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藏族自治州近几年推行“双语”教学模式。即,推行“一类”模式,坚持以藏语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在民族杂居区的民族学校积极鼓励和倡导“二类”模式,即坚持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的这两种模式符合黄南藏族自治州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地区的实际。这种体制之所以在实践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是因为它从黄南藏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遵循了教育科学规律,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一)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好双语教育问题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黄南藏族自治州近几年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一方面,在以藏语为母语的人口集中和比较集中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推行“一类”模式,坚持以藏语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在民族杂居区的民族学校积极鼓励和倡导“二类”模式,坚持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的这两种模式符合黄南藏族州实际,发挥了民族语文在学习汉语文中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
创造出符合实际的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兼通母语和汉语,既能消除教育教学中的语言障碍,又便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以藏语为母语的人口集中和比较集中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推行“一类”模式,坚持以藏语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在民族杂居区的民族学校积极鼓励和倡导“二类”模式,坚持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教学。民汉两种语言的衔接一直是困扰我国双语教育的一个难题。处理不好,既学不懂汉语,又掌握不好民族语文,双语兼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黄南藏族自治州在处理两种语言的关系上用母语进行启蒙教育,用汉语授课。充分重视儿童的母语,用儿童熟悉的语言授课,发展了儿童的智力,防止了儿童因语言不通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厌学情绪,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保证了后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双语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利条件(www.xing528.com)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黄南州的双语教育使本民族的学生既掌握了汉语,又使本民族语文水平得到了提高。黄南州缩编的《会话》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活泼有趣的儿童剧、谜语、文质兼美的儿歌、古诗、歇后语以及包含了藏族民众智慧的谚语、格言、民间故事等,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本民族文化的概况。使本民族优秀的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继续保存下来,对继承和弘扬藏族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双语教育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
双语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包容的态度,使他们以平等客观的方式对待其他民族的。在黄南州的各级学校里,不仅有藏族学生,还有不少与藏族杂居的土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和汉族等民族儿童。这些学生生活在藏族中间,又在学校学习藏族文字,了解藏族文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黄南吾屯、年都乎等乡的土族学生倾向于认同藏族。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的黄南土族学生说:“我们在学校一般都说自己是藏族,而且讲一口流利的藏语,但民族的确是土族。”他们甚至希望自己的民族改成藏族。”他们是不同文化交融的受益者,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使者。
综上所述,黄南州双语教育体制的建立是从本民族语言使用功能和当地语言环境出发的。它以改革开放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为背景,将民族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与教材、师资可能性相适应,采用科学的双语教育教学程序。它建立在本民族的族情基础上,同时又从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黄南藏族群众的支持,为提高黄南藏族的民族素质,发展本民族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