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动积极性,更新观念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11]虽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素质有待加强,科研积极性不高,但是经过科研团体介入后,效果都非常好。这说明当地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慢慢转变了对教学和科研的看法,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管理方法,也愿意将革新的过程科学地记录下来。访谈中笔者发现,所有受访校长、教师都表示,每年外出培训的机会非常难得,每个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一位藏小校长说“外出培训教师返校后,会与同事分享学习心得,力求使资源效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只要利用得当,同样可以发挥很大的效益。
(二)充分利用支教学生的双重身份
顶岗支教实习是一种新型教育实践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组织已经完成主要课程的师范类高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待其达到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后,到农村基层学校进行一学期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
青海省的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始于2009年,4年来,已经有来自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的进六千名师范生深入青南藏区条件艰苦的十几个县,进行为期5个月的顶岗支教实习。“这不仅缓解了农牧区师资短缺的问题,推动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也使顶岗支教学生增加了对社会和省情的了解,磨炼了意志和体质,增长了才干和技能。”[12]
支教学生是当地教育资源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一方面他们已经接受了本科大部分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身处青南藏区教育一线,能切实感受到当地教育面临的特殊问题,也能与当地教师、学生较长时间地相处,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支教学生的双重身份,鼓励他们在体验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边教学边科研,那么不仅能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能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课题组对一些支教返回的学生做了访谈。一位青海民族大学的男生曾在玉树支教,以下是部分访谈记录:
问:当地的条件怎么样?有何感受?
答:当地的条件我们之前无法想象,师哥师姐告诉我们生活很枯燥,通信设备也不是太完善。我去了以后才明白,学生非常多,压力也非常大,我们不仅要上课,还要操心他们的生活问题,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对于我们这些“电脑控”、“手机控”来说,刚去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不过当地的孩子真是很淳朴很可爱,非常热情,很喜欢和我们在一起……
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生活条件吗?
答:我觉得还行,不过对于家境很好的同学来说,真是糟糕得要命,他们不习惯藏区饮食,刚开始每天抱怨吃、抱怨住,后来就好了。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精神上的空虚。刚开始去的时候,蓝天白云很诱人,可是时间长了就非常寂寞。我们很想家,可是没地方上网,手机信号也不是太好,我挺想学校和同学的……
问:除了教学,你们都做什么呢?(www.xing528.com)
答:跟孩子们玩儿啊,他们很天真纯朴,我们会带他们一起做户外游戏,给他们讲大学生活……还有,学校布置了调研报告的作业,我们也在上课之余做调研。
问: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什么感受吗?
答:我觉得当地教师虽然上课压力挺大,但是课余时间有点松散,我去支教之前系里的老师让我带了一些课题上的问卷去测试,测试的时候顺便聊了聊,他们说他们很少写科研论文,有的甚至说不会写,没时间写……感觉他们对这个没有太大热情。
问:也许是职业倦怠?
答:嗯,比较贴切。
……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支教学生的调研报告和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与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有关。支教学生身为当地的“全职”教师,既可以从教师角度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从旁观者角度发现当地教师早已“习以为常”的问题,在资源上享有更大的便利,因此建议在日后的顶岗支教工作中,加大对实习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如果能有指导教师将相关课题子项目交给支教学生去完成,为他们提供明确的调研方向,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支教学生的科研力度,这样才能带回更多的第一手材料,为发现并解决当地的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三)调动多种资源缓解师资压力
近年来青海省各高校扩大了藏区招生比例,目的是要为青海省培养自己的教育人才,这确实解决了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大量外流的现象。但扩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部分进校学生基础较差,高考分数甚至只有内地学生的1/2,大学期间学习难度非常大。这部分学生毕业回乡执教后,因为自身水平有限,教育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进展非常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省高校正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如为藏族学生开设藏英、藏日双语专业等。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民族大学于2012年首次在外语学院、法学院等院系设立了“卓越人才班”,其中设在外语学院的卓越人才班主要为藏区培养藏、汉、英三语人才。大学期间除了为这些汉族学生开设英语课程以外,还会开设藏文课程,目的就是希望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教师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承担藏区学校的英语、数学、汉语语文等课程教学,适当缓解当地师资紧缺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