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当地人只知娘娘山山顶平坦、山势陡峭、山峰林立、峡谷纵横、景色宜人,是座待开发的处女山,但不知其富有地质文化的特色美景。2012年盛夏,旅游地质学家李兴忠一行来到娘娘山考察。在舍烹村寻找食宿犯愁时,不料发现一红火人家,商量搭伙。这正巧是陶正学家,陶正学满口答应他们入室安营扎寨。考察确认,在海拔2319米的娘娘山顶,有一块3万余亩连片分布的泥炭藓湿地,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高山沼泽湿地;娘娘山周边有六车河峡谷、白雨溶洞、花戛天沆、银湖滩涂、地下温泉,集湿地、峰林、峡谷、溪流、飞瀑、溶洞、银湖、温泉于一体;还有彝族苗族文化风情等旅游资源。在专家们眼里,娘娘山具有世界级景观潜质,可与黄果树瀑布、荔波喀斯特地貌、兴义万峰林相媲美,组成贵州山地旅游的“四驾马车”。专家们建议陶正学进军娘娘山旅游开发。本来就把下一步目标锁定于旅游发展的陶正学,在专家指点下,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2013年4月,陶正学牵头注册成立了旅游公司,并被推选为董事长。旅游公司聘请专业机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定位于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与大扶贫有机结合,将娘娘山打造成农旅一体化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规划总面积为275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2013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园区试点,景区景点建设由此拉开序幕。几年来,除合作社流转土地所发展的2万多亩经果林一同纳入景观规划建设外,其他景点建设一直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
山下,围绕以舍烹村为驻地的游客接待中心全面开建;银湖滩涂景点修建一新;环滩涂而建的民族风情小镇、温泉度假小镇幽静恬适;兴建的民族广场、接待宾馆靓丽夺目;所打造的科技示范园、采摘园、体验园,各显风潮。在民族风情小镇建设中,所打造的马场苗寨、卧落彝寨、布衣山寨3个民族村寨,涉及625户,为景区特色民宿(客栈)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上,修通了一条“27道拐”的盘山公路及观光步道;架设了延高1.6千米的登山索道;完善了高山湿地公园的旅游配套设施;初步打通了与天山飞瀑等多个景点相连接的通道及相关设施。
山外,旅游公司先自筹资金4000多万元,将舍烹村与普古乡相连的21千米山路实施裁弯曲直、拓宽削坡、配套沟涵、铺设柏油路面、栽植行道树等改造。通过改造,打破了原来进山难的困境。如今,从舍烹村驾车,50分钟到达盘州高铁站、90分钟到达六盘水机场、3小时到达省城贵阳。(www.xing528.com)
经过努力,娘娘山于2015年获得贵州省旅游景区考核第二名、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3A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舍烹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娘娘山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区声名鹊起,2018年,娘娘山游客接待量近50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带动园区及周边贫困户1117户3926人脱贫,解决了1600余人就业,当地有130多农户办起了“农家乐”,部分家庭年旅游收入已达到40万元以上。曾经的贫困户张雨国、张雨学等,不仅脱了贫,还成了小康户。
专栏1 张雨学:从贫困户变成小康户
张雨学,男,56岁,苗族,舍烹村人,家庭人口7人。张雨学因体弱乏力、孩子幼小,家里贫困。2002年,张雨学到陶正学的洗煤厂看管场子,挣钱养家糊口。2008年,陶正学资助他3万元,加上本人筹钱,建起了新房。自2017年始,张雨学借娘娘山旅游大开发之机,向银行贷款20万元并筹资,盖起了600平方米的客栈,另租108平方米房子经营超市。经过几年发展,张雨学已还清全部外债,家庭年收入十余万元,还购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