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实现的石油战争:纳粹德国的石油政策与合成燃料生产

自我实现的石油战争:纳粹德国的石油政策与合成燃料生产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德军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对苏战争从闪电战一步步变为纳粹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消耗战。那一年德国政府开始支持开展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之后陆续发现了更多的石油储藏。在纳粹政府的统治下,德国进行了大量石油钻探活动,并进一步提高了成品油进口关税。纳粹政府的石油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德国和奥地利的原油产量曾经大幅增加。和原油生产相比,纳粹德国高层更看重的是合成燃料的生产。

自我实现的石油战争:纳粹德国的石油政策与合成燃料生产

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大战初期的对外扩张中,掠夺外国石油资源的意图并不强烈,之后由于英国和法国在德国闪击波兰之后,对德国进行了石油封锁,纳粹德国感受到其石油供应短缺的风险增加,并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对内对外的应对措施。1941年6月,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Operation Barbarossa),大规模进攻苏联。由于德军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对苏战争从闪电战一步步变为纳粹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消耗战。在消耗战中,德国的石油短缺越来越明显,并影响到其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使德国不得不更加重视石油目标的夺取,其战争的“石油味道”渐浓。

1.闪击波兰前德国掠夺国外石油的迫切性和动机并不强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之前,希特勒的石油危机感并不强烈,原因有三:第一,德国国内油田的开发以及煤制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部分保障其石油需求;第二,德国石油进口的渠道多元而且安全;第三,希特勒迷信其闪电战的威力,笃信他将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会很快结束,所以他并不担心战争用油会供应不足,资源短缺感不强。有学者认为,德国政府曾经认真地为打持久战做准备,包括为战争储备石油等原材料,可是后来希特勒个人决定提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让德国在各方面准备都不充分时就投入战争,直至最终战败。[1]在这种情形下,战前德国也没有强烈的石油短缺感,反过来说,希特勒发动战争也不是在石油短缺感的影响下做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国内的石油供应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其石油需求,但是当时其石油资源条件和石油技术基础在中、西欧各国里算是比较好的。

(1)纳粹时期德国的原油生产

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德国长期是一个贫油国,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国内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石油产出。当时,在除了苏联外的欧洲国家里,德国相对富油。

纳粹政权和在它之前的德国政府即魏玛共和国都支持本国的原油生产。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政府加大支持其原油生产的发展。当时,德国政府支持原油生产的主要初衷是保住本国的外汇储备。大萧条爆发后,各国纷纷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货币战,并尽力减少本国外汇储备流失的速度。德国也不例外,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政府认识到成品油严重依赖进口是德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于是决定对成品油进口征收更高的关税,以减少成品油进口量。比如,在1930年4月,德国政府把汽油进口关税从每美制加仑[2]8.6芬尼[3]提高到14.3芬尼,一年之后更提高到24.4芬尼。这显然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它在减少德国外汇储备外流速度的同时,使进口石油产品的价格优势下降,并让国内原油生产、炼制等石油行业各链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提高关税外,魏玛共和国政府还对石油勘探提供补贴,以激励原油生产。在1931年之前,德国只有四个油田。那一年德国政府开始支持开展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之后陆续发现了更多的石油储藏。经过努力,德国原油产量从1930年的17.4万吨增长到1932年的23万吨。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加大对石油生产的支持力度。在纳粹政府的统治下,德国进行了大量石油钻探活动,并进一步提高了成品油进口关税。1937年德国的钻井活动是1933年的3倍以上。纳粹政府还在1936年12月再次提高了针对成品油进口的关税,把对汽油进口的关税提高到每加仑30芬尼以上。

1938年3月,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之后纳粹政府主导整合了两国石油业,主要是让德国的石油公司吞并奥地利的石油公司,并加大了对奥地利石油资源的开发。

纳粹政府的石油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德国和奥地利的原油产量曾经大幅增加。1936年德国的石油产量为45万吨,这个数量虽然不算多,但已经比1932年增长了一倍。[4]1940年德国原油产量更增长至100万吨,之后德国原油生产进入衰减期,但是奥地利石油产量快速增长,补上了德国原油产量的减量。到1944年,德奥原油产量合起来增至200万吨。匈牙利也向纳粹德国供应了一些石油。[5]

国内原油生产对德国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发挥了较大作用。德国原油所含的蜡质较多,适合被加工成润滑油,而为坦克、军用卡车等使用。

但是,纳粹德国军队和政府高层始终对其国内原油生产的重视程度有限,他们对原油生产和炼制等环节的资金投入不够多,这限制了德国原油产量的增加。

德国高层态度消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炼厂产品的军事用途较差;第二,德国高层对国内原油增产的前景不太乐观,认为它无法满足德国石油需求。德国空军需要大量高辛烷值航空汽油,可是按照当时德国炼油厂的技术水平,很难把德国国产原油加工成合格的航空汽油,不过,合成燃料却能够满足德国空军对航空汽油的品质要求。

纳粹德国政界和军界高层对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长前景较为悲观。1937年,赫尔曼·戈林(Herman Göring)主持制订的“四年计划(1936—1940年)”[6]预测,到1940年德国国产原油炼制而成的液体燃料和润滑油将为50万吨,和1936年的水平相当。相反,它预测合成燃料的产量到1940年将增长至350万吨,远高于1936年63万吨的水平。[7]

(2)德国合成燃料生产的发展

运用合成燃料工艺,可以用煤炭做原料生产出合格的成品油,从而对原油消费起到替代作用。和原油生产相比,纳粹德国高层更看重的是合成燃料的生产。

在纳粹上台执政之前,德国合成燃料已经有所发展。1927年,德国合成燃料产能约为9万吨/年。希特勒上台后,纳粹政府对合成燃料工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其合成燃料的产能迅速扩大。到1944年,产能升至约500万吨/年。

纳粹德国合成燃料生产有两条技术路线: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以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贝吉乌斯(Friedrich Karl Rudolf Bergius)发明的工艺为主,间接液化则以费托工艺(Fischer-Tropsch process)为主。在贝吉乌斯工艺和费托工艺中,纳粹对前者更加重视,结果是直接液化工厂的产能远远超过间接液化的产能。

当初纳粹德国政府在这两种合成燃料生产工艺中做选择,最重要的标准是,生产出来的成品油能否满足战争的需要。直接液化工艺能生产出高标准的航空汽油,也能生产其他战争机器用油,因而成为纳粹德国政府的宠儿。相反,间接液化工艺与炼制德国自产原油一样,不能为战争机器提供高标准的油品,因而没有得到纳粹德国的宠爱。

先简单介绍一下煤炭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以及贝吉乌斯工艺和费托工艺。

煤的化学成分中氢含量为5%,碳含量较高,而成品油中氢含量更高,为12%~15%,碳含量较低,且油品为不含氧的液体燃料。这主要是由于煤与石油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要将煤转化为液体产物,首先要将煤的大分子裂解为较小的分子。而要提高氢/碳比,就必须增加氢原子或减少碳原子。总之,煤液化的实质是在适当温度、氢压、溶剂和催化剂条件下,提高其氢/碳比,使固体的煤转化为液体的油。

1913年贝吉乌斯发明了在高温高压下将煤加氢液化生产液体燃料的方法,并获得专利,为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煤直接液化就是让煤浆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首先打断煤的大分子结构,然后将外供氢加到碳原子上而生成液体油,再通过加氢提质,使煤中杂原子变为各类化合物,生成需要的液态产品。直接液化的优点是效率较高、液体产品收率高;“不挑食”,理论上可以使用任何含碳物质(不过在德国分布广泛的褐煤是当时德国煤直接液化工厂使用的主要生产原料)。主要缺点是煤浆加氢工艺过程的总体操作条件相对苛刻。直接液化工艺要求高温高压,温度需要达到400~600摄氏度,压力需要达到200~700个大气压。

煤间接液化是将煤先气化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合成气经净化,调整氢气、一氧化碳比例后,再经过催化合成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其优点是煤种适应性较宽、操作条件相对温和(压力较低)、煤灰等三废问题主要在气化过程中解决,缺点是总效率比不上直接液化。

德国科学家费舍(Franz Fischer)和托罗普歇(Hans Tropsch)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在研究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1925年,费舍和托罗普歇在室温下成功合成烃类并申请专利。1934年,鲁尔化学公司(Ruhrchemie)与托罗普歇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该公司位于霍尔滕(Holten)的合成氨工厂里建成一个日产250千克的试验装置并顺利运转。1936年,该公司建成第一个间接液化厂,产量为7万吨/年。[8]

费托工艺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更低。温度大约在200摄氏度,压力不超过20个大气压。德国间接液化工厂使用最多的原料是焦炭,也使用无烟煤和褐煤。

用费托工艺能够生产出比较劣质的原油,之后加以提炼,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石脑油。其中制成汽油的辛烷值会较低,只有40~45。[9]由于航空汽油的辛烷值要求很高,所以费托工艺对德国空军用处不大。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第二号人物,空军在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地位异乎寻常地高,空军对费托工艺不感兴趣,这就让该技术路线的发展遇到很大麻烦。

贝吉乌斯的直接液化工艺起步比费托间接液化工艺更早,发展得也更顺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吉乌斯研究出该工艺,巴斯夫(Badische Anilinund Sodafabrik,BASF,巴登州苯胺苏打公司)购买了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斯夫和法本公司(I.G.Farben)意识到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导致汽油需求的大增。生产合成燃料恰逢其时。于是在1927年使用贝吉乌斯工艺在洛伊纳(Leuna)建成第一个合成燃料工厂,比使用费托工艺的第一个工厂早了7年。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即今天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在1928年入股该工厂。

该工厂投产后,遇到很大的经营困难。原因包括:首先,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石油消费下降;其次,恰好当时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有重大的石油发现,原油产量大增,导致供应严重过剩,不仅拉低了美国原油价格,而且拖累了世界油价。

纳粹政府在直接液化项目陷入困境时,出于产业保护和军事等目的对项目给予了大量支持。首先,纳粹政府继续提高针对成品油进口的关税,通过筑造更高的贸易保护主义高墙来保护国内合成燃料生产。其次,通过“四年计划”向直接液化项目提供大量财政支持,这使项目的超常规发展成为可能。再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在其占领区大规模逮捕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其他“劣等”种族,并把其中的一部分人送到法本等公司的合成燃料工厂,充作苦力。借助这种丑陋的增长方式,德国的直接液化制合成燃料项目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10]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直接液化制成合成燃料的能力已经达到100万吨/年。当时德国有16个合成燃料工厂在生产,另有6个在建。到1940年,合成燃料产量急剧增加至7.2万桶/日,约合360万吨,相当于德国石油产量的46%,更相当于德国航空汽油产量的95%。[11]到1944年美军轰炸并造成重大损失之前,仅仅法本一家公司直接液化制合成燃料项目的产能就超过400万吨/年。即便到了1945年5月德国战败时,西里西亚(Silesia)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Sudetenland)的直接液化合成燃料工厂仍在建设中,产能超过100万吨/年。

费托工艺制合成燃料的应用规模则小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国内采用费托工艺的合成燃料项目的产能加起来只有24万吨/年。到1940年5月,增加到41.4万吨/年,但之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都再也没有建设新的费托工艺合成燃料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产能最高只达到58.7万吨/年,仅仅相当于直接液化工艺制合成燃料规模的1/7。可见,虽然同为合成燃料制造工艺,贝吉乌斯工艺/直接液化和费托工艺/间接液化的应用规模相差悬殊。[12]

海因里希·布特菲希(Heinrich Bütefisch)是洛伊纳合成燃料项目的负责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作为战犯在接受审讯时,说明了为什么纳粹德国宠爱贝吉乌斯工艺而不“待见”费托工艺。他说,第一,从技术上看,费托工艺的煤炭耗费量比贝吉乌斯工艺更高,而且费托工艺所需原料更难获取,它主要以焦炭为原料。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炼钢也需要大量焦炭,所以焦炭的供应越来越稀缺,而贝吉乌斯工艺所需的主要原料是褐煤,也可以用煤焦油,供应始终充足。第二,用费托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油品质较低,难以满足战争需求。[13]

(3)德国石油进口的渠道多元而且安全

在进攻波兰之前,纳粹德国石油进口的多条渠道都很通畅,这也让那个时期的德国政府没有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感。第一,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始于1938年的德奥合并,之后一步步扩张。英国和法国是当时的欧洲共同盟主,英国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政府和法国的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政府都对纳粹德国的扩张采取绥靖政策,包括对德国的石油进口听之任之。这段时期希特勒对英法政策的软弱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并不担心它们会封锁德国的石油进口通道。第二,德国的陆上石油进口通道不容易受到英法的干扰。当时,德国进口的石油约70%产自西半球的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经海路运到德国港口,越洋石油运输当然容易被当时全球最强的英国海军阻断。不过,德国进口的石油中,还有30%出自苏联和罗马尼亚等欧陆国家,从那些国家进口石油只需经过陆上运输,被英法两强影响的可能性更小。当时,罗马尼亚是欧洲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苏联,也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14]1936年,罗马尼亚出口了约700万吨石油;苏联的石油产量更大,不过由于其工业、农业和国防工业消费了大量石油,导致石油出口量反而比不上罗马尼亚,出口量大约为300万吨。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罗马尼亚和苏联都是德国可靠的石油进口来源。[15]

(4)希特勒认为德国不会遭遇石油供应紧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石油危机感较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迷信其闪电战的威力,深信他将发动的每一场战争都会很快结束,所以不需要担心石油在持久战中逐渐供应不上的问题。

1935年末1936年初,德国曾经历一场外汇危机,并一度引发食品和石油供应的短缺,这件事促使德国政府决定测算,在与别国交战的情况下,德国军民的石油消费的总量会是多少。这项工作落在了国防部的格奥尔格·托马斯(Georg Thomas)将军身上。托马斯将军公开反对希特勒迷信的“闪电战”战争观,认为一切战争都会变为漫长的消耗战[16],既然如此,获胜的唯一出路就是立即和全面的动员,包括动用大量的石油等战争物资。他的战争观影响了其对德国石油需求量的预测。1936年3月,托马斯将军交出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德军当时就发动一场对外战争,那么全国每年需要300万吨石油以维持军事需求和满足最基本的国民石油消费需求。如果德国延迟至1938年才发动战争,考虑到德军规模的扩大,全国的石油需求量将增加到每年500万吨。他估计,在战争背景下,1936年和1938年,德国自产石油分别能够满足30%和40%的石油消费需求,剩下的则需要从国外获取。

可是,希特勒坚持他的乐观看法,相信他发动的每一场战争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就会结束,所以德国的石油需求量将远低于托马斯的估算。而且,德国国防军和企业已经储备了一些数量的石油,到闪击波兰之前,德国战略石油储备量达到220万吨,足以满足任何情况下德国几个月的石油需求。[17]

希特勒也不是完全不担心石油供应安全。希特勒妄图征服全球,他计划在征服全欧洲之后,再打败美国,征服西半球。他预料与美国的战争将不会再是速战速决的闪电战,而不可避免地会是持久战。[18]希特勒意识到美国的石油等物资极其丰富,而要战胜美国,德国必须获得和“整合”所有欧洲国家的石油资源,这是德国在1941年攻击苏联的一个重要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战争机器越来越多地被内燃机驱动,德国经济和军事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纳粹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德国必然要对外扩张。因此,从战略意义上,德国的对外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石油没有关系。但是,从战术层次上,攫取石油资源影响了纳粹德国对侵略对象和方向的选择,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比如,纳粹德国入侵苏联以及向高加索地区进军,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巴库是当时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区有关。可能也与巴库邻近伊朗、伊拉克等中东石油主产区有关。德军横扫北非,并向埃及进军,除了军事战略的考虑外,也有进军波斯湾石油产区的考虑。

只有在有油的情况下,德军的坦克、装甲车等“油老虎”才有机动能力,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才能发挥其移动迅速的优势,没有油的“油老虎”会成为敌军炮口下的靶子,成为死老虎。

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战败,以及之前在阿拉曼战役中的战败,使德军获得苏联和波斯湾原油的希望破灭,这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覆灭。

相反,盟军方面,当时世界所有主要的石油产区——美国、苏联、中东、东南亚、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都在盟军控制下,从能源方面保障了盟军的最终胜利。(www.xing528.com)

2.征服波兰后德国设法应对英法的石油封锁

1939年德国迅速征服波兰。英法两强是波兰的保护国,对德国宣战,并开始对德国的石油等物资进行海上封锁。不过,此后至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石油状况并没有变差,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段时期德国逐渐控制了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而德国自产和从苏联进口的石油数量也在增加。

首先,德国利用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安全威胁,提出充当罗马尼亚的“保护神”,并趁机获得罗马尼亚石油资源的控制权。本来控制罗马尼亚石油资源的强国并非德国,而是英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石油公司在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占罗全国总量的3/4,而德国公司的占比不到1%。波兰灭亡后,英法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想把罗马尼亚拉到自己一边。一方面,英法向罗马尼亚提供更多武器以及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对罗马尼亚提出更优惠的原油贸易条款,力求避免罗马尼亚原油流向德国。可是,它们的努力效果并不太好。

罗马尼亚与苏联之间为比萨拉比亚地区的领土问题发生争端,给了纳粹德国控制罗马尼亚的机会。比萨拉比亚本来是沙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划给罗马尼亚。波兰灭亡后,苏联要求罗马尼亚归还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自然不愿意。纳粹德国的机会出现了。

1939年9月17日,苏联吞并波兰东部地区,并陈兵罗马尼亚边界,4天之后,罗马尼亚首相阿曼德·克利内斯库(Armand Cǎlinescu)神秘遇刺。当苏联对罗马尼亚施加安全威胁时,英法口惠而实不至,袖手旁观,这给了纳粹德国良机。1940年5月,德罗两国达成武器换石油协议。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武器装备,还向罗马尼亚派出军事教官,训练罗马尼亚军队,使苏联不敢轻举妄动。罗马尼亚则承诺向德国每个月提供20万吨原油。结果,罗马尼亚成为德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两国贸易量从1938年的45万吨,迅速增长至1939年的130万吨和1941年的约300万吨。

除了和罗马尼亚进行武器换石油交易外,德国也和苏联进行这种交易。1940年2月11日,德国和苏联之间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向德国出口石油等物资,以换取德国的武器装备,包括炮塔、地雷、军舰、战斗机等。结果,苏德之间的原油贸易量急剧提高:1939年,苏联只向德国出口了5 000吨原油,而1940年2月至1941年6月22日之间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苏联对德原油出口量达到了约100万吨。

同期,德国自产石油数量也在增加。到1939年,德国原油和合成燃料的产量合起来已达到220万吨,相当于当年德国石油消费量的40%。[19]

3.持久战开始后德国石油状况越来越差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希特勒迅速征服苏联的预谋没能得逞,闪电战破产,德国被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其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困境越来越明显。

如前所述,苏德战争之前,德国有三大油源:自产石油、来自罗马尼亚的石油和来自苏联的石油。苏德战争一爆发,苏联对德国的石油出口自然立即停止了,而德军试图占领苏联巴库油田的努力始终没能得逞。德国自产的原油和人工合成石油在早期继续快速增产,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晚期,盟军在获得德国领空的制空权后,重点打击德国石油设施,导致其国内石油产量锐减。罗马尼亚油田先是因为遭到盟军的空袭而减产,到1944年苏联军队占领罗马尼亚后,罗马尼亚对德国的石油出口停止。总之,随着战局越来越不利,德国的石油供应量急剧下降,而这反过来又恶化了德国的不利境况。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规模的急剧扩大,德国石油消费量大增,与和平时期相比成倍增长,再加上意大利等仆从国更加贫油,其石油消费尤其是其战争机器用油对德国的依赖程度高[20],这相当于增大了德国石油需求量。石油消费仿佛无底洞,数量越来越大,供应方面“失血”则越来越严重。

(1)德军掠夺苏联石油的意图以失败告终

1941年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虽然一开始顺利,但之后“再而衰,三而竭”,到当年底,德军已经无法再向前推进。

从一开始,德军就有夺取苏联石油资源的强烈意图,并曾经设计用本国的大陆石油公司(Kontinentale Öl,Konti)来管理占领区的石油资源,还曾经考虑过如何预防撤退的苏军破坏石油生产设施。

为了开发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资源,大陆石油公司在1941年8月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东方石油公司(Ost Öl Gmb H,Ostöl),这家公司曾经购买了钻机、车辆和其他石油生产设备,摩拳擦掌要去外高加索地区钻油,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21]

托马斯将军是国防部内编制战争经济规划的重要成员,他对苏联石油的重要性有清楚认识。他提出,最理想的石油状况是:第一,苏联在德军的强大攻势前一触即溃,苏德战争像闪击波兰、闪击法兰西一样迅速结束,在没有消耗多少石油的情况下,战争就结束了;第二,德军及其仆从军顺利接管苏联主要石油产区,战后苏联地区的石油产量不下降。托马斯认为,如果对苏战争快速结束,意味着轴心国原有地区内的石油需求将迅速降至战前水平。但是,新占领区的居民、企业等会带进来新的石油需求。所以,如果不能把苏联的石油供应据为己有,那么轴心国势力范围内的石油供求关系一定会更加紧张。

注意!托马斯将军关注的重点不是获取苏联的石油资源,而是苏联的石油产量,这也是德国政府的关注侧重点。控制的石油储藏即便再丰富,储量即便再巨大,如果不能迅速开发出来,这样的产油区对德国的战争而言,也没有意义。它意味着德国希望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油田的悲剧,要尽力“完美”地接管苏联主力油田。戈林也认为应该把高加索产油区作为战争的重点目标。不过,他对接管苏联的石油生产有着盲目自信。他对托马斯说,“布尔什维克政权”将一触即溃,会还来不及破坏油田等石油生产设施就倒台了。他这么乐观可能是因为受到希特勒狂妄情绪的影响。[22]

不过,在执行层面,德国政府和军队的一些机构曾经认真地设计过如何完美地接管苏联的石油生产设施,武装部队作战参谋部提出向苏联石油产区空投德国军队,或者经海路采取先发制人式的进攻并迅速控制苏联石油产区的想法,不过之后该参谋部自己又认为这样的设想不现实。

武装部队作战参谋部还曾经考虑过,要在苏联产油区扶持建立一个自治的高加索国家,这个国家会在战争打响后保护石油生产设施。德国情报机关支持这一想法,在1941年7月,它提出应该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招募高加索侨民,组成一支特别行动队,在德军占据产油区后,让行动队渗透进石油工人队伍中,以保障石油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23]但是,由于德军从未能攻入巴库产油区,这么“巧妙”的设计最终未能实施。

德国把宝押在迅速打败苏联上。为达此目的,德国投入所有能动用的军力和物力。同时,德国政府设法让轴心国范围内的民众“勒紧裤腰带”。在石油物资动用方面,德国政府通过配额制等手段,最严格地限制消费。民用汽油和柴油储备水平低得不能再低,1941年12月,民用汽油和柴油配额已经分别下降至1939年9月水平的1/4和42%。而另一方面,在对苏战场上,从1941年6月至12月,石油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消费量的增长,结果,东线德军在那段时期可以使用的石油数量在那段时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7.3万吨。可惜,对东线德军来说,那样的好时光实在是太短暂了。

1941年9月,德军发起台风行动,企图拿下莫斯科。但到12月,台风行动宣告失败,德军被拖入持久战。石油短缺的问题很快开始出现。德军攻占的苏联领土不出产石油,而由攻转守的东线德军却需要大量的石油补给,其规模达到每个月12万吨,当时据估计德军储备的石油将在1942年3月耗尽。其结果不仅将使德军的春季攻势无法开展,甚至连防守用油都无法满足。1941年11月,托马斯将军告诉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Franz Halder),说虽然次月军队还能得到9.5万吨的石油供应,但是在次年的前三个月,德军的用油配额将削减至7.5万吨,而哈尔德上将表示,一旦用油配额减少,德军的作战自由将受到影响。

1942年初,希特勒对东线战争的想法有了较大转变。他开始认识到,德国缺乏彻底击败苏联的手段,可能永远无法打败苏联,既然如此,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和苏联的共存。希特勒还计划,在东线战场采取守势,并转头去西线进攻英美集团。1942年8月,希特勒对海军总司令雷德尔(Erich Raeder)将军说,第三帝国不再为战胜(苏联)而战,而只是要获得足够多的空间和资源,一方面顶住苏联的反击,另一方面要与英国和美国打一场持久战,并迫使后者最终求和。

可是,要在东线战场打防守战也不容易,从苏联人手中夺得高加索产油区是希特勒新战略成功的关键。进入1942年,德国石油储备降至79.7万吨,仅够一个月消耗。国防经济和装备办公室是制订德国国防经济规划的重要机构,它提出:“如果迈科普(Maikop)的土地不在(我们)德国人手中,那里的石油资源不能被我们所用,那么德国的石油供应就不能被认为是安全的。”[24]

为了摆脱石油困境,1942年夏季德军在对苏南部战线发动蓝色行动(Operation Blau),主要是为了占领苏联的迈科普、格罗兹尼(Grozny)和巴库产油区,同时截断苏军的石油供应。[25]苏联高辛烷值航空汽油总产量的80%、煤油的90%、拖拉机用油的96%都来自巴库。8月,德军抵达高加索石油中心最西端的迈科普,但迈科普的石油产量本来只占全苏的7%[26],大约相当于巴库的1/10。更为糟糕的是,苏军撤退前已将那里的油田和设备全部毁坏,这使得德军恢复石油生产的努力遭遇到严重困难。直到1943年初,那里的石油日产量也不过80桶。德军需要大量的石油供应,但德军离本土和补给中心已有数千英里之遥,失去了速度和奇袭方面的优势。装甲师在高加索停滞不前,等待新的燃料补给,而且运输石油的卡车由于缺少燃料无法及时到达。1942年11月,德军最后一次力图通过山路向格罗兹尼(占全苏石油产量的9%[27])和巴库突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由于无法攻克产油中心,德军的燃料得不到补充,在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也只能坐以待毙。

德军发动斯大林格勒会战,一方面希望切断苏军来自高加索的石油供应,一方面希望夺取高加索油田为己所用。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成为一次规模宏大的决定性战役的战场。德国陆军不断受到给养匮乏的困扰,其中尤以燃料短缺为最大困难。因此,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只有坐以待毙,受冻挨饿,而其机动化战争必需的基本要素燃料也已耗尽,最终战败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使德军丧失了获得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必需能源的机会。其后,德军战线不断收缩,并逐步进入防御,直至完全失败。[28]

(2)罗马尼亚对德国的石油供应最终中断

对苏战争从希特勒预想的闪电战变为持久战后,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的需求量猛增,然而对德国来说很不幸的是,罗马尼亚石油生产恰恰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进入了衰减期。结果从一开始,来自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量就远不及德国全面战争的需求,也不及德国政府的预期。后来盟军对罗马尼亚油田和炼油厂等石油设施的空袭以及苏军控制普罗耶什蒂等罗马尼亚油田,使德国获得的罗马尼亚石油数量逐渐减少直至归零。

负责战时经济计划的德国高级官员曾把轴心国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罗马尼亚石油身上,可是罗马尼亚石油显然承受不了这样的厚望,因为当时它的产量恰好处在衰减期。1938年罗马尼亚石油产量大约为660万吨,1943年下降到530万吨。关于减产原因,除了油田自然减产外,德国官员认为还有人为原因:罗马尼亚把国内成品油价格定得过低,导致其一方面石油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油价低又让石油生产企业得不到足够多的收入以投入扩大再生产,石油产量自然上不去。德国政府要求罗马尼亚政府提高油价,但遭到后者的拒绝。

1941年11月,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都会见了罗马尼亚副首相,索求更多石油供应。戈林和里宾特洛甫提到,在德军占领苏联主要油田之后,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其产量。所以,德国急需罗马尼亚石油公司不惜以涸泽而渔的方式,加大产量以填补这一空白期。戈林还许下诺言:在德军占领苏联和伊朗油田之后,会给罗马尼亚一些权益,以作补偿。次月,罗马尼亚政府做出答复,表示愿意通过在国内实行严格的配额制等,来增加对德国的燃料油出口。

德国对罗马尼亚的压力取得了一些效果。在德国石油公司的帮助下,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暂时停止了下降;对德国和意大利的石油出口在罗马尼亚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从1936年的25%提高到1941年的83%甚至更高。[29]尽管如此,从罗马尼亚的石油进口量既远不及德国政府的预期(因而让德国高级官员非常失望),也远远不能满足德国对苏联和其他同盟国国家作战的需要。

1943年8月1日,盟军对普罗耶什蒂油区进行了第一次轰炸,但是造成的影响不大。1944年5月27日和28日,盟军轰炸机群空袭了罗马尼亚,对普罗耶什蒂油区进行了大规模轰炸,炸毁了一部分石油生产和炼制设施以及若干油库,不过并未造成石油生产瘫痪。1944年秋天,苏联红军转守为攻,大军西进,解放了罗马尼亚,德军失去了普罗耶什蒂油田的石油供应,这加速了它的灭亡。[30]

(3)德国的自产石油在盟军的空袭中化为乌有

德国的合成燃料曾经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合成燃料业有了很大进步,包括生产工艺明显提高、有了更好的催化剂、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可接受的原料范围扩大。最关键的是,合成燃料的产量明显提高。从1940年到1943年,德国合成燃料产量增长了大约一倍,从日产7.2万桶增长到12.4万桶,也就是说,年产量从360万吨增至620万吨。到1944年一季度,合成燃料供应已经占德国石油总供应量的57%,在航空汽油供应量中的占比更高达92%。总体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消费的石油有一半是合成燃料。[31]德国合成燃料生产的兴旺与死亡集中营和强制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44年3月,美国驻欧洲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茨(Carl Andrew Spaatz)将军向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将军建议,优先摧毁德国的合成燃料工业,并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默许。1944年前四个月,德国合成燃料的产量高达9.2万桶/日(约合460万吨/年)。1944年5月12日,盟军的935架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轰炸了德国的一些合成燃料工厂,包括法本公司位于莱比锡附近小镇洛伊纳的巨型工厂(其产能在150万吨/年以上[32])。之后,美英战略航空兵对德国的合成燃料等石油供应系统发动了持续的轰炸,造成巨大破坏,尽管德国投入多达35万人进行重建,但是德国合成燃料产量仍然大幅下降。到当年9月,产量已经下降到5 000桶/日,航空汽油产量降为日产3 000桶,只有1944年头四个月平均产量的6%。

在德国的合成燃料生产中,贝吉乌斯加氢工艺是主流,因此盟军把采用贝吉乌斯加氢工艺的工厂作为轰炸的重中之重,导致用该技术路线生产的德国合成燃料产量急剧下滑。统计显示,在盟军空袭造成的德国国内石油产量损失中,贝吉乌斯合成燃料损失占到65%以上,而原油、煤焦油和费托工艺法制造的合成燃料等产量的损失只占约1/3。盟军对两种合成燃料的轰炸效率大不相同。盟军对贝吉乌斯合成燃料生产设施的轰炸,每投下1吨炸弹,平均会造成约39.7吨的产量损失。而对费托合成燃料生产设施的轰炸,每投下1吨炸弹,平均只会造成约11吨的损失。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费托工艺生产合成燃料的工厂规模一般较小。

原油生产在纳粹德国时期受到的重视远不及合成燃料,产量增长不多。在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中,原油生产遭受的损失也不及合成燃料。1944年5月,盟军开始轰炸德国的石油生产设施,到当年12月,德国原油产量虽然下降,但幅度不到40%。到1945年3月,原油产量仍然相当于1944年5月的24%,而同期合成燃料的产量已经下降97%。从绝对数量来看,1945年3月德国原油产量为4万吨,而合成燃料产量已经惨跌至1.1万吨。[33]

各种石油供应合起来看:“从1944年第一季度到最后一个季度,(德国)石油产量和进口石油产品的总数降低了2/3。”

内外油源的短缺使德军战斗力大幅下降。从1944年秋季起,德国的战斗机对美英的轰炸机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抗击。它们只能按兵不动、积蓄油料,间隔几日才能出动一次。油料短缺使德军飞行员的训练也受到极大影响,每人每周分配到的油料只够飞行1个小时,致使新飞行员的补充日益困难。而1944年年底德军在西线发动的阿登(Ardennes)反击战虽然一度取得胜利,但最终还是由于燃料的告罄而以失败告终。

德国空军战斗力的下降反过来又导致它们更加无力保卫合成燃料工厂。1945年初,德国合成燃料工厂大面积被摧毁,造成航空汽油产量锐减为1944年同期的0.5%。1945年2月,德国的航空用油已无法生产,到战争最后几个月只有少量的德国飞机能够升空作战。几近枯竭的石油供应使德国战争机器的主要部分趋于瘫痪,德国已经陷入绝境。大量的新式战斗机和重型坦克因为缺乏燃料在地面被盟国空军炸毁,德军已经退到依靠骡马和人力运输的时代。[34]

(4)全面大战使德国石油需求量猛增

很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石油需求量做出准确评估,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战局变化很快,时急时缓,战斗规模时大时小,德军的作战用油需求量变化很大。1941年5月,苏德战争尚未爆发,德国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测算,当时轴心国控制范围内每个月的石油消费量是115万吨,一年则达1 380万吨。次月,德军突袭苏联,战争规模扩大,轴心国范围内的石油消费量自然继续增加。[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