大的失败,因为它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人力和管理力量,以致有一位分析家评论说:“从投入的原料和人力以及有限的产量来说,日本的合成燃料工业在战争期间与其说是一项投资,还不如说是一笔负债。”[22]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得不偿失。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还拼命开发生物汽油——松树根油。在非常需要燃料的情况下,海军不顾一切,发起一场异想天开的挖掘松树根运动。在“两百个松树根能使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小时”的错误口号指导下,本土各岛全民开始挖掘松树根。儿童被派到郊外去寻找树根。松树根经过12小时加热后,生产出一种原油代用品。3.4万只锅子、蒸馏器和小型蒸馏装置组合在一起,旨在使每组日产三四加仑油料。但所需劳动力显示出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生产每加仑油料需要两个半劳动日。要达到日产1.2万桶的官方指标,每天就需要125万个劳动力!松树根运动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山上的所有树木和树苗都被拔得精光,大捆的树根和树株堆积在路边。到1945年6月,松根油的产量达到了每月7万桶,但提炼方面的种种困难仍未解决。事实上,到战争结束时,从松根油中只提炼出3 000桶供飞机使用的汽油,而且没有证据显示日本空军真的使用过松根油。因此,松根油运动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在日本投降和美国占领军政府建立之后,美军当局发现总共有31.6万桶石油,它们由帝国陆军和海军秘密储藏在僻远的岩洞里和无数隐蔽的地点,是专门用来对入侵者进行自杀性战斗的。还有储存的一些松根汽油在投降后被发现,它们是日本进行抵抗的最后希望之一。那些汽油在美军吉普车上试用,证明是一种质量非常低劣的燃料,使发动机黏着而无法使用。[23]

到了战争后期,日本在战争中渐渐落了下风,失去了东南亚群岛这一对日本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石油富集区,也无法阻止盟军通过缅甸等中南半岛地区向中国补充石油供应。这些加速了日本的最后战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