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价值与资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理论上,价值概念先于资本概念,而另一方面,价值概念的纯粹的展开又要以建立在资本上的生产方式为前提,同样,在实践上也是这种情况”[1]。显然,资本作为价值的本质特征不是那么清楚可见的,它蕴含在资本的生产、流通过程中,只有通过抽象的思维能力才能把握。这是马克思的工作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不同。
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作为价值的本质一面。“资本本身在它时而作为货币,时而作为商品,时而作为交换价值,时而作为使用价值出现的每一要素上,现在表现为不仅是在这一形式变化中从形式上保存自己的价值,而且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自己同作为价值的自己发生关系的价值。”[2]货币、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不过是资本的短暂形式,资本的本质还是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马克思提出,“资本是一种会自行再生产、会在生产中自行增殖的价值”,“是一种永远保持、永远增长的价值”[3]。当然,这里的所谓“永远”不过是资本的一厢情愿和主观臆断。换言之,这种所谓的“永远”只在资本的历史限度内才成立。
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资本是一种能在流通中保存自己并使自己增殖的交换价值或货币。在作为货币、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每一要素的转变过程中,“资本就表现为处于过程中的价值,这个价值在每一个要素上都是资本”。这样,资本就表现为流动资本,马克思认为这种流动资本应为流通资本。资本与流通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在于,“一切资本起初都是流动资本,都是流通的产物,同样又是产生流通的东西,使流通表现为自己的轨道的东西”[4]。(www.xing528.com)
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观点来看,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定的价值额,只有在它产生剩余价值,从而增殖价值时,才变成资本。”[5]在不断地变换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的过程中,价值成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6]。因此,“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7]。马克思对构成资本的价值做过形象的描述:“它所以获得创造价值的奇能,是因为它是价值。它会生仔,或者说,它至少会生金蛋。”[8]可见,资本的价值形象就是能够产生“金蛋”的蛋、会生“仔”的仔。
从资本积累的理论来看,资本就是剩余价值的再生产。马克思提出,“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9]。可以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积累就是资本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我们已经看到,甚至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来源如何,都转化为积累的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10]正是通过对资本积累的实质、规律和后果的揭示,马克思指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揭示了资本生产的内在局限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